自制机油透气壶+改装经过。

171.6w+ 浏览
56 评论
2007-07-13 22:06:45
IP属地:北京
12007-07-13 22:06IP属地:北京
看了好多改机油透气壶的,总觉得不完美。两个原因:一个是外面卖的改起来都不好找位置,车里还得装一堆管子,即难看又不可靠(我觉得不可靠,好像人家用着也没什么问题)。二是老得维护倒废油,很麻烦。看了很多原车的机油透气壶都是直接回到油底壳里。按说也是,机油透气壶过滤的是曲轴箱窜气中的机油蒸汽,而发动机需要烧掉的是活塞窜气并不是为了烧掉机油。后来左思右想,找了很多车的比划,不是太小就是太大,于是干脆自己设计了一个。



设计中考虑了各方面的情况,比如通气道横截面,原车管子大概有44平方毫米,透气壶通气横截面大的360平方毫米,小的225平方毫米,这样可以防止长期使用后因油泥积存堵住通道,堵也是先堵进气口,既然原车设计都没堵现在的进气口并不比原来小肯定也不会堵,这样有利于长久使用,估计10万公里内是不必维护,更长时间也没问题,因为看见所有5v的通气管都是底下烂了才换否则跑个10多万也不用换。还有材料问题,曲轴箱窜气中有很多腐蚀性气体,长期使用可能腐蚀金属。市售产品多为铝制,铝可以在表面产生氧化层保护内部不会继续被腐蚀,但铝难于焊接,所以市售产品多半是螺丝拧或者冲压,自己制造用冲压不太可能要开冲压模具,好贵的,焊接怕不可靠,因为内部迷宫不能全部焊接而且铝焊的高温一方面薄铝板可能会烧穿,不烧穿也会变形很难看,最终选择全部用不锈钢制作。反正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一个一个解决,大概设计了一个月于去年11月底完成,可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地方加工,能干板金的不干机加工,干机加工的不干板金,南方托了个朋友人家也天天忙着赚钱买保时捷没功夫弄,结果三托两托到现在才做出来。



整个成品价格不菲,比市售产品贵很多,人家说主要加工太费劲了材料不贵白送都成,全是边角料,这我能理解,原来就是干机加工的,知道不锈钢活不好做。下面有图纸,谁有兴趣自己找厂子干吧,兴许能便宜。我找这厂子是一国营的,用东西真材实料干活也兢兢业业,只是价格太高了,也就我烧包,估计多半人听听价格就觉得晴天霹雳还下的是六月大雪。



成品外观图:







这个东西在5v车上改装比较简单,在2v车上改装比较麻烦,因为2v车是从加机油口下和气门室盖相同的柱管回收曲轴箱窜气而且到节气门前和节气门后的两个管子是分开的。5v车从机油滤底座上来一根管子在到进气管前才分开。



这两个管子的作用是这样:发动机低速时节气门开度小因此节气门前真空度低节气门后真空度高,负压会从细管吸入曲轴箱窜气,中速时前负压增加后负压减小,发动机从两根管子吸窜气,高速时节气门前后负压基本相当而且都比较小但此时空气流速非常快,新鲜空气会从粗管往曲轴箱补充达到延缓机油衰减的目的。



上述基本是原理和设计过程,下面上图:



设计图纸:







安装1:



这是发动机没改之前的样子,要拆掉加机油口的底座。







安装2:这是2v车的机油滤底座,上面那个盖在5v车上就是接曲轴箱窜气管的,2v上给封住了。把它拆下来,盖留着用它的弹簧卡子和里边的密封圈。







安装3:这个不说了,就是我设计那东西。







安装4:装上透气壶的样子。







安装5:装上5v的曲轴箱窜气管。这个东西用的是付厂的,原厂货太贵了实在舍不得。



22007-07-14 00:26IP属地:北京
楼上二位说的都是个方法,说说我这么干的原因。



用不锈钢管子想过,有几个问题:第一变径的不锈钢管子不好找,做也麻烦些,那几个弯在不改变直径的情况下握折很费劲,原来我在少年宫做模型的时候自己挝过,需要灌沙或铅才能保证,工业化生产简单的多可我不知道谁肯给一根两根这么挝。当然这个是技术问题可以客服,可有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不锈钢管子重量大,发动机在工作中总是不停的高频震动,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有机脚垫缓冲,在那么高频率震动下,接在进气软管的部分承受不了,那个软管的接头是塑料焊接溶在主管路上,我见过很多5v车这里断开漏气,这对于2v车影响不大除了多进点灰尘没其它影响因为2v车用的是绝对压力进气传感器,可5v会有巨大的影响,5v用的是空气质量传感器。当然也可以找地方固定不锈钢管子,但长期用可能会有问题,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硬连接,即使硬连接也会在连接点做减震处理,你看看5v和2v的进气管后边和支架连接的地方都有减震垫,2v车是用一个异形架子充当缓冲作用,还有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在有限空间内角度、走向都很合适,能保证被冷凝的机油不会因换挡时发动机前后扭动被灌到发动机里实际上很难,如果只在底下用一段冷凝管冷凝距离恐怕不够效果会收到影响。这些东西不见得会有什么影响但从工程学上任何工程师都会有足够考虑,可能那样更稳妥吧。我原来学过机械制造,被他们毒害了所以也这么思维。



用金属丝的方法在设计初期也想过,曾经在金属丝和迷宫间徘徊了两天。金属丝有两个问题:第一不能保证长期使用,油泥可能堵在里边需要定期清理,这不符合我的习惯,我一般弄东西可以不计成本但要求耐久和尽量免维护。第二金属丝在使用中可能有碎屑脱离被吸入发动机,这些碎屑不大也不坚硬,但发动机内部比如进气门和活塞和缸筒间配合都比较精密,卡在进气门会影响气密性而且因其比较软(即使不锈钢丝也没有多大硬度,不锈钢材料的特点是黏)会因压力一直卡在气门上,如果卡在活塞和缸筒之间会引起缸筒严重磨损,活塞在5000转工作时运动速度接近甚至超过子弹飞行的速度,这样高速下有轻微杂质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些碎屑99%会经过进气门然后从排气门排出去可我不想冒险1%落头上就是100%,这可能也是产品和用品的区别吧,可能和我的工作有关,我想东西更偏向成为一种产品。



以上仅作为交流,支持任何好想法,呵呵~~
关注 30
粉丝 62
内容 2840
等级 白金长老
位置 北京
东城

帖子荣誉

· 2007-07-13被simons9983西蒙标为“精华”

精彩推荐

车型推荐
热门专题
参考价:
停售
友情链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