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新君威论坛 >  寻访白鹿洞

发表于 2006-11-29 13:13    IP属地:江西

查看 7931 | 回复 46
寻访白鹿洞
出九江城,沿新修的九(江)星(子)公路而行,在庐山五老峰下拐入一条山间道路。路两边,林木参天、冠盖如荫。车行其间,仿佛驶在蜿蜒幽深的隧道里,红尘隔绝。正品味着这派由曲径通幽而来的神清气爽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明清风格的庭院群落静静地潜藏于深谷之中,在四周高耸的古松衬映下,展露着沉稳的气象。这里,便是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
      或许由于未逢节假日的缘故,白鹿洞书院里游人不多。山风掠过,松涛阵阵;院前山涧“贯道溪”里,流水潺潺;更有鸟鸣不时从林间传来,使此处益显静谧安详。
      在这片院落里漫步细览,先贤书院、报功祠、礼圣殿、紫阳书院、御书阁、明伦堂……一块块被时光浸染的黑漆匾额,发散出古朴庄严的气息;一重重飞檐斗拱的青石门楼,暗示着白鹿洞书院昔日的恢弘盛况。而流连于一间间敞阔幽暗的书室,在肃然凝重的氛围中,似乎能听到当时青衫士子们那朗朗的书声,穿越千年。
       白鹿洞书院建院定名至今,已有1030年历史。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洛阳书生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驯养了一头白鹿,能听人使唤,常替主人去办事购物,当地村民以为神鹿,故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李渤隐居处也因此被称为“白鹿洞”。南唐升元四年(940年),李氏朝廷在此开办“庐山国学”,办学性质类似南京秦淮河畔国子监,直至开宝九年(976年)被宋军攻占而告终。同年,当地士绅学者在庐山国学旧址上建起了一座书院。以此为发端, “白鹿洞书院”这5个字走进了中国教育史、学术史、思想史。之后,白鹿洞书院经宋、元、明、清数朝,九兴九废,历尽世间沧桑。清代学者王昶在其《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它为“天下书院之首”。
      然而,虽然渊流千载,但如若没有这个人——大理学家朱熹,白鹿洞书院也许在史册上仍难以得享如此之高的隆誉。
      南宋淳熙六年三月(1179年),朱熹以“秘书郎权知南康军州事”的身份抵达南康(今江西星子县)就职,时年49岁。此时,白鹿洞书院已经废坏达120 年之久,仅有地基石础还能依稀辨得出曾经的规模。是学人的天性使然?朱熹上任不久,便把目光深深地投向了它。他一面连续上书朝廷寻求支持,一面派人着手筹措兴复书院之事。但是,向朝廷呈报的计划、设想均如石沉大海,并未得到当局的支持,相反却“朝野喧传以为怪事”。幸好,朱熹没有放弃。尽管身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名山事业”或许才是他深沉的终生梦想。学人的执着,使朱熹坚持进行白鹿洞书院的复建工作。修建院房,筹措院田,聚书延师,设课招生……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白鹿洞书院终于初步修复,他率领军县官吏、书院师生赴书院,祭祀先师先圣,举行开学典礼。
      这场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际会,使得白鹿洞书院真正步入辉煌。在白鹿洞书院,朱熹自任洞主、自为导师,亲临执教。他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以及禅林清规的基础上,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学规。这一被称为“朱子白鹿洞教条”的学规,成为此后700余年间整个传统中国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站在白鹿洞书院朱子祠的朱熹塑像前,默读像左碑刻上的这些句子,神游800年前。在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节点,或人或物或事,宛如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熠熠闪亮。白鹿洞书院因朱熹,而有幸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节点之一。
      但朱熹给白鹿洞书院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付诸文字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淳熙八年(1181年),另一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人走进了白鹿洞书院。他就是朱熹一生的 “学术论敌”、心学大儒陆九渊。6年前的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铅山鹅湖寺,朱熹与陆氏九龄、九渊兄弟围绕“为学之方”的问题进行过一场十分激烈的辩论,双方在学理上互不相让,“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学术史称“鹅湖之会”。自此,朱学被称为“理学”,陆学被称为“心学”。
学术上的对抗,并没使朱陆有门户之见而成为私敌。作为东道主,朱熹邀请陆九渊这位小其9岁的“论敌”登台讲学。陆九渊以《论语》“君子小人义利章发论”,深深吸引了白鹿洞书院诸多学子。随后,朱熹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堂讲义》,为学生必读之物,并亲为题跋。后人将讲义及跋合刻在石碑上,名为《二贤洞教》。身教胜于言教,朱熹以其大家风范,告诉了学子们对待学术思想交锋须持何种姿态。
      在白鹿洞书院的东碑廊里,《二贤洞教》石碑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它见证着这次著名的“朱陆讲会”,见证着不同观点学人之间的彼此尊重与期许相惜,也见证着传统中国书院蕴涵着的学术精神和文化品格——有学派,而无门派;有学者,而无学阀。
      走出白鹿洞书院,已是黄昏。渐浓的暮色里,这座千年书院显得有些沧桑,却并不苍凉。清澈的贯道溪水仍在潺潺而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正犹如中华文脉一般,延绵,而不绝。
      (附图)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17    IP属地:江西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30.92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18    IP属地:江西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28.42 KB)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19    IP属地:江西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93.01 KB)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19    IP属地:中国香港

插个队啊
君威一骑:草心含晨露 掬水小溪边 柴扉人语寂 野舍望炊烟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施工的周末-rav4底盘装甲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20    IP属地:江西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77.91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真皮方向盘 排挡头磨损焕新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21    IP属地:江西

贯道溪畔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82.99 KB)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坦克300二保经验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22    IP属地:江西

先贤书院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09.29 KB)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奔驰E300 L豪华提车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24    IP属地:江西

书院一角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308.91 KB)
 

[每日热点]:【风土人情】喜提小宝马一周年 谈谈驾驶感...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9 13:25    IP属地:江西

棂星门,明成化年间建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296.67 KB)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长安CS756岁啦 外观依旧帅气...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