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投票标题: 华晨刘志刚:不可能被并购重组 独立发展(单选) 参与投票的会员最热投票最新投票
不支持被收购  
支持被一汽收购  
支持被广汽收购  
支持被。。收购(回帖说明)  
对不起,您无权投票。您可能尚未登录或等级不够.查看 会员积分及功能对照表

尊驰论坛|爱我中华 >  华晨刘志刚:不可能被并购重组 独立发展

发表于 2009-06-22 16:49    IP属地:北京

查看 1.2W | 回复 28
华晨刘志刚:不可能被并购重组 独立发展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关囡
本报讯(记者关囡)华晨汽车或被收购的消息已愈传愈烈。记者昨天获悉,华晨高层对外表示,华晨不可能被并购,华晨要始终坚持独立发展。
  “华晨不太可能被重组。”针对华晨将被重组的消息,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晨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志刚表示,重组要看对品牌、技术和成本有没有好处,盲目重组做大规模没有意义。
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此前也多次表示了华晨要坚持自主发展的态度。
  更有一位华晨内部人士以确凿的口气告诉记者,华晨根本不可能被并购重组,对于外界普遍质疑的华晨资金短缺问题,华晨已经通过**土地支持、四大上市公司平台获得极大缓解,“重组涉及到两地**间的协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该内部人士同时表示,华晨正在实施平台化战略,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并无资金压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2 18:04    IP属地:北京

原帖由 0421 于 09-06-22 17:56 发表
如果被收购成为可能,那么仰融不是白白牺牲了?
这个直击要害呀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2 18:17    IP属地:北京

原帖由 心寒.. 于 09-06-22 18:10 发表
老U ,你选的是什么?
不支持被收购
理由不是出于资本归属问题,是情感因素品牌因素
仰当初做这个品牌,注入了很深厚的品牌因素在里面,包括导入BMW合作,都有该因素存在
后来归国有后,想着生存,做大,产量做大,有国企领导人的强烈面子工程因素在里面,导致萝卜快了不洗泥,质量大幅下降
如果这个时候调整战略定位,做精品,估计以后可以独立发展
如果还强调以前的策略,做大,那估计逃不掉被吃掉的风险,因为在国内做大,就避免不了同质化的问题。
这个时候还不如做精,到一定程度再做强然后再做大,这样避免和奇瑞,吉利等品牌正面竞争,因为他们在做大量上已经先行一步了
产品线一点一点丰富,每款产品做精,质量可靠,定价总比奇瑞,吉利高点,比合资低点
加快推陈出新速度,形成完整的车型换代体系,完善品牌更替的谱系
如果这样发展,以后的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总归有自己的一杯羹,那个时候鹿死谁手,谁吃谁都不一定呢
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光靠做代工或贴牌的可以做强的,虽然可以做大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2:53    IP属地:北京

原帖由 hellfire0513 于 09-06-23 10:59 发表
有BMW在后面供着呢。。。不太可能被收购的。。。
嘿嘿
BMW苦不堪言,呵呵
合作伙伴之前选好了,现在想退退不出来,资金能力人才环境都是瓶颈
在这种环境下,国产BMW做到这个地步真的是佩服人家的经营能力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4:49    IP属地:北京

原帖由 合法公民 于 09-06-23 13:15 发表
把华晨、奇瑞、吉利,整合成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实行资源共享……
地方利益在里面的
上汽整合南汽花了很大力气与代价
奇瑞想整合江淮,一个省的,到目前为止还是障碍重重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施工的周末-rav4底盘装甲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5:29    IP属地:北京

这几天,先后有几则汽车新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首先是媒体爆出华晨跟一汽合并,接着过了几天,华晨出来辟谣,说自己永远也不会被一汽兼并重组;又过了没几天,就在网上出现了一汽内部几个自主品牌,红旗,奔腾,夏利用同一个LOGO,在一个渠道一个店子销售的新闻。此举意味着消费者可以在同一家经销店内购买标识统一的一汽自主车型。一汽有关人士透露:自主品牌并网也已经开始试点工作,未来还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整合。可以看出,一汽对红旗、奔腾、夏利的大整合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关于提振汽车产业的有关规定中,明确提出我们汽车产业的重组目标: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支持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产品资源,开发新产品,鼓励汽车企业联合开发制造。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至40%以上,其中轿车达到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销量的比例约10%。
由此,拉开了汽车产业重组的大幕。各个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目标,或者并入或者并购,媒体也是猜测纷纷,不断有哪家重组哪家,哪几家正在谈婚论嫁,哪几家正在眉来眼去,此类消息层出不穷。
但是兼并重组毕竟是大事,而且,每个企业,就算是小企业,说起来也是几千上万人的企业,在当地举足轻重,动一动,未免整个地方地动山摇。所以,就算加上**的推手,这事也不是太好办。何况还有地方**能否统一思想。
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对推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目标的提出,一汽这个大型国企,当然要响应国家号召,做大做强。所以,是在外合并还是在内做强,外界的猜测当然不一而足。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说是站在风头浪尖上也不为过。处处受到关注和议论不可避免。
所以,不管是在外整合华晨,还是关注自己内部现有资源,一汽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媒体的侧目。
兼并重组是否该从内部开始?
现在看来, 一汽做强自己手下拥有的自主品牌,当是一着好棋。兄弟匿于墙,当然给外人可乘之机,而兄弟自己团结起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与其在外边找合并,不如在自己原有的资源上下下功夫。攘外必先安内,把自己内部整清楚了,没准就不用整合外边了。
首先来说,一汽本身已是够大的集团,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很分散,但是一汽永远都是个大块头。一汽集团,2008年产量150.40 万辆;2007年产量146.49万辆;同比增长2.67 %,相比第一名的上汽集团2008年产量172.16万辆;少了21.76万辆,跟第三名东风集团2008年产量132.04万辆相比,多了40.12万辆,当之无愧处在第一阵营里,就算其它集团有重要变动,短时时内,一汽的地位也无人能动。而在一汽内部,从卡车,客车等商用车,再到轿车,微车,样样全齐。而且,自主品牌也有好几个,红旗,奔腾,还有当年天一重组弄来的夏利,哪一个品牌也不弱势。
相比其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企业,一汽的五脏更为齐全。
如果从地域上说,那一汽站的地盘也更不小,远在云南还有一汽红塔,无锡还有发动机项目,成都的捷达工厂,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吉林的一汽大发,天津的夏利,天津的一汽丰田,海马也跟一汽有着股权上纠缠不清的关系……这战线也拉得够长,如果出于战略考虑,不妨有新的基地,但如果纯为做大,大约不必再为收购而收购。
一汽三自主品牌市场定位清晰,早该统一规划
一汽的自主品牌,从来为人所诟病。但是,细细算来,一汽的自主品牌,其实项目也不少。红旗,奔腾,夏利三个品牌赫赫有名,如果再赶合资企业也弄自主品牌的时髦,那就更为庞大。红旗、奔腾、夏利拥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即使统一起来也不会相互影响,整体格局十分清晰。如果把这三个品牌整合起来,力量之大,不可小视。本来这些品牌已有实力,整合以后,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领域全面展开,一汽推行自主品牌协同发展,将是一着实际又可行的妙棋。
三个自主品牌中,夏利属于“国民车”,价格区间在3.14万到7.99万之间,而红旗的价格区间则在12.30到68.88之间,奔腾的价格区间涵盖了9.88到18.88万之间,中华的大部份车型正好处于十万元上下一汽自主品牌的断档区间。看起来正好补足这一块。但是,红旗这个品牌涵盖的价位区间太大太宽,反倒不容易做好。而现在一汽集团把红旗作为高端自主品牌来打造,而奔腾做为中级车,则一下子理顺了三个品牌的关系,也符合它们一直的定位。三个品牌各司其职,各打自己一天片,对于一汽整体自主品牌将是再好不过的局面。
总比外边收一企业,资金产权上诸多麻烦,等到理清了,企业文化能不能融合,能否起到1加1大于2的效果,更是未知。
华晨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再来说华晨。由于地域上以及历史以及地方**归属不同等原因,华晨跟一汽一直有重重矛盾。说实话,就一般正常情况判断,华晨不会把自己并给一汽。所以,华晨一定是依据自己的情况在运作。华晨有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当然是一块肥肉,还有中华品牌,这些年的努力,也基本打响,从紧凑型的FRV,骏捷WAGON,再到中级车骏捷,尊驰,再到跑车酷宝,再到跨界车骏捷CROSS,价位涵盖5.58到15.88万,车品线已经很是丰富,上海车展上,华晨也推出了自己的EV纯电动概念车,看出企业对未来的思考和打算。而金杯系列中,商务车从5.98万起步的勤务兵,6.98万起步的海狮(参数|询价),锐驰,阁瑞斯(参数|询价),快运,产品价格从5.98到23.98万,还有6.98到9.88万的越野车霸道,6.09到7.98的皮卡雷龙,6.48到6.78的皮卡金典,也算是在尽有的条件下做足了功夫。
如果重组未必是好事
当然,华晨更志注于做乘用车,而且是正宗的自主品牌,如果一汽能够收入麾下,运用得好,当是一员生力军。可是,华晨自己愿不愿意?按自己的思路发展得一直很清晰的华晨,如何甘于被收编呢?而且,谁能知道,收编以后是什么情况?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一旦进入大集团,总是有很多不自由。作为一个集团,一定有自己的大规划,而作为其旗下一员,当然多数只能服从整体。那么,如果华晨被并入一汽,中华这个品牌是独立运营呢,还是并入一汽自主品牌整体?如果并入整体,那么,中华的定位在哪里?跟奔腾,跟夏利,又该如何区分定位?反倒不如一汽自己自主品牌规划起来来得历史清楚,来得水到渠成。
许多企业的并购,只是在股权上重新划分罢了,到底还是各个企业各自运作自己的。一汽以前也有过不少先例,比如海马,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海马到底跟一汽有多大的关系?恐怕不过就仅仅是归属和股权上一点纠葛。如此一来,还不如互相持股,各自运营来得痛快。
还是东北人爽快,不必为了紧跟**而刻意去重组。还是把自己理顺了,把自己原有资源利用好了,再说重组不迟——当然,谁也不知道未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永远都要追逐利润的资本和企业,更是一条真理。
而且,相对于红旗,奔腾,夏利,被并购进来的华晨是个什么地位?虽然说华晨这一整块很是整齐,但是惟其太齐整了,太有自己的规划和性格了,反倒是一块硬硬的骨头。且不说,人事上,地方**上还有许多不好安排的事情。企业的整合,弄不好成了中央**的强行推动,对于企业,反倒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一汽此举是非常明智的事情。
华晨此举也是明智之举。不必在乎**要求什么,何况**也没有强行拉郎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把自己做好,做强了,总是真理。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真皮方向盘 排挡头磨损焕新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6-23 15:56    IP属地:北京

原帖由 cwuzhao 于 09-06-23 15:45 发表
U版也算是业内人士,消息来源广泛啊
还知道仰融回来了,要重抄旧业,投资爆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坦克300二保经验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