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图说世界 >  罕见的北洋军阀清晰老照片

发表于 2013-04-29 13:17    IP属地:河南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接其第一任任期为大总统。1917年与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张勋以调解之名入京,之后发生张勋复辟。事后黎的总统职位为原副总统冯国璋所取代。1922年直奉战争后,徐世昌被驱逐,黎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为总统。次年由曹锟接任总统,黎下野。之后赴天津经商。1928年病逝天津。1935年国民政府于武昌为黎元洪举行国葬。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提2024款领克09EMP 值得入手 ...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20    IP属地:河南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辽宁海城县城西小洼村。张作霖幼年家境贫寒,1894年投入驻营口的毅军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年3月被遣返,回到故里,投身草莽。1902年被官府收编,任巡警马队帮带、统带,因剿匪有功升为洮南镇守使。      
武昌起义时,张作霖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后出任“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被任命为第27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大众揽境电动踏板安装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24    IP属地:河南




1922年4月,发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张作霖挟“东三省议会”推举自己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自治。1924年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败直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并组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32届、也是最后一届内阁,成为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
1928年4月,奉军战败。6月2日,张作霖退出北京。1928年6月4月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时年53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2年老E冷车打方向“咚咚”异响维修...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27    IP属地:河南




冯玉祥(1882年—1948年),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冯玉祥清末时加入淮军,曾参与滦州起义,后投北洋军,任营、团、旅、师长。
1922年出任陆军检阅使,率其部队入陜西,并以此地为地盘,其军队因此被称为“西北军”。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在参战途中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逐溥仪出宫,脱离北洋军系,改编所部为“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因无法抗拒直、奉系军阀的压力请来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挤。1925年,北方军阀联合攻打冯玉祥,冯不敌而退回陜西,后赴俄考察。1926年自苏联考察回国,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宣布所部加入国民党,出潼关参加北伐。      
1927年宁汉分裂之际选择与南京合作,响应蒋介石在军中清除中国共产党人。1929年,冯玉祥不满国军编遣会议比例式裁兵原则的决议,称病离开南京,并于5月出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内外夹攻而失败,被迫离职前往山西。1930年联同阎锡山、李宗仁等与蒋介石对抗,引发中原大战,兵败后迁居山东。1933年5月26日与吉鸿昌、方振武、佟麟阁在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时任察省主席的部将宋哲元并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对,因而离职,之后冯率军攻下由伪军占领的多伦,引起一阵骚动,但不久后便离察返鲁。抗战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6年赴美国考察水利,并发表反蒋言论。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由美返国参加新政协,不幸中途因轮船出事而于黑海遇难。笃信基督教,故有“基督将军”的称号。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在东北体验不同的房车露营生活...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35    IP属地:河南




016-张勋(1854--1923) 字绍轩,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投袁世凯,任管带,1899年升至总兵。1901年调北京,宿卫端门,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的扈从。1911年任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      


武昌起义后,江浙联军围攻南京,张勋兵败后退驻徐州一带。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驻兖州,表示仍效忠清室,禁其部卒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所部称"辫子军"。1913年奉袁世凯命,率部往南京镇压讨袁军,纵兵抢掠。旋调往徐州,任长江巡阅使。1916年袁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十三省同盟。


1917年6月,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至12日为皖系军阀段棋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被通缉。1923年病死天津。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提腾势D9 等待了130天...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38    IP属地:河南




张宗昌(1881年 – 1932年),字效坤,山东掖县人。张宗昌出生穷苦家庭,幼年失学,父早亡。十八岁后到东北闯荡流浪,之后因为在哈尔滨杀人,到海参崴做了土匪。辛亥革命后,率一众绿林兄弟投靠山东都督胡瑛,后转到上海,在陈其美部下任光复军的团长。      
1913年,张宗昌升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二次革命时,张宗昌第阵前倒戈,投靠冯国璋。1916年11月,冯国璋出任代理总统,张宗昌则任侍卫武官长。1918年,张宗昌又出任江苏第六混成旅旅长,随张怀芝赴湘参加对南方军队的作战,结果大败而逃,改任暂编第一师师长。1921年,张宗昌又奉命率部入江西与江西督军陈光远交战,兵败后本来欲投靠直系曹锟,因吴佩孚反对而作罢,于是改投奉系张作霖。之后因为替张作霖收编了一帮东北土匪,被任为吉林省防军旅长,再招揽数千流落中国东北的白俄部队,发展至近万人马。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张宗昌率兵入关,转战江苏,打败孙传芳部,进驻上海。后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兼省主席。1926年国民党北伐,张作霖、孙传芳合作组”安国军”对抗,张宗昌为副司令。1927年初,张宗昌部在南京上海一带被国民革命军打败,退回山东。宁汉分裂期间,张宗昌进攻冯玉祥军队,又大败。之后张的余部在山东被白崇禧收编,张本人则逃到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怕张宗昌会附和日本,邀其回国寄居门下。1932年,张宗昌受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之邀回到山东,离开济南时被刺身亡。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奥迪A4L升级升级氛围灯副驾驶液晶屏...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41    IP属地:河南




张绍曾(1879-1928)字敬舆。直隶大城(今属河北)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归国后任督练公所总办、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通电要求清廷立宪。又与吴禄贞密商起兵事,被清廷猜忌,调任长江宣抚使(未赴任),以解兵权。袁世凯统治时期,加入进步党,先后受任为绥远将军,总统府顾问等职。1922年以后连任三届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并曾任国务院总理。后随黎元洪倒台而退出政界。1928年被刺身亡。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夏朗机盖撑杆...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44    IP属地:河南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邵阳一个贫寒农家。幼年在私塾读书。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后入上海南洋公学。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      
复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后为矫正军人干政时弊,自请解职。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遗体由日本运回,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换辅助电瓶 2010款E300...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52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特斯拉MODEL X电动车1:18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4-29 13:56    IP属地:山西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夏朗三代EA888改装CTS透气壶...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