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奔驰E级论坛 >  关于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积碳问题,我推荐一篇帖子:

发表于 2013-03-04 19:01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stkeke 于 2013-3-4 17:15 发表
1千公里消耗机油0.7升的车,是否会加重积碳?
消耗掉的机油哪里去了 - 积碳还是大气污染?
涡轮增压发动机,无论是否缸内直喷,机油消耗量都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大一些。消耗的机油主要在如下几方面:
1、直接燃烧。涡轮增压发动机(不是机械增压,不要混淆),为了保持增压后的高压缩比(不是手册上写的那个静态压缩比),活塞环和缸体的间隙会略大一些、同样,活塞的间隙也略大。因为机油才是最好的密封材料,只有厚实的油膜,才能保证高转速、高压缩比。因此,这必然导致机油上窜燃烧。于是,一部分机油就在汽缸内被直接燃烧掉了。这也就是带T的发动机,排气管通常比较黑的直接原因(因为机油不能彻底燃烧,会形成积碳)
2、机油蒸汽挥发(也就是废气循环或二次进气燃烧)。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物理结构的原因,工作温度比自然吸气发动机要高很多(不要看水温,要看发动机仓的温度),于是机油更容易形成蒸汽,被废气循环管路引进进气系统燃烧掉(这是强制环保要求)。被燃烧掉的机油蒸气,也会导致机油消耗量加大。
顺便科普一句,废气循环管路的机油蒸汽,在进气道中遇到空滤过来的冷空气,会凝结成胶态物质,遇到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空滤也不是万能的),在高温的进气门背面和进气道,就被烤成坚硬的积碳了(看原贴的照片所示)。如果是气道电喷发动机,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或者含添加剂的汽油,会持续冲刷进气道和进气门背面,于是,很难形成积碳。而缸内直喷发动机,汽油或者含添加剂的汽油是直接喷入汽缸的,所以对进气道和进气门无法起到冲刷作用,于是就形成了越来越厚的积碳。
3、涡轮增压器的机油渗漏。这个也是机油消耗变大的主要原因。涡轮增压器的浮动轴承,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早晚会导致机油渗漏(不理解的请看这个:网页链接   。那么,渗漏过去的机油,也被吸入气缸燃烧掉了、或者冷凝在中冷器和进气管内。
明白得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19:06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1
共获得爱卡币
我也可以提醒大家,不必谈虎色变,积碳必然是存在的,说白了从2万公里开始,积碳就已经形成、并且持续增加了。那么,它是否会导致发动机大修呢?呵呵,没那么严重。进气道的积碳,最直接、最恶劣的状况,是导致进气门关闭不严、缸压缺失,造成无法启动或者怠速抖动。如果真到了那时候,拆解进气歧管、分解清洗积碳就是必须的了。
因此,进气系统的积碳,并不会直接导致发动机大修,但是,会增加后期的维修费用(解体清洗进气系统是早晚的事儿)。大家不必误会、更不必抑郁寡欢。
奔驰的维修费巨贵,解体清洗积碳,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在奔驰四埃斯,要一万五千元左右。而在其它修理厂,我估计六、七千元足够了。如果是迈腾、帕萨特之类的,估计两三千元就够了。
进气道的清洗工作,原理很简单,所用的清洗剂也都是通用的,说白了,给大众车型用的,您也能用。这个工作的关键点是拆装、复原。必须亲自目视、监督小工,精心拆装、并用扭力扳手,按规定力矩复原所有螺栓。这么谨慎的原因有两点:
1、直喷带T的发动机,工作温度比自然吸气的高的多,发动机舱内也常年高温,这就导致了很多橡胶、塑料零件的老化、变脆(这始终是德系的通病),稍不小心,就会断裂。一定要小心拆。
2、奔驰发动机的螺丝拧紧力矩,比常见的大众车型都要小,并且气门室盖是塑料的、缸体是铝制的,如果不用扭力扳手小心复原,很容易拧坏螺纹和气门室盖。 这些都是有血的教训的。
因此,相对于路边店的不可预测性,奔驰发动机的这种复杂拆装,我更推荐大家去四艾斯,毕竟奔驰四艾斯店的工人拆装是很熟练的。
明白得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19:11    IP属地:未知

网页链接   这个神贴也可以参考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19:17    IP属地:未知

在中国那么容易积碳的技术,为什么人人都把它当为先进和买点呢? 不能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当的技术,根本就不是先进技术。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19:22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FroYang 于 2013-3-4 19:17 发表
在中国那么容易积碳的技术,为什么人人都把它当为先进和买点呢? 不能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当的技术,根本就不是先进技术。
说白了,有很多人迷信高科技、迷信先进技术。我个人的观点,是否高科技、是否先进,要以实际使用成本来衡量。用后期不断增加的维护维修费用,来为高科技充门面,值得吗?
明白得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19:2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hpenny 于 2013-3-4 19:11 发表
网页链接; 这个神贴也可以参考下。
老林的帖子,必须无条件收藏。呵呵。
.
我再啰嗦几句江湖传言的M272是拉缸王的事儿。  很多修理工都说M272机器是拉缸王、经常有烧机油拉缸的故障。  包括我当年买自己的老V6时也很担心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地与各个技工和四艾斯店讨论过。  
简单总结如下:
M272这款老V6,是戴姆勒公司于2004年7月面世的,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现在还有大量此型号的机器依然在正常服役。  亦庄BBAC工厂于2014年二月份正式停止装车,在此之前,BBAC装车所的M272机器,都是整机进口的,此机器没有在中国生产过。
M272的缸壁非常的光滑,没有网纹状,是涂层技术的假缸套,涂层厚度只有20个丝,0.2毫米,这样设计的优点非常明显:涂层光滑、摩擦力小,动力更好、铝活塞与铝缸壁的撞击噪音也低。但唯一的缺点就是,铝制缸壁和涂层太脆弱了,日常要小心使用,对机油润滑的要求高。
272是分体波浪式活塞环,工作时,刮一次机油,是上下两个环体分别刮取,上下两个刮油环同时刮取机油更高效更彻底,避免机油上窜进入汽缸,可是油环小孔中的机油一旦有积碳时,机油冲刷这些积碳到活塞裙衬部位,就会出现缸壁拉伤。
并且,因为国内汽油品质差,导致这款高压缩比的机器很容易积碳,加上十几年前,车主们对积碳的认知不足,也不会清洗积碳,导致很多缸体涂层被积碳拉伤、出现烧机油。
大家都知道,国内汽油和欧美汽油不一样,M272的缸壁涂层只有0.2毫米。对燃油的要求比较高,大陆的高硫、高胶质、高水分的汽油燃烧后生成的水分和过多的胶质,很容易产生大量积碳。说白了,只要是大陆行驶的汽油机,都会产生明显积碳的。
这也是我十几年一直在提醒的,从新车开始,大家就要终身、不间断地服用汽油添加剂的原因,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延缓积碳的生成、从而避免拉缸。并且在每次冷机启动(水温低于40摄氏度都是冷启动)时,一定要原地怠速至少2至3分钟,让机油充分润滑缸壁后,再慢慢起步温柔开,避免铝制缸筒和涂层拉伤。
只要按我说得做: 新车开始就终身、不间断地使用汽油添加剂、  定期用内窥镜确诊汽缸内、进气道壁、进气门背面的积碳是否厚黑;并及时拆解清洗、  坚持每次冷启动时都原地怠速热车2分钟,这款老V6完全可以做到五六十万公里无大修。
明白得越多,越寂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20:14    IP属地:未知

学习了,论坛需要您这样的专家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21:02    IP属地:未知

预祝大家下一辆选购时还能买到电喷的车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21:22    IP属地:未知

守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无愧于“版主”的光荣称谓!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3-03-04 22:54    IP属地:未知

确实触目惊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