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欧蓝德论坛 >  如今的通惠河玉河风景

发表于 2018-12-17 09:45    IP属地:未知

查看 59.6W | 回复 31
如今的通惠河玉河风景
爱卡币+47
共获得爱卡币
说过后门桥网页链接,再看看“玉河”。玉河,这个早已被大部分北京市民遗忘的名字,曾在1992年的时候,被几个老文保专家提起。在什刹海和南锣鼓巷之间,有一段宽20余米、长800米左右的河堤,河岸南段的一块石头上写着:通惠河玉河遗址。
玉河是哪条河?即便是地道的老北京,多半也答不上来。这条位于京城核心区域的古老河道,对现在的北京人来说,久远而陌生。下图黑线内为玉河
700多年前,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修通了这条河道,让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得以延伸到皇城里来。此后的许多年中,历代商船从玉河上行过,它是帝都漕运文化的参与者,也是皇城几百年浮沉的见证人。  这条穿越了元、明、清三代的古老河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衰败,被深埋在层层叠叠的民房之下。作为京杭大运河重要一段的玉河,昔日“水穿街巷”之景,只剩北京城市史志中的一个传说。  直到2002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玉河成为拟恢复的河道工程之一。2007年,玉河改造工程正式立项,6年后,700多岁的“玉河北段故道”终于重见天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旧城改造案例。玉河北段短短800米的河道,累积了几百年跌宕起伏的漕运文化。再现玉河,是对京城一脉重要水系的恢复。
在封建社会,首都运河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粮食运到都城,用以供应封建帝王及其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的开支,这就叫漕运。其次才是各种货物的运输,主要也是供给都城的消费。  玉河作为一条人工漕运水道,其诞生的原因,侯仁之在文中做了解释。  金朝在中国的统治虽只限于淮河、秦岭以北的部分地区,但还是想尽了办法把华北大平原北部的粮食,经由今卫河、滏阳、子牙、大清诸河汇集到当时的海滨,然后再溯潮白河,逆流而上,输送到通州。每年漕粮的数字少则数十万石,多则百余万石,不由水运,实在很难完成。沿途漕河都是利用天然河道,只是通州西至中都,约25公里,不得不开凿人工运河。  据侯仁之所述,因为水源的问题,这项工程在金一代并没有完成。原因是北京城中心比通州海拔高出约20米,水不能从低向高流,所以位于城东潮白河的水不能西引。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的水虽然可以引导,但永定河多年水患严重,由于当时工程技术的限制,引到城里容易导致水灾。一直到忽必烈灭了南宋,统一中国,定都北京,元大都对于漕粮的依赖,已数倍于昔日的金中都,通水运之事又被提上日程。  在大都未建之前,当时杰出的水利工程师郭守敬,就曾建议引用玉泉山水以通漕运。但因5年之后新建大都城,玉泉山水已经专为宫苑所用,引水济漕只能另寻水源。  于是经过将近4年的找寻,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终于在昌平找到了一个泉眼,叫白浮泉,他的建议原文如下:  别引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翁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流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堤淤,以过舟止水。  这段话不但说明了引水的来源和经过的路线,说明了建立水闸和设立斗门的作用,而且非常明确地勾勒出了整个京城漕运水系的来龙去脉。  元朝统治者驱使全北京城的老百姓出工出力,第二年,河道就建成了。粮船可以从通州以南高丽庄经闸河入北京城,停泊在积水潭。积水潭便成了当时元大都最繁荣的商贸中心,《元史郭守敬传》中曾对积水潭有“舳舻蔽水”的描写,可见往来商船、粮船之多。  为此,这条在元代宽30多米的闸河,被命名为“通惠”。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是通惠河漕运的终点码头。白浮泉水自积水潭向东南,流经澄清闸、万宁桥(地安桥,俗称“后门桥”)、东不压桥、北河沿、南河沿出皇城,过北玉河桥(原址在今贵宾楼饭店西南侧),沿台基厂二条、船板胡同、泡子河入通惠河。那时,作为漕运入京城的重要一段,通惠河两边并未居住太多的达官贵人,多是老百姓和商户。虽为皇家输送物资的渠道,通惠河两岸的景色却与皇城内的威严肃穆完全不同,这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带着浓浓的平民气,清冽的河水滋养了两岸的市井文明。  在通惠河开通的同时,元大都也建成了。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部分,漕运的粮食基本都通过这条运河运入北京城,这是通惠河最繁荣的一段时间。  此时,还没有玉河这个名字,今日的玉河那时是通惠河位于宫城东侧的一段河道。  在2000年修复万宁桥的时候,人们从万宁桥身东侧挖到了四只形状怪异的古代镇水兽,经过专家的鉴定,为元代所雕刻。  它们被深埋在淤泥中,却清晰地佐证了这段河道曾经的繁华。  “御河”的哀伤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带兵入元大都,元朝灭亡。  当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大都改为北平。燕王朱棣受封驻守北平。朱棣后来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登上皇位的朱棣,把皇都迁到了他的起家之地北京。  重修皇城是必然,但是皇城的改建,对整个北京城水道的影响巨大。  朱棣建都之前,曾经大兴土木,把元朝的皇城向东、西、南三面,各自开拓了一些距离,其结果,原来绕经皇城东北及正东一面的运河,有一段被圈入皇城中,粮船就再没有通过这段河道入城的可能了。
清朝诗人李静山曾为玉河的水巷夜景赋诗:“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
“东不压桥”这个名字,也有典故。明代中叶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称其为步粮桥,也称步量桥。意思是说桥身被皇城占去一半,桥身之窄,可以用步测量。至于“东不压”则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明清两代的皇城墙就从半边桥上越过,但是并没有压住桥身,所以叫“不压”,也有说,是民国后又改称不压桥,意思是说皇城拆除,石桥如释重负。
在地安门西大街北海北门稍东位置,有一座同样、同名、同一功能的石桥,所以人们分别把它们称为东、西不压桥。在民国初年拆皇城时,这两座桥一并拆除了。20世纪50年代,河道改为暗沟,辟成胡同,称原来河道的南北方向段为东不压桥胡同,“东不压桥”没了,但这个奇怪的名字,保存了下来。
2002年6月,北京市政府又开始对万宁桥西岸上的千年古刹火神庙进行修缮网页链接;2009年5月,玉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开工,恢复了由万宁桥至东不压桥长约480米的玉河北段的水道。
古老的万宁桥又焕发了新的青春,桥西是京城内唯一的御用火神庙,在经历了数年的修整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维修后的火神庙保留了明清的建筑风格,庙虽不大但精致小巧,这座红墙绿瓦的古庙掩映在一片水光云影之中,一动一静别有韵味。桥东则是恢复后的玉河北段,潺潺碧波顺流而下,为了使玉河风貌更加完整,沿岸还新建了水榭、曲桥、栈道、挑台和四合院等,重现了消失了700余年的“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

[ 本帖最后由 喜驾车出游 于 2018-12-18 14:40 编辑 ]
希腊哲学家说:快乐是身体的不疼痛和灵魂的无烦恼。呵呵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7 09:5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都上冻啦?可以凿洞冰钓不?天寒地冻的,老哥及家人注意身体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7 10:06    IP属地:未知

引用 motor928 于 2018-12-17 09:57 发表的回复
都上冻啦?可以凿洞冰钓不?天寒地冻的,老哥及家人注意身体啊!

希腊哲学家说:快乐是身体的不疼痛和灵魂的无烦恼。呵呵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7 11:04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7 11:05    IP属地:未知

引用 sun0820 于 2018-12-17 11:04 发表的回复

希腊哲学家说:快乐是身体的不疼痛和灵魂的无烦恼。呵呵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09:59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0:01    IP属地:未知

引用 北京立新 于 2018-12-18 09:59 发表的回复

希腊哲学家说:快乐是身体的不疼痛和灵魂的无烦恼。呵呵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12-18 11:13    IP属地:未知

北京的古迹真多啊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1:16    IP属地:未知

引用 开天老陈 于 2018-12-18 11:13 发表的回复
北京的古迹真多啊
谢谢欣赏
希腊哲学家说:快乐是身体的不疼痛和灵魂的无烦恼。呵呵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16:48    IP属地:未知

看贴回帖的美德不能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