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2-17 09:14 IP属地:未知
查看 85.4W | 回复 16
后门桥边看神兽
北京保留下不少古代桥梁,有水的的地方就有桥梁。北京的桥梁可能始于金代,元建都后所建桥梁不少,尤其是城市用水需要与南粮北运水道上的桥梁如高梁桥
网页链接
俗称的后门桥又称万宁桥:地安桥,是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附近,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一座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名万宁桥。因桥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为皇城的后门,因此称为后门桥。
万宁桥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名万宁桥。又称海子桥、后门桥。元代石桥跨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
后门桥建于元代至元22年,当时就叫万宁桥,那可是元代在忽必烈统治下最兴盛的时期。当时的万宁桥是座木桥,那时它的“小名儿”不叫“后门桥”。史料中记载元代万宁桥又称“天桥”。在元代忽必烈把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修到了今天的积水潭,而这座万宁桥正是京杭大运河最北边的一个闸口,进入北京皇城的漕运船只必须通过这里,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通汇河”不仅是忽必烈下旨修建,而且通汇河的名字也是忽必烈在万宁桥上起的,加上它还是忽必烈进出北京必走的桥。所以它的小名才能够有资格叫“天桥”。
1999年6月,在北京史专家侯仁之等先生的大力呼吁下,终于对这座京城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不仅拆除了桥东西两侧的广告牌和河道上的房屋,而且还将暗沟改为明渠,恢复了两侧水面。在清理多年河道淤泥时,意外清理出几尊镇水石兽。它们叫叭嗄,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好水,所以经常会在桥洞中央或宫殿排水口处看到它们龙嘴大张的样子。这次出土的几只叭嗄却是难得的“全身像”,它们长得是龙头、龙角、龙身、龙爪,全身覆鳞,并且在身上还环有云纹、水纹、漩涡、波浪等图案

桥西北侧的神兽,据说是元代物,已经严重风化,看不清面目了。

这一组镇水兽也很宝贵,尤其是北岸的这一只尤为珍贵,这是一只元朝(元至四年九月)雕刻的叭嗄,造型古朴苍劲,长约1.8米,宽0.6米,通体成墨色,嘴下有须,四肢及尾部有鳞,但头上无角,可惜面部因风化严重而看不出原来的样貌了。

南岸这只镇水兽尺寸略大于北岸,它面目狰狞,鼻阔嘴方,头上带角,身披鳞甲,威风凛凛地盯着水面。

桥西南侧

桥东侧

桥西南侧

桥东侧

桥东侧

神兽望水中看什么?这几只出土的石雕叭嗄不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且还是测量河水深浅的标尺。
现在看到的是6只镇水兽,其实是8只,桥拱中央各有一只,桥东南北河岸各有1只,桥西南北河岸还各有4只,但在桥的西岸,人们经常看到只有一对爪抱水花、侧着头顽皮地向下看的镇水兽,那另外两只去哪儿了呢?其实秘密就在石兽向下看的水里,原来在水下还雕有一颗龙珠及另一只向上看的石兽。只要是河水充足,这颗龙珠和镇水兽就淹在水中,因此很少有人看到这幅“二龙戏珠”的场景。

网上找来一张照片可以看到神兽在看什么
下面的绣球据说是水准线
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往北望去可以看到鼓楼

万宁桥位于元大都的中心位置,向北是钟鼓二楼,向南是皇宫内苑,向西则是积水潭。
此桥建立后没多久,即赶上了一项“大工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忽必烈采纳水利专家郭守敬的规划方案,引昌平白浮诸泉入大都西门水关,扩充积水潭容积,使水由万宁桥东南流,出城东水关,经大通桥直至通州……京杭大运河与大都城终于首尾相衔,南粮北运的漕船可以径直驶至天子脚下。忽必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使积水潭一举成为大运河的终端码头,不仅方便了货物的长途运输,还促成积水潭至钟鼓楼一带(古称斜街)“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有骆驼市、牛马市、鹅鸭市、羊市、米市、面市、绸缎市、皮毛市、帽市等,盛况空前。 这项工程的效率极高。仅仅是在第二年秋,忽必烈自蒙古大草原避暑归来,宝马御驾穿过万宁桥,看见桥下有舟楫往来,而西侧的水域沿岸更停泊着无数粮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当即为新修的漕道起了个很吉利的名字:通惠河。万宁桥,记住了这位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之君主的一喜。
所以,万宁桥也是通惠河上一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下装有水闸,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沿河北来的船舶可直抵海子内停泊。时大都居民也称这里为海子闸,后改名为澄清闸。

闸

吸水兽 严重风化了

吸水兽
元惠宗时的集贤大学士许有壬,喜欢填词,先填了一首江城子,题为《饮海子舟中答人招饮斜街》:“柳梢烟重滴春娇,傍天桥,住兰桡,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犹觉不过瘾,又填一首蝶恋花:“九陌千门新雨后,细染浓薰满目春如绣,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他所描写的“天桥”与“官桥”,都是指万宁桥。那时的万宁桥一带,肯定栽种着许多杨柳,千丝万缕,绿意浓得化不开。洇透了古人的诗句,也洇透了后人的思念。
[
本帖最后由 喜驾车出游 于 2018-12-17 10: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