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智跑论坛|智跑军团 >  百城千镇风水篇 续篇3

发表于 2018-07-24 12:13    IP属地:江苏

查看 9.3W | 回复 66
百城千镇风水篇 续篇3
古建风水应用 中轴线对称延伸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南北延伸相对称。中轴线的北端依次有隆恩殿、方城等主要建筑,一律坐北朝南。中轴线的顶端是横行的山脉,组成丁字形。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如望柱、壬午,彼此呼应。比如清东陵整个陵区的山川景物,皆由从昌瑞山到金星山的神道(中轴线)所左右,大小数十座建筑物沿神道排列配合有序,蔚为壮观。

f1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4    IP属地:江苏

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中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即现在的天安门)。承天门内有端门,端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又叫五凤楼。
  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内外两城最重要的建筑群,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以及太庙和社稷坛(即如今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进入午门之后,所有建筑物都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及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且每座大殿上的蟠龙宝座,都座落在中轴线上。

f1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5    IP属地:江苏

解放后,作为人民首都的北京城,打破了旧的格局,新扩建的天安门广场,已成为人民首都政治生活的心脏,而旧日雄居全城之中的紫禁城,则已退居到“后院”的位置。但是,新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仍然保持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我国许多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

f1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5    IP属地:江苏

对称,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蜜蜂等)皆呈左右相对。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也多是左右对称的。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

f1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6    IP属地:江苏

渭水贯都 因山为陵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f1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7    IP属地:江苏

九嵕山岚浮翠涌,奇石参差,百鸟在林间歌唱,苍鹰在峰顶翱翔,流泉飞布,众山环绕,衬托得九嵕主峰孤耸回绕。唐朝初年,唐太宗带兵打仗和狩猎,多次经过九嵕山一带,非常喜欢九嵕山的挺拔奇绝和美丽风光。
  唐太宗贞观十年,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对唐太宗叮嘱后事说:“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于是在昭陵穿凿地宫,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f1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7    IP属地:江苏

从这些记载来看,似乎首先提出“因山而葬”的是长孙皇后,唐太宗只不过是遵照了皇后遗言为其选择了九嵕山而已。其实不然,应当说,在长孙皇后驾崩之前,唐太宗就已选定了九嵕山日后作为自己与皇后的陵墓,只不过是皇后先崩,于先说出了她与太宗商量的归宿之地。因为在埋葬长孙皇后不久,太宗的一段话道出了玄机,他说:“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这里所说的,“朕之本志,亦复如此”,其实指的就是“因山为陵”并选择九嵕山作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决定和选定的。

f1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8    IP属地:江苏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九嵕山作为他和皇后的陵墓呢?照唐太宗的说法,是为了节俭和防盗。其实这两点,只是其选择陵址必备条件之外的附加条件,因为选择陵址的必备条件在当时早已为人们普遍所熟知,所以不必说出。这个必备条件就是,九嵕山的地理环境完全符合古代陵寝堪舆所谓的风水条件。
  唐太宗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的必备条件和附加条件,在当时都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

f1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18    IP属地:江苏

先谈谈唐太宗选择陵址的文化背景,即必备条件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所谓的陵墓堪舆风水之说,在我国时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陵墓堪舆家们就有关陵墓风水问题已有百余部作品问世,这些迷信著作体系庞杂,论点不一,但都认为陵墓风水的好坏可以决定后世子孙的祸福,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在当时,堪舆家认为帝王的陵墓风水最好符合以下条件:
  1、需建在地势高显处。因为这样,既可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
  2、陵墓背面要有山势,山势之后又须有水环绕。取意背靠大山,稳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
  3、陵墓前面和两侧要有较低的山势,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面应是一马平川,显得豁亮开阔,寓意天下太平。
  4、陵墓最前面亦应有水经过,算是陵墓的前边界,与陵后之水遥相呼应。
当然,不可能每一处风水宝地都具备所有这些条件,但这些条件满足得越多越好。以上述条件衡量九嵕山形势,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九嵕山满足了所有条件。它地处渭北平原,山底海拔570米左右,其后群山拱卫,山后便是滔滔的泾水;其前与左右众山罗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而浩荡的渭水又东西横穿关中平原,还从古长安城下穿过,形成了“渭水贯都”的奇妙景观。
  所以,自唐以来,封建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f1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7-24 12:20    IP属地:江苏

含华毓秀 数千里长白之源
清朝皇帝的陵墓群有三处:北陵、东陵和西陵。清北陵位于沈阳市内北部,本名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后妃的陵墓。清东陵、西陵则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皇帝陵墓群。

f1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