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嘉年华论坛|嘉友站 >  军用无人机的前世今生

发表于 2017-06-30 08:55    IP属地:辽宁

查看 6W | 回复 317
军用无人机的前世今生
原作者:莱茵船长   
 2002 年 11 月3日夜,也门境内的马里布沙漠地区,一辆看似毫不起眼的卡车正拖着砂尘向前疾驰。突然间,一道闪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呼啸而至正中卡车!后者随即在爆炸声中化为碎片。这并不是一起意外事件,卡车上乘坐的人也非同寻常,其中一人正是基地组织位于也门的一名高级领导人、恐怖大亨本.拉登的贴身保镖阿布.哈里,情报显示此人与袭击美舰“科尔”号以及法国油轮爆炸案事件有关,同时毙命的还有 5 名基地组织其他成员。而这道从天而降的闪光则是来自一架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属的 RQ-1A“捕食者”(Predator)无人机从数千英尺高空发射的一枚“地狱火”空对地导弹!更令恐怖份子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攻击的遥控操纵者竟是位于数百英里外吉布提的一个秘密指挥部的作战人员,因此整个攻击行动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无从防范。

                                                               RQ-1A“捕食者”(Predator)无人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6    IP属地:辽宁

  这就是号称“空中机器人”的现代军用无人飞行器(UAV)完成的一次典型的对地精确制导攻击战例。事实上,无人机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兵器产物,早在 1917 年,采用无线电控制和惯性制导的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就曾进行过飞行试验。有趣的是,第一架实用型的军用无人机并不是用来攻击敌方目标,相反却是作为防空部队的靶机使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攻击型无人机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战场,但当时的无人控制飞行器技术主要用在了导弹武器的定向和制导上。到了战后的 20 世纪 50 年代,军用无人机开始承担起空中侦察的任务,这也成为现代军用无人机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的主要战术使命。军用无人机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是在越南战场上,美军的无人机完成了多达数千架次的空中侦察任务,这对于有人驾驶侦察机而言几乎是无法做到的。随着数字摄像、卫星导航以及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军用无人机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从航模一般大小的微型无人机,到翼展几乎与喷气式作战飞机同样大小的远程无人机,其种类和任务能力也有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军用无人机将彻底取代有人驾驶军用飞机!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6    IP属地:辽宁


波音为美国海军研究的第六代战斗机 F/A-XX 概念,有人/无人机共用一种机体设计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6    IP属地:辽宁


无人机已经锁定这辆皮卡,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7    IP属地:辽宁

捕食者前传——军用无人机的早期岁月
  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有限的控制和导航手段影响,作为飞行员替代品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还很不成熟。在最初的岁月里,军用无人机是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如影随行的。但导弹与之还是存在根本的不同:无人机的设计思想从一开始就是要求其在完成任务后返航并进行回收,而导弹显然在命中(或错失)目标后就将*爆*炸*。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6-30 19:27 编辑 ]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8    IP属地:辽宁

  1909 年,美国发明家埃尔默.斯佩里(Elmer Sperry)发明了一种陀螺仪装置以控制飞行器的稳定性,这便是现代惯性导航系统的前身。当时的美国海军对此颇感兴趣,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种所谓的“空投鱼雷”,而这其实就是现代巡航导弹的雏形。为了改善早期陀螺仪的有限性能,提高“空投鱼雷”的导航精度,美国西部电气公司成功开发了专用于无人机的无线电控制系统。而惯性导航与无线电控制技术共同构成了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在其后 80 多年里的核心技术。1917 年 12 月,名为“寇蒂斯-斯佩里”的“空投鱼雷”成功完成了首飞。受这次成功试飞的鼓舞,美国陆军航空队也采纳了查尔斯.凯特林(Charles Kettering)的方案,研制出了“自由鹰”式“空投鱼雷”。无独有偶,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也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兴趣,索普威思、德哈维兰以及皇家飞机工厂均开展了类似的研制项目,但遗憾的是都没能进入试飞阶段。到了 1918 年,人们意识到采用现有的技术无法缔造出真正实用的无人机,热情因此也在逐步消退。当时只有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深信遥控无人驾驶飞机的军事潜力,至少认为在防空作战领域作为靶机进行作战训练是非常可行的,这一设计思想一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8:59    IP属地:辽宁



埃尔默.斯佩里在演示一个陀螺原理装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从亚龙湾到五指山 无法阻挡的旅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9:00    IP属地:辽宁


斯佩里的“空投鱼雷”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四川大学博物馆初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9:00    IP属地:辽宁


1917 年查尔斯.凯特林制造的“空投鱼雷”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静放一周后车子无法启动 只能修修补补...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6-30 09:03    IP属地:辽宁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用无人机技术主要朝导弹和无人靶机这两个方向发展。1918 年,法国的第一架无线电遥控飞机试飞成功;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于 1922 年对其研制的 RAE 1921 型无人靶机进行了试飞,这是一种将空气动力学、轻型发动机和无线电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无人机,可在近 2 千米的高度上以 160 公里的时速飞行;1933 年,采用无线电控制技术的“仙后”靶机成功首飞。由于“仙后”靶机在 1932 年的皇家海军舰队防空试验中表现出色,英国人又于 1934 年至 1943 年间采购了 420 套在“虎蛾”双翼教练机基础上改装成的 DH 82B 型“蜂后”靶机。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老途安的新装备太阳能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