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机油专家 >  【小白羊】机油选择之我见

发表于 2010-03-01 18:11    IP属地:北京

查看 23.2W | 回复 331
【小白羊】机油选择之我见
大概从0945月份开始吧,本人开始涉足油坛,目的跟大多数车友一样,想要自己保养车子了,在机油方面基本上相当于是白痴,抱着学习的目的而来,至096月份有小成,不能说关于机油的东西全搞懂了吧,但是基本上大方向上不会差。这之后关于润滑油及添加剂的帖子写了不少,不过从来没在XCAR这边发过,因为毕竟我关于论坛的精力不是主要放在这边,在那边羚羊论坛做版主每天基本上90%的上网时间是在那边的,酷客那边因为混的比较熟了这期间是经常有往那边转帖的,XCAR这边也曾经动过往这边转发帖子的念头,印象中是关于MPZ研究的那篇,结果老是审核,发了好几遍发不出来,后来就懒得管了一直拖到现在,我最初关于机油研究的那篇倒是被别人转载过到这里好几次,不过可能因为转载次数太多,转到这边的时候已经残缺不全了。鉴于此,最近动了为XCAR这边量身打造一篇帖子的念头。
现在刚开始动手写,有几点需要跟大家提前说明一下:
1:我的帖子一般都会比较长,拿出点儿耐心来吧,个人认为我的帖子是比较适合去逐字逐句研读的。
2:我的帖子一般前边铺垫的东西会比较多,显得比较啰嗦,但是这些铺垫对于后边帖子主体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3:关于这篇帖子的定位。这一点先展开来谈一下吧:
油坛里高手云集,向谁学习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来油坛之前我当版主也1年多了,这点儿混论坛的经验还是有的,新到一个坛子里,版主的帖子要通读,这个不是为了巴结,版主的言论是会影响一个论坛发展方向的,而且一般都是比较专业的,就像我们的布版,绝对的专业人士。另外就是看版内顶置里都有谁的帖子,然后这个人的帖子通读,这样四胖子和樱桃牛肉丸子这两位大侠也就浮出水面了。
这三位大侠够专业,但是个人认为他们的帖子不够系统,也就是说光看他们的帖子解不了渴,还要去看他们的回复,尤其四胖子更是天马行空,他的精彩论述基本上都是在回复里,回复的内容找起来就比较麻烦,因为毕竟是在别人的帖子里零星体现的。
后来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村雨了,他的帖子最初是在酷客的,原来是三篇分着,后来三篇合一了,这三篇很解渴,我机油的那篇帖子对他这三篇基本上是全文引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在酷客那边注册的原因,他这三篇后来也转到XCAR这边来了,链接:
网页链接
村雨的这篇里关于SAE的内容很少,因为他主要是针对SX4的车友,所以关于机油粘度的问题比较好处理,所以没有过多的写,但是我认为SAE这一块儿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我那篇里做了补充:
关于SAE认证:SAE美国石油协会对于润滑油粘度做了一些不同规格的标准,早期的润滑油是单极润滑油,比如SAE40SAE50,这种润滑油能够适应的环境温度变化很小,也就是适应能力很有限,无法在寒冷的环境使用。也就是说早期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更换不同粘度的润滑油会成为一件很烦所的事情。幸好这一个困难在1953年被MOTUL解决,1953MOTUL在法国推出了第一款多极润滑油也叫复级润滑油,这种润滑油能够适应很大的环境温度变化,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状态都可以维持很好的流动性和粘度,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SAE5W-4010W-40这种标准了。
这个WWinter冬天的意思,W前面的数字代表这这个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代表的方式是它的倾点温度,大家可以理解成它的结冰点凝固点温度;而W后面的数字代表这这个润滑油在100摄氏度环境下的运动粘度。因此这两个数字并不是直接等于温度的。
下面给大家一张表,可以看一下,就知道不同SAE标准的规格了(这只是合格要求,实际上很多润滑油都超越了这个标准
)
SAE
200711月初发布了J-300最新规格SAE J-300(2007)以取代SAE J-300(2004)。新规格详细内容我做了一个图表如下(图表粘贴过来总变形,我直接抓图过来):




[ 本帖最后由 Tianhou 于 2010-3-1 18:13 编辑 ]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比亚迪“满充满放”注意事项...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12    IP属地:北京

SAE J-300粘度规格自2001年改变MRV的测定温度和指标以来就没有更动,2004年5月版只是做了一些补充。这次对0W/40、5W/40和10W/40的高温高剪切粘度由原来的不小于2.9 cp改为不小于3.5 cp,是经过SAE成立的一个任务小组做了许多工作,并经过成员投票通过。这次更动并不是因为美国和日本两个汽车大国的需求,因为他们不用这个级别的油,而是使用更低粘度的油如5W/20和5W/30,而主要是欧洲OEM的要求,他们使用J-300规格且喜欢用0W/40、5W/40和10W/40油,但是一直认为其高温高剪切粘度太低,例如德国大众其装车油规格TL-52167和它相应的服务油VW502.00/505.00均规定使用5W/40,符合J-300规格,但特别注明其高温高剪切粘度不小于3.5 cp,所以这个更主要是反映了欧洲OEM的要求。
关于机油的SAE认证我想谈以下几点:
(1):关于30油与40油的区别(例如5W-30与5W-40中的30与40).在认真研究SAE认证之前我也是一直被这样的说法所误导:30就是指需要在环境温度低于30℃时使用,40就是指需要在环境温度低于40℃时使用。这种说法可谓是遗毒无穷,我想可能现在大部分的车友还在被这样的说法所误导,并且这一说法还是在继续被转载被引用。
当初我也不禁有疑惑,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是90-100℃左右怎么不见有90的油出现呢?还有一些车厂推荐四季使用5W-20的油,难道这些车只能在气温20℃以下的地区行驶?难道这些车厂在拿自己产的车开玩笑?
通过对SAE认证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实20、30和40只是对机油在100℃时运动粘度的一个范围的代表,跟环境温度真的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在这里我也希望看到我这篇帖子的车友尽快摆脱这种误导所带来的在选择机油粘度方面的束缚。
(2):关于四季通用机油的粘度的选择。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我们既然已经摆脱了环境温度的束缚,那么之前那些所谓的冬季机油夏季机油的区分我们也就可以抛之脑后了,因为发动机在充分热起来之后的温度在冬季和夏季是差不多的,都在90-100℃左右,那么如果你的车的原厂推荐机油粘度在冬季是5W-30,那么在夏季你同样可以使用这个粘度的机油,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这样使用机油会有那些弊病。但是这里有两点是需要着重提一下的,首先是关于W前面这个数字的选择,在SAE J-300(2007)标准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下低温启动粘度和低温泵送粘度,基本上的原则是W前面的这个数字减去35所得到的数字代表着在那个温度以上车辆是可以正常启动的,比如10W的机油在-25℃以上可以保证车辆的正常启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温度是一个极限温度,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最好不要去尝试极限,以北京为例,冬季最低温度在-15℃左右,那么15W的油就差不多是极限,所以最好选择10W、5W甚至0W的油。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关于HTHS:
(3):关于150℃高温高剪切粘度(HTHS). 如果你经常暴力驾驶或者长途高转的话建议用HTHS≥3.5的机油,这样的话大部分30的机油是不满足这一条件的(当然也有很多30的全合成机油其HTHS是高于3.5的)。更详细的关于HTHS的内容我们在后续关于ACEA认证的内容中再讨论。
(4):关于Cp和Cts.在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关于粘度的单位,这里把他们的关系简要介绍一下:cst是运动粘度的单位,里泊(cp)是动力粘度的单位,它们不能直接换算.它们的关系如下:
ν=(η/ρ)*1000
其中: ν是运动粘度, cst;
η是动力粘度, cp;
ρ是密度,kg/m3.
(5):比较稀的机油可以给我们带来比较好的节油效果,因为毕竟机油稀的话发动机内部零件的运动阻力就相对减小,所以现在国际上用油的趋势是越来越稀。
(6):反观羚羊原厂推荐机油。原厂推荐冬季5W-30,夏季15W-40,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叙述我可以很轻松的得到下面的结果:
(7):综合以上种种,结合我自己平时的驾驶习惯,我选择5W-30的机油作为四季通用机油使用。
村雨的其他帖子也都可以拿出来通读。其他没提到名字的教授高工们别生气,我这篇说的主要是我当时的情况,你们对油坛的贡献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达蓝啊,船长啊,田大师啊ANY啊等等等等很多以及一大批的油商也都是专家级的人物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见谅。
说是要谈这篇帖子的定位,到现在为止还只字未提,别着急,下面马上:
以上这些从开始谈这篇帖子的定位到现在的这些内容,可以算作是大课内容。就像大学里某个院系里的课程,某一学科的教科书由大课老师来讲,所谓大课指的是上课人数比较多,学生你只要听讲就好了,一般讲大课的老师都是负责教学的教授或者副教授。大课结束之后,然后再小班儿上习题课或者答疑课,一般是助教或者讲师来给上,课上主要做一些题,对大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作一些解读,回答一些疑问。还有一种形式一般叫做前沿讲座之类的,一般是请院系里搞科研的一些资深教授博导甚至院士之类做的讲座,讲一讲自己所研究方向的一些新进展。
这篇帖子的定位就是作为一次习题课,然后稍微带一些前沿的意思。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了,作为一个初涉油坛的车友,在上完了这些大课之后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思路去选油呢?这里就开始针对这个话题来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先选粘度。
粘度的选择主要看2方面,主要是针对车然后是针对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当然还涉及冬季低温粘度的问题,主要针对0W,5W,15W这些的选择,这些相对比较简单,大课内容结束应该基本就都明白了,这里不做赘述。
1:针对车。主要就是一个HTHS的问题。德系一般要求HTHS大于3.5,法系一般要求HTHS大于3.2,美日中韩系对HTHS基本没有要求。这些大家根据自己使用手册上对于粘度的要求去单独对照。当然了,某些车厂对于机油粘度的推荐存在比较白痴的地方,比如长安铃木,比如某些国产车厂,这些需要单独对待。
2:针对人。如果你的习惯是暴力驾驶,经常4000转以上行驶,那么你对HTHS的要求就要提高。
可能有些车友要问了,说是在谈粘度,为什么你只去说HTHS啊。没错,粘度选择上最重要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HTHS,这个指标和烧不烧机油是直接相关的。
150℃高温高剪切动力粘度(HTHS)就是用来描述摩擦副下(活塞环与缸壁摩擦处)机油的状态,烧机油了就是因为HTHS低了(当然了,要排除因为气门油封等问题所导致的烧机油的情况),那么你就应该去选择HTHS更高的机油。
而高转下,摩擦副温度更高,剪切力更大,所以对于HTHS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选择机油的时候我们对100度运动粘度有没有要求呢?有!在满足HTHS要求的情况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能低就别高。100度运动粘度主要用来描述除摩擦副外其余地方机油的状态,粘度低的话车子会感觉比较轻盈随之而来的就是动力性感觉上要好一些,同时燃油经济型也会有所帮助。
2:100度粘度高的话对于发动机噪音控制会有帮助,这一点针对同系机油而言,关于噪音控制后边还会有详述。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着重提出来,就是关于机油粘度与抗磨性关系的问题,有人会认为机油粘度稀了之后会对发动机造成伤害,这一点其实还是基于HTHS的问题,如果HTHS足够就不会存在伤害的问题。从抗磨损角度来说,起到作用的不仅仅是油膜,更主要的是机油的添加剂配方,里面的抗磨添加剂系统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磨损是发生在工作过程中最极限的边界摩擦情况下的,这时候磨擦副之间的油膜已不存在了,是起不到抗磨作用的。需要额外的化学成份来起到抗磨作用,比如锌、钼和磷。燃烧做功的混合气能够达到500度以上,在点燃混合气做功,活塞向下运动之时,缸壁上部的残存油膜还能存在么?温度超过了机油闪点之后,机油已经被气化了烧掉了。下一个排气行程,活塞向上运动时,油膜已不存在,机油还能起到抗磨保护作用的就是里面的抗磨添加剂在缸壁上形成的化学膜。另外不论是压缩行程还是做功行程,在上止点附近活塞受到的压力最大,因曲轴环形工作,连杆绝大部分时间是倾斜的角度原因,活塞向单个侧面的压力也就越大,活塞环对于缸壁的剪切压力就极高,如果再加上告诉的剪切运动,此时会发生严重的边界摩擦,油膜破裂,起保护作用的也不是油膜而是化学膜。很多车使用机油的添加剂配方不够优秀,所以它缸桶被磨成上大下小表现的就比较明显。
希望根据以上这些可能帮助您选择到适合您的车也适合您的机油粘度。我经常这样说:机油的粘度选对了之后,其他的就是再错也错不到哪里去了。当然了最后留了一个关于噪音控制的小尾巴,所以我们现在开始第二个方面的讨论,
二:噪音控制。
我个人对于噪音这一块儿不太在意,但是在意噪音的车友还是为数不少的。其实在我看来,机油对于噪音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确实有影响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主要基于2方面的考虑:
1:100度运动粘度高一些对于抑制噪音有帮助。但是就像刚才在粘度选择问题上的阐述,粘度上去之后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2:在基础油的选择方面。目前来讲普遍认为PAO要较3+及酯类在抑制噪音方面差一些,因为PAO的极性较差。所以以静音为主要取向的车友在选择全合成机油的时候就尽量避开以PAO为主要基础油的品种吧。
其实我个人把噪音这块儿排的比较靠后,我还是更注重其他的性能,而且毕竟其影响有限,而且还会对机油的选择产生一些掣肘,就像单纯从机油选择方向去理解的话我会拒绝选择德系车一样,没有打击德系车的意思,我只是表达一下我对于机油选择的观点。
三:关于有机钼
个人认为有机钼在机油上的应用是高端机油的一个重大进步,有机钼的机油添加剂比如MPZ用着还不错,机油添加剂这东西研究差不多明白之后试用一下还是可以的,体验体验有机钼的感觉,长期使用我看还是算了,毕竟因为磷的关系添加量也很有限,对钼中毒的最终选择还得是高含钼的机油。机油添加剂和汽油添加剂不一样,汽油我们没得选,机油的选择就非常多样化了。
四:要学会自己去查阅资料
想了解某个公司的机油,就先去这个公司的网站去查看资料,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获取信息的地方是BITOG这个论坛,除了VOA、UOA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稍微有一些英文基础的还是去那里去看看。就像机油认证的这些东西一样,API也好SAE也好ACEA也好,这些全是欧美那边出来的,其认证文件也都是英文的,你自己不去看原文就只能靠别人来给你转述,转述的过程可能就会存在一些偏差,而且不仅如此,你不去看原版的文件你对国内的一些错误言论和错误认识根本就分辨不清。
正好今天下午有空,仓促写就以上这篇帖子,中途有些事情,所以后半部分一些内容没展开谈,见谅,如果有兴趣后边咱们再讨论吧。另外文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车友批评指正。


以下为重要更新内容(篇幅受限,所有更新内容见108楼)
最近非常感谢一位车友给我提供了一份文献,通过这篇文献我又搞明白了很多东西:
“ 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小头、大头轴承和主轴承变为旋转运动;在活塞做功过程中,轴承受到很高的冲击载荷,尤其是上半轴承负荷更大,因此机油在轴承处油膜温度高达140~160℃ ,受到的剪切速率高达10的6次方(单位秒分之一) ,若是油膜强度不能保持,则往往会引起轴承各种故障发生,严重时将轴承烧结。在80年代,国外发动机和汽车制造商已经发现内燃机高温高剪切部位的内燃机油尤其是多级油,粘度明显减小,导致轴承各种故障发生。80年代后期,为了满足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需要,欧美一些发动机制造商对内燃机油提出了高温高剪切速率条件下测定润滑油粘度(以下简称HrHS粘度)要求。欧美各大汽车公司及美军都在内燃机油规格中增加了HTHS粘度。1994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在SAE J300—94标准中开始增加HTHS指标,修订后的最新标准为SAE J300—2001。SAE J300—2001的HTHS粘度指标见表1。 ”
————内燃机油高温高剪切粘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戴瑞群,夏致宏  《润滑油》 2004.04
首先来讲,我的一些认识是有偏差的:
篇幅受限,所有更新内容见108楼
[ 本帖最后由 Tianhou 于 2010-3-11 11:45 编辑 ]

[每日热点]:【车展】华中国际车展车模...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19    IP属地:未知

小白羊的帖子要顶。。。。
原装进口超级全合成,福利邀请体验请进行中。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纯手工更换GL8不亮的按键背光灯...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21    IP属地:北京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到店看车 更懂城市的SUV全新第三代逍客...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21    IP属地:江苏

小白羊是个好同志!曾经看过你的文章,很实用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理想L7后排体验 确实够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24    IP属地:吉林

在这里你不脱裤子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飞行千里去买夏朗...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26    IP属地:贵州

原帖由 爱车邦QQ 于 10-03-01 18:19 发表
小白羊的帖子要顶。。。。
顶你个肺啊,哈哈哈。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体验国货荣耀MPV-红旗HQ9...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8:31    IP属地:未知

顶一下!!!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奥迪Q4提车1000km感受...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9:14    IP属地:北京

顶你一大通
叹岁月悠悠然,一事无成。惜青春年华去,美女无着。望千年大潮尽,一代风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领界第三次保养记录 省心的家用车...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3-01 19:15    IP属地:未知

顶完再细嚼慢咽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给老途安再添一副横杆 美观又实用...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