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来看看嗲嗲的上海小吃

发表于 2019-11-11 18:46    IP属地:未知

严格来说,生煎并非都有汤汁。上海生煎分两大派:“大壶春”不放肉皮冻,肉馅紧实,食时无汤,是为“肉心帮”;“萝春阁”皮薄卤多,则是“汤心帮”。品相也不一样,“肉心帮”用全发酵的面团,皮厚,所以煎时褶朝上,“汤心帮”是半发酵面,皮容易破,所以厚褶在下。大壶春还在,萝春阁业已关门,但“汤心帮”却几乎统一了上海——小杨生煎以及今天沪上绝大多数生煎都是这一脉。


肉心帮和汤心帮,你会区分了吗?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48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49    IP属地:未知

在上海,生煎、锅贴各有粉丝,有时也暗搓搓较劲。一些小铺两边都想讨好,一口锅里生煎、锅贴各放一半地煎和售卖。说来奇怪,但凡这么操作就绝少有好吃的,看似制作流程相近的两道美食,却在分寸里宣告了自身的独一无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2    IP属地:未知

甜甜黏黏咸咸,糕糕团团圆圆
城隍庙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小吃集散地,上海人对它的感情却很微妙,一边劝着周围朋友千万别去那里吃小吃,一边怀念那里曾经的上海味道。从前,上海人去逛城隍庙都会选在饭点之前稍早时分,这样就可以留着肚子边吃边逛,东吃吃西吃吃,转一圈下来也就饱了。
上海人对城隍庙的情感是比较微妙的,老味道消逝,新味道进来。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8:53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4    IP属地:未知

可以拿在手上吃的,比如奶油五香豆,底子是干蚕豆,有桂皮、茴香、糖、盐这些传统香料,也有奶油这种过去比较有腔调的海派风情,甜甜咸咸,有滋有味;又比如梨膏糖,原来是用作止咳化痰的,味道清甜,也就当了糖果吃,最有特色的是卖糖人的吆喝,三分卖糖,七分卖唱,那种庙会的“闹猛”感觉就出来了。
奶油五香豆,豆子上的霜是一大特点,滋味的奥妙都在上头。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7    IP属地:未知

城隍庙是原来上海老城厢的位置,最初的“上海味道”就是在这里形成,近代的南翔馒头店卖的其实是隔壁嘉定县的美食,同样是老字号的宁波汤团店卖的是浙江特产,解放后南翔并入上海不说,宁波汤团也早就被看作是上海美食的代表。
城隍庙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老店都开在核心位置,比如图左的宁波汤团店。老店之外的小吃店就要慎重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59    IP属地:未知

说起来,上海小吃的底子是苏式糕点,本地的青团、酥皮月饼都是耳熟能详的了,因为什么内馅都能加,是当之无愧的网红,还有不少精致糕点则是从苏州五芳斋传入。
青团和酥皮月饼,清明和中秋时候争奇斗艳的网红。
青团
“小鲜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9:03    IP属地:未知

较不为外人知的是浙江饮食对上海的影响,比如宁波。
上海人说起汤团,首先想到的就是宁波汤团,水磨粉做的外皮细腻软糯。内馅分甜咸两口,有芝麻的和肉的,说是芝麻馅其实更复杂——是用新磨黑芝麻粉与猪油、白糖混拌而成,呼作“黑洋酥”。从汤团那里,上海人继承了宁波人的糯米基因,沪上有名的糕团店乔家栅最初也是做汤团起家,近两年各种宁波糕团更是“回光返照”,成了沪上最红的小吃。
宁波不仅给上海话带来了“阿拉”这个词,还给上海人带来了宁波汤团。
大个的汤团,撒着桂花。不喜欢甜食的楼主都能吃一碗。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9:04    IP属地:未知

在吴语区人们的观念里,大的叫汤团,小的叫圆子。后者最出名的是酒酿圆子,一般要么家里做,要么酒店里吃,路边小吃摊不卖。因为不常吃,所以成了上海人吃酒席时最期待的点心。
没有一个上海人会拒绝一碗酒酿圆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9:06    IP属地:未知

酒酿圆子有个变种,就是用年糕丁代替小圆子。上海人吃得较多的是宁波年糕,和苏州年糕略有不同,糕粉是用宁波特产的上白“晚稻米”加水磨制而成,绵软又不黏牙。上海人烹调年糕,无论炒年糕、汤年糕、糖年糕,年糕都被切成薄片,这也是宁波人的做法。
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年糕就这样搭积木一样地摞起来,这其实也是宁波年糕的摆法。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9:07    IP属地:未知

香甜软糯的吃食,桂花香气是点睛之笔。秋天收集的桂花,用糖或盐腌好,芝麻糖团加一点、酒酿圆子加一点、条头糕上加一点、糖年糕里加一点、糖粥里再加一点……甚至当你把糯米塞在藕孔里,藕上也要撒一点,名字当然也很江南,叫作桂花糖藕。
撒着酿桂花的条头糕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