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来看看嗲嗲的上海小吃

发表于 2019-11-11 17:26    IP属地:未知

查看 66.8W | 回复 61
来看看嗲嗲的上海小吃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吃”在上海话里有喜欢的意思,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海本帮菜是一种融合菜,地处江尾海头,中西交融,上海人也确实什么都吃。
吾吃侬!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27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上海人的年夜饭,菜品受到苏帮菜、徽菜、无锡菜、杭帮菜等菜系影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28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小吃也一样,很难说哪一品种就是上海独家。数十年前,沪上滑稽戏名家王辉荃、谭义存创作的《上海小吃》里有一段贯口(类似相声里的《报菜名》),列了百余种上海小吃。有人说上海是座排外的城市,但这里的小吃文化足以自证并非如此。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30    IP属地:未知

最爱小鲜肉:小笼生煎锅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带不走的各地美食在长江口积淀下来,形成了上海小吃独特的风味。这种风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持续更新,即便是最有上海特色的小笼、生煎,也没有一个绝对正宗的标准像。
生煎的吴语发音是“桑季”,你可以留意一下上海人说这个词是什么表情,浑身触电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7:34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33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小笼馒头丨不是“上海小笼包”
在北方,有馅的叫包子、没馅的叫馒头。吴地的人们则不作区分,统称为馒头,像什么肉馒头、菜馒头、小笼馒头、生煎馒头……这是古汉语的遗留。
热气腾腾的小笼一笼笼叠起,整颗心都随着蒸蒸日上了。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9-11-11 17:36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36    IP属地:未知

小笼馒头确实不是“小笼包”,面皮并不发酵,需要保持韧性来兜住内里的汤汁。用筷子夹起一个,汤汁左右摇摆,像品酒时晃动的酒杯,薄薄的面皮卡在要破没破的临界点上,看到这种情景,吃客们便知道:这包汤可以期待一下了。
上海人夹起一只满是汤汁的小笼,和青岛人提起一塑料袋啤酒的心情差不多。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39    IP属地:未知

国内打着“上海小笼包”旗号的店铺不少,其实上海没有这种叫法(同理也没有“上海青”)。吃过“上海小笼包”的上海人,免不了要大呼上当,因为吃到的都是小个的肉包子,厚实的面皮天差地别,锁住汤汁什么的就更不要想了。反倒是“上海灌汤包”——虽然也是个在上海不存在的名字,口感上稍微接近一些。(在贵阳还见过“天津灌汤包”)
上海的小笼和山寨“上海小笼包”最大的区别就在面皮制作上。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7:52    IP属地:未知

小笼,我还是喜欢无锡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1 18:25    IP属地:未知

哈喇子一键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9-11-11 18:27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