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8-11 07:42 IP属地:未知
查看 13.5W | 回复 21
南北响堂山 之 北朝简述(全文完)
看完邺城考古博物馆的窖藏佛造像文物,再去看响堂山石窟是要有心里建设的,或者说要调整心理预期的。如果还奔着看精美造像去,那肯定一无所获,毕竟被毁的一塌糊涂,没法与埋在地下的邺城文物比。毁佛这事儿我一定会完整写一篇。以正视听。
我去响堂山之前定了两个目标:进一步捋顺北朝史,进一步了解灭佛史。
今天写的就是整理一下北朝史。估计很多北京孩子和我一样,从小的历史知识底子来自评书,《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尾声,曹魏灭蜀汉,司马氏挟曹魏灭东吴,天下归晋。
《隋唐演义》讲的是瓦岗好汉如何协助李氏父子灭杨氏父子俩,建立李唐王朝的故事。
《岳飞传》,《大明英烈》讲宋明就不提了。
注意啊,从汉晋《三国》到隋唐《说唐》,当中有个两三百年没书可讲,是个空白。今儿,我就把这段空白当中北方部分给写两笔。这不算说史,就是讲故事。
《三国》讲到晋篡汉统一中华,仅安稳五十年,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动荡时期,西晋亡,南迁后称东晋。我们就从西晋亡这段开始讲起。
由于晋是篡汉,这路子就不正,王权对各路势力控制能力就差。所以仅仅50年,北方地区就遭遇到来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多个部族的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更热闹的是,不仅部族之间斗,部族内部也在不停的分裂。部族之间斗争表现在年号更迭,比如:秦,燕,魏。部族内部分裂表现在:前秦后秦,南燕北燕,东魏西魏。。。。说书的真讲不清。故事他都没法编。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得吃早餐去邯郸博物馆了。酒店早餐昨天发展不灵。得去街头找找油饼灌鸡蛋,豆沫儿什么的,都没吃过。
拜拜了您内!
北响堂山石窟镇楼
(续接前文)
我们略过后秦,后燕,重点说魏。魏是起于后秦,拓跋氏在现在呼市附近初建,后迁都大同即“平城时期”,再又迁都洛阳即“洛阳时期”。此时,北魏就算统一了北方地区。
不出意外的,北魏又开始内部分裂。一切始于孝文帝的全盘汉化。表现为:与汉族世家通婚,祀孔子,尊儒教,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魏孝文帝拓拔宏改姓“元”,即元宏。
这在北魏内部引起冲突。反对汉化的向西发展称西魏,东部为东魏。
东魏权臣高欢废魏帝建北齐,定都邺城,注意啊,响堂山石窟,以及这次参观的多个博物馆都与这个时期有紧密的关系。
而西魏也没消停,宇文氏杀拓跋氏建立北周。定都长安,就是西安。
随后北周东征灭北齐。北周再次统一北方。
可惜只统一了四年又乱了。这回是杨坚逼迫北周小皇帝禅位,而且是三次禅让,杨坚才“勉强接受”,建立大隋。
至此,就和《隋唐演义》衔接在一起了!
。。。。。。。。。
后补一句吧:
还记得上个月从宁夏回来,我写李元昊吧?他其实就是拓跋氏后人,或者说是西魏后人,他最后依然走了与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完全不同的道路,全盘否定汉化。推出当地的党项族,发型改变,姓氏改变,文字改变,独创西夏文。后被蒙元灭国灭族,后人要通过考古来恢复当年西夏文化。
这样,两次旅行,把一件事儿就给贯穿起来了。
(全文完)
[
本帖最后由 伏天 于 2024-08-12 09:2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