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5-07 11:06 IP属地:未知
查看 4.4W | 回复 6
再谈博物馆里的复制品和仿制品
昨天写了博物馆里的复制品。我觉着还得再补充一篇:仿制品。否则不论因为现在博物馆不够严谨,还是个人理解有偏差,就把这俩事儿给混淆了。这事儿必须得分清,否则看展会闹出误会来。
复制品的必要性不再赘述了。我要强调的是:复制品一定是根据规格,材质,老化程度,甚至制造工艺严格按照1:1制作的。这叫复制品。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得看手艺,看研究的深度,但是制作标准不会改变。
再说仿制品。仿制品的意义在于:还原器物初始原貌。或者粗略还原现状。
有些文物出土都成渣渣了,给你做出原貌便于参观者了解。
材质可以改变,接近原物即可。可以利用现代高分子材料。
规格可以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缩小为了便于展陈以及运输。放大主要便于参观者观察。
工艺没有要求。上车床,3D打印,彩色喷墨都没问题。
多说一句,仿制品可不是文创类产品,他对原貌的要求要比文创品高的多。但显然与复制品相差巨大。
。。。。。。。
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复制品,主要是因为原物要“休息”,不适合长年展陈。我们看到仿制品,主要是因为原物不太适合参观。太大,太小,太碎,太破旧。
。。。。。。。
最后,我们说一下书画作品。现在一些展览用的印刷品,开始是珂罗版印刷,现在大部分是高像素拍摄后彩喷完成。
那么,我们对照上面所写,看看是复制品呢?还是仿制品呢?当然是仿制品。材料,工艺都不一样。甚至没有对:墨彩,纸绢做复原。那怎么能叫复制品。叫临摹都不算。
我和老哥们儿去文华殿看画,我看画儿,他看纸,看绢,看裱,他学徒干的就是这个修复,退休了还是关心这个。他不敢看裱工断真,但能断伪。这要复制起来太难,几乎就没法复制。你得是个大画家!而且对这位古人的画作非常了解。装裱材料也没有,宋绢都找不到类似的。做旧可以啊,但得先有材料。
所以啊,我们说博物馆里的画是仿制品,真不能叫复制品。
两岸故宫的书画仿制品我都有。就捏几张馆藏仿制品照片结束吧。
这都按复制品销售,但其实只能算仿制品。

台北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