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将成为大陆自媒体的狂欢盛宴,看能够自嗨多久?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4-26 23:34    IP属地:未知

查看 45.8W | 回复 50
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将成为大陆自媒体的狂欢盛宴,看能够自嗨多久?
在全世界都呼吁用和平方式解决巴以冲突之际,美国总统拜登近日仍签署了包括向以色列提供260亿美元援助的法案。此前,美国还一票否决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批评美国拒绝迫使以色列停止其种族灭绝的战争。这违反了国际法,等于放弃了实现中东和平的所有承诺。
国际社会对于美方阻挠巴以冲突和平解决的批评声讨越发猛烈,而美国国内的示威浪潮更加风起云涌,亲巴勒斯坦抗议席卷全美多地校园。
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数十所美国高校相继卷入其中。学生们搭帐篷抗议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要求学校与那些和以色列存在生意关系的企业划清界限。
这股越烧越旺的抗议之火反映着美国民众朴素的正义感。实际上,对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以及拜登政府偏袒以色列的行为,不仅是美国学生,就连美国政府官员也看不下去。
遗憾的是,拜登政府却给抗议学生贴上“反犹”标签。当地时间4月24日,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大量警察进入校园,强力逮捕了数十名声援巴勒斯坦、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停火的抗议学生。而一周前,哥伦比亚大学还有100多名示威者被捕。
对此,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称,抗议以色列“种族灭绝”的大学生示威活动被美国政府打击,显然“侵犯了个人权利和言论自由”。就连《纽约时报》也不禁质问:“美国高校校园严控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是否意味着言论自由的终结?
富有家庭出身,牛津大学毕业,曾任世界银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米努什·沙菲克,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光鲜的履历一直铺垫着她光明的前途。
然而最近,她正身处一场风暴中心。在以哈冲突持续之际,美国高校爆发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愈演愈烈,哥伦比亚大学成为了抗议的主阵地之一。4月18日,为应对哥大学生的抗议活动,沙菲克让警察进入校园,清理抗议学生的帐篷,逮捕了一百多名哥大学生。
这样的处理方式招致哥大教员们的不满。对此白宫表达了严正关切,许多共和党议员认为沙菲克让“学生权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剥夺了“学术自由的基本要求”,并要求沙菲克辞职。
沙菲克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她能否保住校长职位,还是会重蹈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覆辙?《凤凰大参考》“2024影响世界的女性人物故事系列”第六篇带您了解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米努什·沙菲克。
从靠近大学剧院的地铁站出口上行,直行一小段路再转左,很快就能看到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标志性的草坪。校长米努什·沙菲克自然较少搭乘地铁,但透过她那坐落于雅典娜女神像后老图书馆二楼的办公室窗户,她的目光很难从大量声援巴勒斯坦的学生示威者身上移开。
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靠着知识年少有为堪当世界银行重任,此后一路开挂纵横英国政治和学界,米努什·沙菲克连日来遭受着美国舆论暴风雨般的口诛笔伐,字里行间就差明说“你虽然贵为英国上院议员,但靠英国佬的平台起势力,凭什么还赖着藤校校长职?”
沙菲克面临着如何处理抗议学生的艰难选择,此前她向国会议员承诺会采取积极行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学生运动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美国之夏”媒介奇观。当时学生运动主要集中在反对越南战争、争取种族平等、性别平权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这些学生运动不仅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美国社会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青年人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和多元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质疑和反抗。学生运动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特点,它们不仅仅是对特定政策或事件的抗议,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挑战。
沙菲克自然不想步哈佛和宾大校长后尘,但无论结果如何,美国大学的撕裂,已经不可挽回,上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中种族、性别等议题催生的社会运动,正在重新轮回。
带着“中东”标签的美国精英
美国媒体多少带有嘲讽口吻描述米努什·沙菲克其实也不公平,起码是故意回避她阿拉伯血统中的“美国基因”。出生于亚历山大港的富商之家,和那个时代及至今日的埃及精英一样, 沙菲克打小就被送去美国学校读书,她就读的舒茨美国学校,今年刚好建校100周年。
正如早年巴勒斯坦在美国的一种标志性符号萨义德那样, 沙菲克很长一段时间都把中东作为自己的人生标签。 上世纪60年代,也是埃及卷入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大背景下,沙菲克父亲的财富岌岌可危,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举家迁往美国,先后颠沛落脚在萨凡纳、北卡罗莱纳的首府罗利等,埃及人对知识的痴迷和某种崇拜,最终在沙菲克身上应许。1983年,沙菲克从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以优异成绩拿到经济学学士学位,然后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6年仍处于学生时代的沙菲克与她的同学们在一起。
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参与世界银行的工作,在学术界显山露水后,36岁的她成为世界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这也为她后来在学术和政治旋转门游刃有余回转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或许是出于学有所用的目的,她加入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担任国家项目主任,负责英国在非洲、中东、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所有海外办事处和融资。2008年,她被任命为常任秘书,负责管理100多个国家的双边援助计划、联合国、欧盟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多边政策和融资,以及整体发展政策和研究。
走出象牙塔,展露政治手腕
如果将沙菲克误认为没有任何政治手腕的学者就大错特错了。她打破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以来和纽约警察局的某种君子协定,将后者引入大学驱赶示威学者,这样的凌厉的面孔早在她执掌伦敦政经时就显露过。
2016年9月,沙菲克被任命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下一任院长时,许多人还以为她会和前任院长社会学家克雷格·卡尔霍恩一样,在学术圈继续耕耘。但没想到的是,经过英国政治的洗礼,她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力引入临时合约的教师,以至于到2023年7月,伦敦经济学院的学生与长期教职员比例成为英国同类大学的垫底。这把火在学院工会中燃烧,工会于2023年夏天采取的合法罢工行动,沙菲克的铁面再次显露,她和管理层决定对参与该行动的学术人员实施惩罚性工资扣除,一些参与运动的教授和员工收到的7月工资单显示,他们的月工资被扣除了75%。
沙菲克于2023年夏季卸任了伦敦经济学院的校长一职,并宣布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新职位。
表面上看,从伦敦到纽约的沙菲克面临的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及背后的信仰问题,其实,她要处理的是大学校园和所谓言论自由边界的问题。她的露怯早有痕迹。以至于这次美国媒体爆料,她不得不雇佣强大的外援,包括律师、政治说客等。
抗议风波,她如何“追求自我议程”?
早在英国担任伦敦政经学院院长的时候,她就曾参与英国新通过的《言论自由法》讨论。
《2023年高等教育(言论自由)法》中,包括设计建立一个新的言论自由投诉系统,同时也将加强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保护和促进全国各地校园内学生、教职员工和来访演讲者言论自由的法律责任。
在英国注册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要采取措施确保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而且要推广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学生会亦须承担与大学及其学院相同的法律责任,采取合理可行的步骤,确保合法的言论自由。不遵守规定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会可能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制裁。
当时担任上议院议员的沙菲克,在辩论中如是说,“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高等教育部门面临着如此多的其他挑战,是否需要用23页的立法来解决0.06%的问题?”如此躲闪的态度,显示了她不太想触碰这样的话题。但人生就是如此吊诡,你越不想触碰的东西,就越会遇到。这不,在伦敦躲避的麻烦事,转年就在纽约遇到。
哥伦比亚大学的许多教师批评沙菲克处置学生抗议的手段。
沙菲克在华盛顿听证会上的证词,又展现了她凶狠的一面。校方向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哥伦比亚大学让超过15名学生停学,要求五名教授离开课堂,至少有三名教授面临着让犹太学生感到不安全的指控。
尽管她在纪律处分个案方面的证词让学术自由的支持者非常愤怒,但这种方法在听证会上似乎很奏效。沙菲克一改在英国时的态度,声称大学“不能也不应该容忍对这一(言论自由)特权的滥用”。
她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说,她对校园内的恐吓和骚扰行为“深感悲痛”,同时声称这些紧张局势“被与哥伦比亚大学无关的个人利用和放大”,以“追求自己的议程,”尽管她没有具体指出任何人的名字。
看到这,很多明眼人都会噗嗤一乐,“追求自己的议程”,为了保住声誉和步步高升的饭碗,如此种种,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议程呢?
就在美国还在对外张牙舞爪时,自己家里后院却起火了。4月18日,美国著名高校、QS世界大学排名第23位的哥伦比亚大学,有大批学生在校园内聚集,抗议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声讨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反人类罪行,声援正在斗争中的巴勒斯坦人民。
结果当天,据称是纽约警察局(NYPD)向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施加了压力,随后NYPD的防暴警察冲入校园,大肆抓捕抗议学生,一口气抓了100多个,酿成了前所未有的警察干涉学生自由表达诉求的严重政治事件。
但是,美国黑警的暴行并没有吓住哥大的学生们,4月21日,哥大学生们在校园内展开了新一轮的抗议活动,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不少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也加入了抗议行列,宣布对学生的行动进行支援。哥大校方一看大事不好,赶紧宣布全校的课程改为线上进行。
同时,还有诸多美国大学也加入了抗议行列,一些咱们耳熟能详的学校,比如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等,学生罢课,教师罢工,在校园内举行示威游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对哥大学生表示支持。
美国警察在全国范围内重拳出击,冲进学校殴打抓捕抗议学生,甚至还有法学院的学生站了出来为被抓走的学生进行法律援助。当地时间4月24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进入高峰,而NYPD也对哥大校长进一步施加了压力,甚至连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都赶到了哥大,试图安抚学生的情绪,结果被学生们怒骂“约翰逊你这个烂仔”,轰了出去……
截止写稿子的时候,最新消息是哥大与NYPD给学生们定了最后期限(Deadline)——25日早晨8点(大概也就是咱们这边的25日晚上8点)必须离场,不然要动用警察强行清场。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传来前方清场的消息,校方只是在校园内搭建起了一座隔离墙,后续怎么处理目前还不清楚。
而另一边,内塔尼亚胡居然腆着老脸出来借题发挥,惊呼美国国内大学的“反犹主义”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堪比1936年的德国大学”。敢情在“幽默老犹”跟前,只要敢说以色列半个不字的那就是反犹,反犹就是纳粹,对此我只有一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自由的回旋镖”很显然,2024年4月17日从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随后蔓延到全美高校的这一轮反对犹太复国主义集团反人类罪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的抗议活动,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变成了回旋镖,“大圈儿踢”踢在了美国佬自己的脸上。
无论是大学生组织、串联起来在学校里边罢课,在操场和图书馆前高喊口号,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校方以所谓的学生非法闯入学校(???)驱散抗议学生;无论是NYPD领导人对外发声,公然宣布美国高校“没有反对以色列的自由”,还是美国黑警手持防爆盾牌和警棍、冲入学校殴打抓捕学生……
这每一个场景都似曾相识,每一个场景都曾经被美国的传媒机器火力全开来服务于自身的政治目的,没想到报应不爽,现在轮到美国的国家机器自己来尝一尝学生闹事的味道了。
结果果不其然,美国佬的国家机器在学生的抗议面前,彻底变成了小丑,其用词之鄙陋、态度之颟顸,简直是令人不忍直视,用实力演绎了一把什么叫做双标,厚颜无耻到令人吃惊。
事件暴露的问题问题不仅仅是这一轮美国的学生运动,变成了砸向美国意识形态脸面上的回旋镖,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是令人吃惊:加沙纳赛尔医院地下已经陆续发现超过310具遗体,疑似遭到以色列军队“处决”,其中许多遗体在发现时,双手双脚都被捆绑……
其一,毫无疑问是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僵化异常的态度。从去年到今年,用一句话来形容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可以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形容,无论是以色列在加沙狂轰滥炸,还是在加沙大肆屠杀,还是在加沙种族灭绝,美国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只要是美国和以色列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最近以色列军队要不要进攻拉法的问题,美国一开始想劝住以色列,拜登打电话、布林肯打电话、沙利文亲自跑到特拉维夫……好话歹话都说尽了,甚至都快要吵起来了,结果内塔尼亚胡“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进攻拉法。美国居然就这么默认下来了,告诫以色列只要不在拉法屠城就行。
但事实上,按照以色列那德行,你指望他不屠城怎么可能?所以现在变成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什么都敢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人类道德和文明的下限,后面无论以色列做什么,美国都给他兜底。而且只要美国和以色列发生争执,美国绝对会让步,这次美国大学的学生运动同样如此,美国的统治阶级对学生们反对复国主义集团暴行的游行惊恐异常,果断铁拳出击予以镇压,不知道的还以为以色列是美国的宗主国。
更严重的是,连以色列居然都敢直接威胁起美国的大学生们来了。哥伦比亚大学闹起来游行之后,内塔尼亚胡立刻表示,美国大学正在发生“反犹风潮”,这个咱们前面说了就不谈了。甚至连以色列对外情报部门(摩萨德)都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上威胁起了美国学生,表示你们谁再敢参加游行,当心我叫你们找不着工作……而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谷歌公司已经接连开除了两批在办公室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员工,以色列情报机关居然隔空威胁上了美国公民,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概都是一件闻所未闻的奇闻怪事。试想,如果是俄罗斯或者伊朗的情报机关威胁,说我让你们美国大学生毕业找不着工作,怕不是美国媒体早都一蹦三丈高,各种俄罗斯威胁论马上出炉了……
结果这次安静如鸡,加上美国和以色列之间那莫名其妙、仿佛被夺舍绑架的外交互动,以及哪怕把自己原本的意识形态优势弃若敝屣都要无脑死撑以色列的勇气。不由得让人慨叹,到底是美国支持了以色列,还是以色列是美国的深层政府,美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还有最基本的客观性,独立性可言吗?
大伊万如何看待这一事件而这些参与学生运动的大学生,其实大伊万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这些大学生的态度确实是勇气可嘉。毕竟,在面对国家机器的时候,尤其是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这种穷凶极恶的国家机器,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它正面对抗的。原子化的个人是无法和美国这种触手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整个国家高度板结的利维坦对抗的。但是这些大学生们真的站出来了,为了巴勒斯坦,为了正义,即使是从这种朴素的勇气和正义感来说,这些大学生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敬佩,从他们的身上,足够让我们看到人类具有的一些宝贵品质。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大学生们的行动,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软弱性。比如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些大学生尽管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存在问题,意识到了复国主义者的凶残性,也意识到了美国政府可能没有自我标榜的那样如山巅之城。但到目前为止他们提出的方案,大伊万看了几个大学的诉求,基本都是空洞无物,诸如中止本校和以色列的合作项目,深刻反省历史,呼吁加沙地带停火等等。这些诉求说真的,更像是小资阶层最乐于接受的自由主义左翼(也就是俗称的白左)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左翼的意识形态基本的特点,是斗争性不足,同时很难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层面。这决定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某种程度上也是被体制内 “容忍”的解决方案,革命性不足,自然也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斗争手法上,美国各大高校的这一轮学生运动,多少还是有点学生特有的幼稚性,组织度不够。一些高校的学生运动相当自由散漫,甚至还出现了一边静坐示威一边赶功课一类的事情……
这些都证明了美国的这些学生运动,还停留在自发的层次上,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富有革命性的意识形态指导,再加上美国大学的学费负担十分沉重,几乎与个人的前途挂钩,如果校方和相关部门从这一点做文章,是完全有可能对这些学生进行打击分化的。所以,大伊万对于美国国内的此次学生运动,咱的观点是没有革命的思想,没有革命的组织,最后难免陷入小资产阶级式的盲动,注定不会有结果。但无论如何,此次美国国内的学生运动,证明了美国国内还有存在着朴素正义感的学生群体,证明了美国政府的利益与美国下层民众的利益正在出现越来越大的撕裂,证明了美国政府的卑鄙无耻。
对此,我们只有一句话要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4-27 12:02    IP属地:未知

又发钱啦?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17:25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5
共获得爱卡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18:16    IP属地:未知

引用 a8997 于 2024-04-26 23:34 发表的回复
在全世界都呼吁用和平方式解决巴以冲突之际,美国总统拜登近日仍签署了包括向以色列提供260亿美元援助的法案。此前,美国还一票否决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批评美国拒绝迫使以色列停止其种族灭绝的战争。这违反了国际法,等于放弃了实现中东和平的所有承诺。
国际社会对于美方阻挠巴以冲突和平解决的批评声讨越发猛烈,而美国国内的示威浪潮更加风起云涌,亲巴
...
不必担心,这些学生成不了事的。
每次美国的这类事情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美国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美国大使馆的国家。
如果有美国大使馆的话,他们可以资助这些学生,为他们提供头盔防毒面具雨伞油漆,黑衣蒙面套装,派专家指导他们的街头运动,教会他们用投石、弓箭、燃烧瓶暴力袭击警察。然后介入媒体号召世界西方国家都来制裁美国,这样才会把事情搞得声势浩大,半年甚至一年都停不了。

警告:以上内容可能会引起部分观众不适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18:28    IP属地:未知

开启民智需要时间,不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4-27 19:11    IP属地:未知

难得码这么多字,这次多给你几美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20:18    IP属地:未知


静待花开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20:32    IP属地:未知

丑国的大学生终于行动起来了。
校长授权就可以抓人,这是什么民主法制,校长说了就能算数?丑国的真实面目已经大白于天下。在丑国根本没有什么言论自由,那些都是他们编出来骗人的。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20:36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4-27 21:38    IP属地:未知

引用 黑三老幺 于 2024-4-27 18:16 发表的回复
不必担心,这些学生成不了事的。
每次美国的这类事情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美国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美国大使馆的国家。
如果有美国大使馆的话,他们可以资助这些学生,为他们提供头盔防毒面具雨伞油漆,黑衣蒙面套装,派专家指导他们的街头运动,教会他们用投石、弓箭、燃烧瓶暴力袭击警察。然后介入媒体号召世界西方国家都来制裁美国,这样才会把事情搞得声势浩大,半年甚至一年都停不了。[/tex
...
还少了白头盔
两只老鼠的快乐生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