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23-05-18 09:39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1W | 回复 19
历史地理讨论,明代成都的部分名山
《大明一统志》是我国第二部以一统志命名的全国性地理总志。由李贤等编撰。其中第六十七卷讲述的是成都。这本书提到了许多成都的名山,但是很多已经不知道是哪里了,我摘抄了部分当时的成都的山的介绍,根据原文的描述有卡友知道吗?
升仙山:在府城北入都江水
威鳯山:在府城北一十八里,一名石斛山。蜀汉后主禅尝习射于此,又名学射山。(这应该就是凤凰山)
天囘山:在府城北三十里,唐玄宗幸蜀至此及闻长安,平车驾乃囘因名。(这应该是成都植物园的那个高地)
宋兴山:在府城北三十里(这是哪里,有卡友知道吗)
六对山:在府城南六十里,五代时蜀后王自新津县修觉山,至广都见十二峯有山峯六对之语因名。(感觉应该在双流)
鐡炉山:在府城南六十里,五代之季日者占此山,当出异人乃掘罗氏之墓,有松根纒棺,肰若双龙取刀断之流血不止(这个传说很奇妙,可是是哪里呢)
应天山:在双流县南八里,唐僖宗幸蜀时赐名(这就是应天寺所在的高地,山上还有几个塔)
宜城山:在双流县南一十里,冈阜相对上有冝城山。出紫草(这又是哪?)
武檐山:在府治北,蜀记武都山精化为女子,蜀王开明纳为妃,不习水土而死。王遣五丁于武都山担土为冢,盖地数亩,髙七丈,上有石厚五寸径五尺,莹洁号曰石镜,用表其门。又传成都内及毗桥侧有一折石长三丈,云是五丁担土檐也。汉昭烈即位于武檐之南谓此(这个都知道是哪里,成都第一名胜,可惜不开放)
圣灯山:在双流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普贤山。世传昔有善贤圣灯出现,蜀太后看圣灯诗: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锦城。(肯定不是峨眉山)
龙门山:在新都县南一十里,下有龙洞因名(怎么新都还有个龙门山?)
繁阳山:在新都县南一十五里,相传张道陵尝修炼于此。上有浴丹池通仙井又有麻姑洞(听描述应该是个道教名山,可这是哪里呢)
赤岸山:在新都县南一十七里,山色赤如岸邉火光因名(木兰山庄?)
玉垒山:在灌县西北二十九里,湔水出此。左思赋:包玉垒以为宇。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之标是也。唐杜甫诗:亦有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句(这绝不是今天的都江堰玉垒山,应该在汶川附近)
青城山:在灌县西南五十里,唐杜光庭记:岷山连峯接岫千里不絶,青城乃第一峯也。前号青城峯,后名大面山。山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有八大洞,应八节道。书以此山为第五洞天,乃神仙都防之府(这个没啥大变化)
成都山:乃青城山之案山也,前临麻姑洞,深不可测,与诸洞相连(什么情况?)
白鹿山:在彭县西北二十里,上旧有金觉禅寺。相传晋佛图澄所建(白鹿镇的那个基督山?)
彭门山:在彭县北三十里两峯对立如阙名天彭门(这是哪里?感觉不错嘛)
丹景山:在彭县西北三十里,宋韩綘有记云:羣山之间风气流爽,一日之间凡四时焉。(这个似乎没改名字)
葛璝山:在彭县北四十里昔葛永璝得道此山升仙因名有葛仙祠(葛仙山吧)
金马山:在崇寜县北二十里上有金马碧鸡神祠(金马河是不是因此得名?看来明代西南地区金马碧鸡崇拜很普遍,这是哪里,崇宁县城就是现在的唐昌古镇)
九陇山:在彭县北四十余里,一伏陇二豆陇三秋陇四龙奔陇五走马陇六骆駞陇七千秋陇八较车陇九横担陇是也(啥子山这么复杂)
分栋山:在简州西七十里,李膺益州记云:蜀人谓岭为栋。与此山连属有大塔山(论龙泉山有多少别称)
逍遥山:在简州西三十里,宋景德间,有杨用晦者隠居此山。山北有层崖,崖有东西二室。西室后有丹灶,又有石窟,壁上有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防仙友字。(名字很好听,应该也在龙泉山上)
多融山:在崇庆州西南,物志:山有物,似狝猴,长七尺,能人行徤走。名曰猳□,一名马化伺行道妇人有美者盗之(这不峨眉山的猴子吗?崇州有个花果山,该不会是那里吧)
白塔山:在崇庆州西二十里上有白塔(白塔湖所在分别的山)
大明一统志里还有很多别的山,有兴趣的卡友可以看看原文,中华典藏网里就可以搜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