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0-09 00:3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09.7W | 回复 32
【探在路上】撒野在金秋风云变幻的青海湖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境内,属于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地质断层陷落而形成。传说一千多年前,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便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以前去过几次,青海湖被认定为最没意思的景区,因为以前湖边几乎全部被铁丝网拦住,想到湖边亲近湖水,必须交钱进卡,有当地牧民自家草地的门卡,也有一些外地利益集团承包的湖边地,虽然没几个钱,但是很恶心。否则就只能在109国道上远观一下。今年再去有不少以前临近湖边,拦网设卡收费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治。目前环湖有些路口可以直接开到湖边,令狂湖的乐趣大增。与往次转湖不同的是,这次开的四驱探歌,可以自信大胆的在湖边的野地里驰骋一番。
青海湖环湖公路约360公里,由四部分组成,主要组成部分是湖南边的109国道和湖北面的315国道,路况非常平整,全线限速80公里(村镇40)。

青海湖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湖,环湖一圈约360公里。高原的天气多变,东面飘雨西边晴,是这里常见的情况。

环湖的路线一般从东面的湟源县开始,经西(宁)倒(淌河)一级公路(并行的京藏高速还在修建)倒淌河镇开始上109国道,大约十几公里后就能看到青海湖最东南端。

由于青海湖是圣湖,所以按照藏区的习惯,最好是顺时针方向环湖(包括骑行),当然,公路是双向两车道,反方向并非不可。

高原地区天气变化非常快,主要是大面积的草地的露水被太阳蒸发,升腾到高空以后形成大量的云,云量适中的时候就是蓝天白云,云量过大就是遮天蔽日。

十月份的青海湖周边温差不小,早上大约4-5摄氏度,湖边下过雨后,一般湖边的山上就会积雪。时间充裕的话,在湖边某一地一天可能会经历几个季节。

刚才还是乌云满天,不到半个小时,不过三五公里的距离,又是云开日出,又见蓝天白云,不过湖南边的风不小,因此风云变幻的较快。

二郎剑景区的西隔壁,有一条开到湖边的路,而且临近湖边有一大片临时停车场,硬土场地没见收费装置。停车走两三百米就可以到湖边。

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湖面上有一个完全处于水中的建筑,已经公开了很多年的鱼雷发射实验基地,要不也不会在楼顶有那么直白的标签。

用超广往远方推,还是可以看出来湖面上风起云涌。青海湖在晴天的时候看上去是湛蓝的,阴天的时候,就分为蓝绿两层。

十一黄金周,湖边上的游客还是蛮多的。旅游团的一般都拉到二郎剑的景区里面,能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自驾过来的游客。

青海湖比较标志性的场景,碧蓝的青海湖边白色的牦牛。不过现在也不仅仅是这里,藏区的很多措(湖)边上都一样。

毕竟大部分游客都是远道而来,骑个牦牛拍个留念照,以示到此一游。白牦牛很能赚钱,远处看这种生意还很红火,排队等着呢。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

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青海裸鲤(俗称湟鱼)。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保护对象,青海裸鲤列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据说私自买卖是犯法的。

其实说到湟鱼,在这汹涌潮水中是看不见的,只是蹲在湖边拍水流过程中的一种臆想罢了。

沿着109国道继续往西几十公里,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路口,经过七八公里的草原牧道(越野道),可以通到湖边。

从乌云压顶的前方看过去,眼前的野草和铁丝网还是亮的。而远端的山峰则变成了暗淡的蓝色。不过这正是光线变化的精彩处。

青海湖长约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平均水深21米。

从这条越野道过到湖边是一片被湖水冲刷出来的沙滩地,地面较为松软。这里停车有个技巧,一定要找长出小草的地方,哪怕很弱小,很稀少。

和二郎剑西隔壁的湖滩泥泞不同的是,这里的湖滩基本上是沙滩。所以可以走到湖边潮头,可以聆听湖浪拍打水岸的声音。

能够开到这个湖边沙滩的,基本上都是越野车和SUV,为数不多从泥路蹭过来的轿车,都远远的停在背后的草地上,不过越雷池一步。

这个时候四驱车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曾经在其他帖子里面说过:四驱可以带你去更远的延伸。依仗探歌的4motion,我就敢开到离湖边不到十米的地方。

积雨云慢慢的飘到了湖边沙滩这个位置,雨点从稀稀拉拉变成了哗啦哗啦。虽然高原风大积雨云过的较快,但也到了该后撤的时候。

掉头返回公路,前档上的雨点已经积累了不少,前面过路的羊群倒是依旧悠然自得的啃食地面上的青草,放牧的摩托车孤单的矗立在一边,牧羊人不知道去哪里躲雨了。

后撤起步后,才发现两辆川牌中的一辆MPV陷在了沙滩上,后驱在沙滩上刨坑。看上去没什么救援经验,于是停车帮忙指导一番,十几分钟后顺利的脱困。

乌云过境,天色又恢复了原色。远处湖边湿地有几匹吃草的马,倒映在水中,看上去十分的幽静。

此时又到了蓝天白云下,远处的青海湖水,湖边的草地,草地上的马和牦牛,还有天上匆匆而过的青海湖鸥鸟。

到了青海湖南面大约中部,这个白塔应该是“祭海台”,好像曾经也是个什么外包的“营地”。曾经在这里拍过湖边的祭祀活动。看着零散的游客,貌似也经过了治理。

湖边的这几棵树已经十分熟悉了,基本上每次经过,都会拍上两张。今年的景色是最好的。经过这里的时候,太阳出来了。

国道上自驾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停车拍照,不过停车的时候一定要在路边找一个宽一点的地方,自己安全,也不影响其他车的通行。

青海湖边草肥水美牛羊壮,辽阔的天然牧场。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

青海湖的周边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

午时稍过,水边吃草的肥羊,让我想起了一个挺有名的羊肉为主的连锁餐饮“小肥羊”,不过青海饭店里的牛羊肉,有点咬不烂的感觉。

这个貌似就是青海湖的海心山,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

第二天从茶卡、天骏绕回青海湖的北面。晴天,艳阳高照,所以湖面是一片碧蓝。沿着湖岸通往鸟岛的公路上,往西走了十来公里。

湖中水面在光线的作用下,波光粼粼。这个时候不是鸟岛的旺季,所以也就没必要过去。不过现在通往鸟岛的公里倒是修的很棒。

青海湖鸟岛,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布哈河口以北约4-5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长约1.5公里,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中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祖国70周年的华诞。路上给我的四驱塔希提金小探别上了一面五星红旗,然后再与青海湖同个框。

湖边小镇吃饭的时候,刚好对面逆向停着一辆蓝色的探歌兄弟。今年的十一长假,看到了不少“双探”家族兄弟行驶在路上。

青海湖环游的平均油耗是5.2,当天总体路程约800公里,这个油耗对于高原上行驶,应该算是个不错的成绩吧?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对于青海的某些高速,或高速段,收费是固定的。比方说从倒淌河收费站上京藏高速(G6),从ETC口进入时,已经完成了过路费收取(因为十一高速免费,所以具体金额不详)。从倒淌河收费站上高速,到了茶卡、或通往天峻县的315国道出口,根本就没有收费站(下高速无收费),从茶卡上G6茶德高速段,问了当地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开放式高速。不过G6这一段还在修建,彻底建好不知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