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8-10 15:25 IP属地:未知
浙江省春晖中学(Chunhui High School)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现属于省一级重点中学,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再捐银二十万元,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从1921年到1925年,在这里任教的有:夏丐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匡互生、王任叔(巴人)、杨贤江、刘董宇等。而到过春晖中学居住、讲学的有蔡元培、李叔同、何香凝、黄炎培、柳亚子、张闻天、俞平伯、吴觉农、蒋梦麟、于右任、吴稚晖…… 今存一字楼、科学馆、图书馆、曲院等,各幢建筑均有长廊相连。当年经亨颐校长所居“长松山房”,丰子恺所居“小杨柳屋”,夏丐尊所居“平屋”等亦均完好。
1924年3月,朱自清应聘任春晖中学国文教师。那个微风飘萧的春日,并不惊天动地,只有《春晖》半月刊记载了这条消息:
本校本学期添聘的国文教员朱佩弦先生,自本月二日起到校就职。
一个月后,朱自清写下《春晖的一月》,大师手笔自然不凡,文末特别声明:我的多赞美,必是情不自禁之故。不是我要点赞,而是太情不自禁了。
湖在山的趾边,山在湖的唇边,他俩这样亲密,湖将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绿的,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的皱起来了。
半年后携家眷至白马湖,借平屋西侧三间作居室。二子朱闰生便生于此屋。他与学生打成一片,上下午各有2小时课,讲得生动活泼,极受欢迎。
课余,与夏丏尊、丰子恺等玩在一起,切磋文艺,恳谈人生。
1925年8月,朱先生赴清华大学任教。经典作品《背影》,便写于此时。朱先生留给春晖中学,是一个远行的背影。
1922年8月,丰子恺出任春晖中学老师,教授音乐、美术、英语,年仅24岁。盈盈白马湖,青青象山麓,让他生筑庐永住之年。
次年自费建造一寓所。他看到人们在湖边种柳,讨了一小株,插在墙角,取名:小杨柳屋。
1923年5月,他在小屋写下《山水间的生活》。我觉得上海虽热闹,实在寂寞,山中虽冷静,实在热闹。山水间的生活,因为需要不便而菜根更香,豆腐更肥。因为寂寥而邻人更亲。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
某次,白马湖畔友人聚会,饮酒闲聊,直到后半夜新月上天,友人散尽,子恺作漫画一幅,名曰:《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