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0-23 17:19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3.7W | 回复 34
【召唤招财猫】霜降赏秋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中相对独立且主题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园林,坐落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上,且现在与大慈恩寺紧邻,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价值、景观特色和宗教意义。
唐大慈恩寺是公元624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悼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迦蓝"旧址营建的新寺,面积342亩,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整个工程"穷班垂巧艺,尽衡霍良木"寺院建城后,极为壮丽。唐太宗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当时的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寺院,寺院新建落成时,唐代高僧玄奘受朝庭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从建寺至今,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独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存寺院只是当时的西塔院。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2007年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公园因坐落在唐代慈恩寺大殿遗址上而闻名。
作为佛教文化主题园林,园区无所不在地向市民传达了"禅悟"这种中国特有的宗教体验的氛围,达到明心见性"与天和谐,谓之天乐"的目的。整个园区在追求极致美感的同时,通过造像、雕塑、植被等各种方式表达设计者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意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隐逸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使园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更注重将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提升到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度的冥想和悠然的心境。

遗址公园免费参观,图为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