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2008 >  贵阳299人因不洁桶装水染甲肝 卫生部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桶装饮用水检查

发表于 2008-04-19 14:16    IP属地:北京

查看 2672 | 回复 5
贵阳299人因不洁桶装水染甲肝 卫生部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桶装饮用水检查
卫生部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桶装饮用水检查
卫生部18号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检查,立即停售停用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源牌”桶装水及相关产品。
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卫生部18号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桶装饮用水监督检查,并要求各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售停用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竹源牌”桶装水及相关产品。
经调查,该产品的水源在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受到严重污染,该厂在生产过程当中消毒不严,桶装水达不到卫生标准,从而造成今年3月以来的贵阳市多个单位爆发甲肝疫情。
相关新闻:贵阳299人因不洁桶装水染甲肝 生产公司遭查封
贵州日报4月19日报道  4月18日,贵阳市甲肝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贵阳市积极有效开展各项防控措施,目前甲肝疫情仍处于正常的平稳态势之中,现症病人均为一代感染所致,仍无二代病人发生,疫情发展状况逐渐缓解,新增病人数量继续减少,现症病人得到积极有效治疗,全部病人在康复之中,预后良好。
据介绍,贵阳市继续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对全市聚集性病例周围的学校和高危人群进行主动搜索,及时发现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避免传染易感人群;对全市散发病人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持续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庭或相对隔离病人区域进行消毒指导,进行甲肝防治知识宣传;继续对聚集性病例周围环境强化消杀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食品等行业和学校、托儿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继续收回“竹源”牌桶装水。
    其中,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贵阳南明竹源天然矿泉饮料有限公司进行检查,依法查封该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和产品,现场查封320桶矿泉水,暂扣食品生产许可证,责令召回出厂销售的产品,待调查结束后,依法进行处理。自4月14日至4月17日,贵阳市新发病例报告58例,确诊41例。截至4月17日16:00时,全市(含贵阳学院)共报告甲肝病人336例,确诊299例,疑似37例。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更换皮带四件套+手套箱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4-19 14:18    IP属地:北京

  你是否想过,经常从饮水机接出来喝的桶装水质量如何?昨天,本报头版披露了消费者在公共场所可能喝到的免费“假水”,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假水”进入记者视野:包括水店自己贴标用自来水充灌出来的“名牌”桶装水、无证生产窝点用井水大批量灌装批发给广州多个水店的桶装水……
  如果说在公共场所还能忍着渴不喝,但对通过水店送到自家、办公室的桶装水,你是否留个心眼?本报记者连日调查,对广州桶装水造假售假途径“大起底”。
  造假黑幕一:真水混“假水”卖进**部门
  7月初,几个知名水企业的投诉引起了广东省质监局的高度注意。根据企业反映,他们发现有个别水店从用户手中回收品牌空桶后,没有将桶交回企业,而是关起门来自己灌装生产:有点“良心”的是用低价杂牌的桶装水过罐到知名品牌的空桶中,而没“良心”的就直接将自来水灌装进品牌空桶售卖。
  省质监根据企业提供的线索,锁定了海珠区江南西青凤大街44号102档的下田水店。海珠区质监局在摸底过程中意外发现,该店附近某**部门一直订用的就是该店送上门的桶装水,质监局决定来个瓮中捉鳖。
  7月10日,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致电下田水店要求送6桶水过来。当2名送水工人将水送到,事先埋伏的质监执法人员马上“人赃并获”。水企业的打假人员当场鉴别,发现送来的6桶水中,3桶是真、3桶是假。质监人员立即到店扣压了十多桶“假水”。
  据水店黄姓老板交代,今年年初接下这间水店以来,已经卖出了400多桶自产的桶装水,一般都是买其他低价杂牌的桶装水,过罐灌装到“乐百氏”、“怡宝”的空桶里卖给消费者,2元/桶的水一换“包装”,变身十多元/桶,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消毒;没有低价桶装水时,还用自来水直接灌装进回收的品牌空桶,回收空桶没有密封,更未进行消毒!
  造假黑幕二:印刷黑窝提供假封口膜桶盖
  海珠区质监局稽查队队长告诉记者,水店之所以能将“假水”造得几可乱真,关键是背后还有专门的印刷窝点提供技术支持。
  据黄姓老板交代,他之所以懂得这样造假,是有人上门派卡片推销桶装水的封口膜和桶盖,无论哪个品牌的桶装水包装他们都能提供。这么一来水店要造假就很轻松了,只要一罐、一封、一贴,低价水马上变高价。
  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违法印刷窝点的卡片是走街串巷地上门派给水店,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才是造假的始作俑者,但一旦被抓获,他们受的惩罚却比黄姓老板要交的7000元罚款低。
  造假黑幕三:黑厂日产名牌桶装水几百桶
  “水店私自灌装桶装水只是小打小闹”,广州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局长许嘉迅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有不法水店与假冒品牌桶装水地下生产窝点勾结,实行“订单”式生产。
  7月17日晚,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广州市质监局稽查与食品执法人员夜间连续出动,在白云区同和镇握山村查获2宗涉嫌无证生产加工桶装饮用水案,查获涉嫌无证生产桶装水798桶,各类伪造“QS”标志的桶装饮用水标贴12000张,空桶456个。令人震惊的是,这两家山寨厂日产量均在数百桶以上。
  位于自编3号的桶装饮用水生产厂约有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及办公室。当晚执法人员赶到时,生产车间中15名工人正在生产、包装并装车标称为“华鼎山”、“雪源”、“玉甘泉”、“水之恋”等品牌名称的桶装饮用水。成品区堆放标识为“翠竹园”、“云顶山泉”的桶装饮用水成品。所有桶装饮用水均伪造了名称、地点各异的厂名厂址和“QS”标志。工厂负责人张某提供不出工商营业执照及工业生产许可证。而位于自编6号的桶装饮用水生产厂,在约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也有8名工人正在生产、灌装标称为“相思泉”名称的桶装饮用水。成品区堆放有大量以上述品牌为主的桶装饮用水成品,所有桶装饮用水均伪造了“QS”标志且并无标注厂名厂址。工厂负责人孙某也拿不出工商营业执照及工业生产许可证。
  这两座厂房均为临时搭建的大棚,生产现场污水横溢,卫生环境恶劣。两家工厂中,虽有成套的桶装饮用水生产线,但其中一家的水质过滤器材存在严重问题,仅灌装机能够使用,另一家虽然使用了成套设备进行生产,但完全没有产品质量监控标准,两家工厂都不具备任何产品检验、化验设施,所灌装的桶装饮用水,绝大多数取自自来水,少数出自厂房大院内的两口普通水井,生产工艺流程粗劣,质量难以保障。
  造假黑幕四:地下“假水”卖到市内水店
  在两厂的出货清单中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桶装水主要销往市内一些饮用水批发或零售店,靠廉价打入水店。也就是说,市民可能在市内水店买到的就是这些不卫生的桶装水。
  据介绍,目前桶装水已被国家列入QS生产许可证制度。正规水厂的生产有相当复杂的程序,其灌装车间内必须有车间空气净化设备和风淋门,在原料水抽取出来之后,要经过初滤、精滤、杀菌、去离子净化等一系列专业设备的净化流程后,才能出厂进入销售系统,且桶装饮用水的桶、瓶、盖均需经过清洗消毒。但这些都是无证桶装水忽略不做的工序。
  对这两家山寨厂的查处发现,他们的造假成本仅为1元左右,每桶水出货价仅为1.2-3元/桶(18.9升),而正品桶装批发价则需10-11.5元/桶左右。这些无证桶装水贴上伪造的“QS”标志,主要销往广州市内一些饮用水批发或零售店,批发给水店时的价格仅为每桶2元,但转手卖给消费者时,却是15元的正规产品价。(许悦粤质宣杨雯)
  水企业说打假:白云天河二十多家造假作坊
  目前质监部门打假的线索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靠执法人员定期的执法巡查;二靠聘请协管员巡查,还有群众的举报投诉;三靠相关企业自己的打假队伍。也就是说,水店如何私自灌装,制假窝点如何运作,水企业同样掌握很多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企业也拥有自己的打假队伍,且看他们的调查报告(应企业要求隐去其名称)———
  知名品牌无一例外被仿制
  对被造假的“假水”,我们有自己专门的渠道监察系统,业务人员每周会定期检查各个水店,发现有制假嫌疑的水店之后,立即协助执法部门进行打击。今年5月销量进入旺季,个别水店就被发现有“假水”。
  白云区天河区多造假水作坊
  经过前期的侦查工作(我们公司委托有专门的市场侦探机构),我们了解到在广州白云区和天河区的城乡交界处(例如同和村、龙洞等地)有至少二十多家小型水厂在制造桶装水,这些由当地村民组建的小厂大多没有进行工商注册,且是灌装假水的集中区域。甚至更有制假者租用了驻军军区及部队内的车间进行生产,这些地方由于不允许一班人随意进出,隐蔽性更强。这是我们建议工商和质监部门今后需要注意关注的情况。
  “假水”都用真桶灌装
  知名品牌饮用水的生产成本是假水的数倍以上(假水的灌装成本低于两元钱/桶),比如“多层过滤消毒生产线”和电脑控制的“无菌封盖系统设备”都是价值数百万元的购置成本,假水厂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购置这么昂贵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村民们使用的简易生产设备顶多价值十几万元左右,他们直接用地下水或者自来水简单过滤之后就灌进水桶内(“桶”是租用或买进的知名品牌真桶)。所以换句话说,假水厂的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令人信任,如果顾客购回家引用则会影响健康。
  名牌真桶到处卖
  答:第一种情况,水店被强势品牌要求买断空桶,进行专营,但是这个买断只是账面上的“买断”,桶是不断循环使用的,水企业无法实际控制流通中的水桶。至于这个桶是怎样的循环流通,桶在实际过程中流通到哪里,更无法知晓。这样,水企业虽然转嫁了桶的成本,却无法对桶进行控制。
  第二种情况,真桶是来自饮水用户的,一些人搬家、或者押桶的押金单据丢失时,会将桶以5元左右的价格卖掉,而回收废品的人又转手以15元左右的价格卖给水店或者收桶店。
  也出现过有销量大的单位用户,甚至在一些水店中,打工的人会将水桶偷出来卖。不仅如此,现在还出现了专业的换桶行业,这些换桶终端往往收集大把的各种水桶。哪个水店想转营其他牌子的水了,把手头上的桶拿去换,再加2元钱手续费就搞掂了。(许悦程行欢)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传祺GM8大灯改8个矩阵透镜...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4-19 14:18    IP属地:山东

学习了~~
真的很重要~
回家检查
~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 无须精心去处世。

[每日热点]:【车友看车】体验全新一代W214奔驰E级...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4-19 14:22    IP属地:北京

辽宁桶装水卫生状况堪忧 抽查不合格率达51.9%
  辽宁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日前,这个省工商局委托质量监督部门对部分城市流通领域经销的桶装饮用水进行抽查。结果表明:不合格率达51.9%。
  据介绍,本次抽查涉及鞍山、本溪、丹东、辽阳等4个城市,涉及的桶装饮用水品种有纯净水6批次;矿泉水15批次;山泉水4批次;饮用水和矿物质水各1批次。合计27批次,结果有14批次不合格。
  其中,13批次的商品属于菌落总数不合格。其中标称辽宁省刺五加科研中心生产的奥禄刺五加营养水(纯净水)的菌落总数,竟然是国家标准的16.75倍。
  专家分析,造成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生产环境不洁、桶的清洗不干净及密封不够,在流通领域造成了二次污染。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2011傲虎换机脚轮轴承作业...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4-19 16:53    IP属地:山东

桶装水太,卫生部门应当好好检查才是!

[每日热点]:【模玩天下】1899柏加1号汽车1:16模型...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4-19 17:29    IP属地:内蒙古

还是自已烧自来水吧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游成都后花园 巴郎山...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