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5-02 15:30 IP属地:未知
查看 1653.1W | 回复 550
1700公里9天8夜最长N35北北线,致敬行者--英雄之路
米版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社区日报-第693期,更多精彩互动咨询请收藏【社区日报】
节前发布了预告片,很多朋友已经看到,为了方便找帖,预告片的链接再公布一下:
预告片链接:
网页链接
详细的内容,在此帖更新。
开启征程
哪里的雪山,哪里的荒原,无数个曲折的拐点,我们在这里,在路上寻觅......
从荒芜之地回到人间,想过无数个华丽的语句作为开篇,但想着那片荒芜的悲凉与自然,都不如朴实的记载来得纯粹,这一切的开始,在春节后,来自一条神秘的信息:给我回个电话吧。就这样,有啥事还不能在微信里说清楚吗?对,因为说不清楚,信息来自一条鱼,黑鱼,鱼哥,按说人物介绍不应该这么快出现,既然遇到了,就说说吧,鱼哥(FINBACK,鲸鱼,因为这些年越来越黑,慢慢的变成了黑鱼,哎),是个多面手,技术达人,擅长研究各种冷门,感觉啥都会,从车上到车下,厨房到卧室,无所不能,这一路也听得很多他的故事,算是活得非常精彩,后续再表。电话沟通完毕,只得到了很粗略的信息,大概是要去那北方的空地与那青色的山梁,时间待定,准备好后出发即可。通知来的有点突然,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怎么去过高原的人,加上越野驾驶的经历也不多,所以这个决定在心动与理智之间碰撞了很久。
如此纯净的画面,又将在哪里出现,这一路,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北方的空地,生命之禁区,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雪域、是高原,是一个又一个的措、蓝天、白云、湖水、成群的动物、草地,画面感好强烈,已经大脑中按下成百上千次快门,只等去重现。因为如此,才有了用时9天8夜走出来的这张图,才有了用快门在地图上画出的轨迹。除了这些,是不是应该还有点别的,比如净化心灵,诗和远方啥的,事实证明,真的很远,没有诗。
事实上也没有做过多的考虑,便确定参与,如果想得越多,成行难度越大,洒脱一点、自由的活一次不是更好吗,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队员的确认、路线确认、计划确认、物资准备、车辆准备、行前会议等,只待一切就绪,即可出发,此路线定义为N35.英雄之路,全程1700公里,史上最长的N.35穿越路线,既然是英雄之路,行程必然有着英雄的气魄与元素,从古至今,在那片荒芜之地上从来都不乏英雄的故事,比如有勒湖、向阳湖有李聪明和王勇的失踪地,天堂之门的女英雄之地,羊湖往西的三军会师英雄地,克里雅的英雄古道等等,而我们,只是怀揣着崇敬的心去走那故人英雄们曾发生故事的地方和路线,去缅怀,去敬仰,去记录这一切,同时完成两部纪录片的拍摄。
因此,此行故事的主线也清晰了,一方面是到勒湖、向阳湖致敬李聪明和王勇两位骑行者,并且予以两位骑行勇者立碑致敬、缅怀,同时回顾2016年老男孩纵穿时发现李聪明遗物的情形,生命禁区的恶劣极限环境印记了他们步履永恒的足迹,也承载了他们的梦想,行者精神的灵魂将在那片净土得以绽放,心无止境,行者无疆;另一方面是探秘巴毛穷宗女英雄地,去追溯那远古的天堂之门传说和当年藏兵剿匪的故事以及寻迹测绘三军会师英雄地,致敬那完成荒芜之地测绘的解放军战士;再就是克里雅英雄古道的穿越,重现高海拔上最早时期的新藏线,致敬当年奋斗在如此险恶环境下的修筑部队。
我们是否能按既定的路线完成这个荒芜之地致敬英雄的梦想,只能拭目以待,因为这条路线的因素和复杂程度会导致太多的不确定。整个最长N35.英雄之路这个主题是由此行的领队日队“日行者”提出,整个穿越的行程,他基本很少谈及,甚至感觉不出他对无人区有什么兴趣,几次会一直说的都是里面的人文点,致敬和立碑的事情,感觉有执念,或许是因为他发现了李聪明,也去过聪明哥的老家。
日行者,老男孩4x4队长,越野圈里人,重量级人物,是一个极其有智慧的人。做事临场决定果断决不拖泥带水,睿智,急性子,此行若无他带队,怕是没那么容易出来会出大事,所以,此处给他32个赞。
方案已确定,开始了每一个细节的落地,关于车辆,此行共计7辆车,车型为LC120,LC150,LC80,FJ,牧马人,帕拉丁,除本人的150为素车之外,其它车辆基本已经具备条件,只需简单的修整即可,于是在紧张的时间内开始了简单有效的改装,车交给了满哥,三天搞定,两寸升高,12000磅绞盘,感谢九哥赞助了我STMAXX轮胎(九哥,此行团队的后勤部长,负责在大后方联络一切需要联络的事情),以及其它各种加固以及调校,满哥技术过硬,加上了解此去地形,因此,很多加固的地方都提前考虑到位,以至于最后能安全无损撤出,向满哥致谢,将所有出行车辆都准备在最好的状态。
开始准备大帐篷的修复工作
出发前,要确认好这一至关重要的装备。一顶大账,睡7个人啊。
新装绞盘。满哥手艺好,无损安装。
换了两寸升高的减震,后面需要装重物,硬邦邦的。
关于物资,行前20天左右团队成员都开始了准备各种物资,食物、厨具、药品、衣物、睡袋、帐篷、军被、照明、油桶、拍摄设备、救援装备等,各种小项不低于50项,经过20多天的完善,物资装备也越来越齐全,堆着跟小山似的,看着心里踏实。
关于身体,此行为7辆车14人,团队成员中日队、满哥、鱼哥、肖晗、李哥、海哥等人是有过高海拔经历的,问题不大,其他人员均没有持续高海拔的经历,因此,也开始在行前做了身体上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高反的防范、饮食的调整等,行前还去跑了一星期的步,虽然呼吸的调整在高原上可能会导致需要更多的氧气,但体能上的增强,还是觉得更可靠一些,感受如同车辆,需要保持在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