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森林人论坛 >  【已完结远方和诗】横穿中国 全程穿越318国道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09:26    IP属地:未知

查看 402.2W | 回复 143
【已完结远方和诗】横穿中国 全程穿越318国道
横穿中国,嘿嘿哈哈,全程穿越318完结!!!!
预告图:
正文来了,链接在二楼。
走一次318一直是我的梦想,记得高三的时候,几个铁哥们儿计划着毕业了一起骑行318,就算是挥手告别青春,也算是努力奔向人生的下一站,那时的我们一同计划路线,筹划方案,省着每月的“口粮”攒着买自行车的钱,每天早上操场的五公里雷打不动,晚自习后的三公里也从未动摇,周末也得绕着城市的周边骑行100公里提前预热,就连临近高考也从没停下过脚步。只可惜故事总不会那么完美,高考结束,就当我们开始向父母“宣战”出征时,患上阑尾炎的我没能和兄弟们同行西藏的骑行之旅,这件事也成了我青涩记忆中最大的遗憾。
同学当时骑行的照片,我真是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哟 !
走一趟318国道的梦想一直扎根在我心里,尤其这对于毕业后从事摄影工作的我来说,318之旅肯定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啪啪啪拍大片啊!朝思暮想,最终狠心决定拔草,318,搞起!
精彩的行程少不了镜头的纪录,何况咱还是摄影师不是的,对此我做了周密的考虑,其他朋友可以做参考:
器材清单,非摄影烧友可以略过往下看
相机
尼康D700: 全画幅单反肯定是基础保障,但我选择带一部老相机,因为主要是玩,也不拍什么专业的照片,并且感觉穿越318应该是挺艰苦的事,不想带平时干活的D4,怕碰坏了,反正D700拍着玩足够了。
镜头
尼康24-70 2.8镜头:平时挂机够用了,风景有24,推个画面70也能抵挡,关键是我没有再大的广角了,哈哈。
尼康70-200 2.8 镜头: 进了藏拍拍路边山坡上的牛、羊之类的,而且是不是也可以找个隐蔽的地方扫街
尼康50 1.8镜头:拍个大光圈啥的发朋友圈装X足够,其实还是同样的问题,作为平时拍产品为主的我,没有35人文镜头,唉!
附件
若干块电池:感觉到了藏区肯定不方便充电,那么多要充电的设备肯定不够冲,就多翻出来几块尼康电池带着。
SB600闪光灯:估计没啥用,留着备用吧。
LED灯板:拍个夜景车啥的扫光用,这个对于我这个产品摄影师来说是小菜一碟。
ND镜、偏振镜:风光必备,不多说。
三脚架:延时啊、慢门啊、夜景啊,等等等等啊,必不可少!
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路上备份照片用。
玩意儿
gopro:拍着玩
各种gopro配件:各种拍着玩
强光手电、激光笔:如果有机会拍个星空,这个是装X利器!
大疆无人机:航拍喽,但这个月份,刚刚回暖,小花小草还没睡醒,不知道大地好不好看
摄影出行小提示
1、行李托运是不可以携带锂电池的哦!
2、三脚架必须托运,并且必须打包,打包费40元,真心贵!!!有的时候还得走超规格托运口H50口。(以前小的三脚架好像不用,现在不知道小三脚架咋规定)
3、首都机场安检,所有电子产品和镜头都要一一拿出过检,收拾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不要遗漏了小配件。(大部分机场都这样,有个别不需要单独拿出来的,上海虹桥就不需要)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充分的做好准备,一路奔波,感谢斯巴鲁给我这个机会,为了更好的纪录这次旅程,我会不断的直播盖楼,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大片美景送给你们哦!
2018.3.24 第一天
行程:北京——上海——斯巴鲁车队汇合——318出征
出发之前再多吸几口雾霾,家乡的味道... ...
从北京飞到上海,早上5多点就爬起去机场,飞机上睡了一路的觉,我特么居然错过了飞机上的早饭,饿着肚子下飞机,不过,这次航班真的值得表扬!落地超级平稳,肯定是老司机为3月24日早上的CA1835打call!
直接出租车到活动现场,但要是来个车到机场接,那就更棒了,哈哈哈
超开心,没吃早餐的我迎来了曙光
这位是领队, 11次自驾进藏,多年的自驾玩家,北京老大哥,后面的行程就靠这位老司机了老司机带带我,我要去跑318!
一车友的儿子,特别可爱,特地为他爸爸来加油。
大合影走一波... ...
挑战318,我来啦!gogogo!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18 15:15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10    IP属地:未知

一楼:挑战全线318出发,搞起!!!
二楼:出发第一站,芜湖
三楼:徽村记忆
四楼:徽州文化
五楼:徽村的大爷大妈们
六楼:大武汉,小吃多,户部巷,偶遇社会人!!!
七楼:小试牛刀,暴雨318考验斯巴鲁性能,揽三峡美景,探访恩施土家族女儿城
八楼:巴适得很!入川蜀
九楼:海拔上升,驶入藏地,高反中头昏脑胀赏318险俊美景
十楼:远方和诗 高原美景
十一楼:圣城人文,五彩拉萨
十二楼:后记美食“加加面”

>>>>>>>>>>>>>>>>>>>>>>>>>>>>>>>>分割线>>>>>>>>>>>>>>>>>>>>>>>>>>>>>>>>


还是第一天,后半程
行程:上海——芜湖

上海出发!
穿越318国道,我们启程了!
方向盘标准位置,都来学习一下,不过大拇指不应该扣进去。

真正上路了,
似乎反而没那么激动了,
接下来将近30天的时间里,
我们们会横跨中国,
奔向我们梦想的远方... ...

彩色的车队在路上很抢眼,看看这几个颜色,红色、白色、蓝色、棕色,你喜欢哪个颜色?

跨越黄浦江的徐浦大桥,斜拉钢索超帅超霸气!

落日余晖,美!


远方的光亮是我们一同前进的方向,同车的伙伴很快就熟悉起来,大家一起聊的特别开心,驾车的哥们是做微商的,卖减肥代餐棒,一路上他很兴奋的边开车边给我们讲他的创业历史,一个从农村的来的毛头小子,到上海滩这个大都会只身打拼,从做衬衣厂工人开始,凭着工资攒下第一桶创业金,迎着网络的大潮他开了一家网吧,规模从小到大,直至在上海拥有八家网吧,买了房、买了车,生活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他的妻子在他最穷的时候裸婚嫁给了他,风雨同舟共同创业,如今她们的孩子已经有15岁,一个将近1米9高的大小伙子,当哥们说起自己的儿子,脸上总是笑成一团,别提多开心了。


终于,晚上到达本次穿越318国道的第一站,安徽芜湖。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双核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大城市。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成为近代安徽开放的先锋,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孙中山语)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如今的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以上复制于百度百科... ...你们不介意吧?)



第一站入住酒店,芜湖威尼斯酒店,这个大家有去芜湖的可以选择,标准间200元左右,环境如下,还是挺棒的。

大堂华丽的大吊灯,宫殿既视感!
房间里也很干净。

到达芜湖时间已经比较晚了,匆忙的就找了家烧烤,一家新疆人开的,味道很地道!
这个烤串店离着威尼斯酒店也很近,一家子都很欢乐,很喜欢聊天,据老板自己说,他在芜湖有八家烤串店!大买卖啊!

第二天 3月25日
行程:芜湖(广济寺)(马仁奇峰)

差不多早上9:00起床,刷牙洗脸吃个早饭,9:30出发,在芜湖市里转转,车友说芜湖的广济寺已经有千年历史,当是给这次行程祈福了,一同去拜一下。


广济寺,唐乾宁年间(894—898)兴建。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其又有“小九华”之称,为佛教朝拜圣地,历来香火旺盛。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这段字是百度百科偷的,你们不介意吧)

说是千年古刹,却置身现代都市,从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挤进人头窜动的停车场,然后,众里寻车位千百度,暮然回首,车位就大爷指挥处... ...停好车,走进这千年殿堂,感受着过去的时光。一座庙堂,历经岁月更迭,与这座城市一同承载着曾经的记忆。

门里是千年古刹,门外是高楼林立。


徽派建筑元素,自进入安徽界后,四处都能看到深蕴的安徽文化留下的文化印记,嗯,是个公共厕所。

大爷夹着烟的那只手上的大戒指成功的吸引了我!



二位,看姻缘吗?
我看你面泛红光、印堂红润... ...
施主,穿羽绒服不热吗?

祈福完毕,离开广济寺,前往马仁奇峰景区,至于为啥去马仁奇峰,车友吧啦吧啦的给我讲了一大堆,我只记得景区有个横跨两峰的玻璃栈道,嗯。

前往马仁奇峰的路上,大家决定先找个临近的村子填饱肚子。

刚把车停在小饭店门口,一只小汪就跑出来迎接。


躲在角落了的大汪。

擦浪嘿,比心! 这狗粮撒的!

来,亲一个!

红蓝CP,你俩饿么?进来吃,别客气!

农家菜,炒鸡蛋,炖大鹅... ...

店家端的是毛鸡蛋,据说是大补,反正我是不敢吃。
左下角那壶酒是店家自酿的,闻着特别香,斗胆喝了一小口,果断呛到咳,据说有70多度。

肚子吃饱了 ,还没开出来多远,村子里的油菜花田又让小伙伴们停下了脚步。



安静的小村,也其实没有多美,很朴实的感觉,一种内心的安宁吧!没有现代旅游开发的精致,虽然拙,但是真实,就是觉得很舒服!


幻想着早晨在这小路上跑步,夕阳时在这小路上骑自行车,好美!


没有苏州园林的精致,不娇柔做作,徽州乡下的宁静真的让人舒服、轻松。

我们一行人被着宁静的村庄吸引,不知不觉的在这小村庄里逛荡了一下午,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当我们到达马仁奇峰景区时,已经是差不多下午5:00,而在下午4:30时景区一景停止售票了......有要去的朋友注意下吧,一定在下午4:30前到达。


返回芜湖休息,远远的路过芜湖站,感觉很炫酷。


未完待续,晚安!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18 14:36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12    IP属地:未知

期待更新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28    IP属地:未知

先上美图再唠嗑




第三天 3月26日
行程:绩溪 上庄
欢乐出发!森林人完美的装上我们同车4个人的行李,小伙伴欢乐拍照留念。


依然是“彩虹”车队!

路上并没有太多车,一路都很顺利,很快就到了绩溪。

百度百科走一波: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现隶属于宣城市管辖。绩溪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介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20′~118°55′之间;县境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辖8个镇、3个乡;总人口17.68万人。

粉墙黛瓦 质朴淡雅


安静的小村庄,我真的是太爱徽州了,黑瓦白墙的简单质朴,娴静悠然。
平日里生活在繁华的帝都,嘈杂匆忙,
到了着徽州小村,似乎时间一下子按下了暂停键,
一切都是那么慢,似乎时间都不舍的离开... ...



小村庄的石板路旁晾晒的笋。


旧宅、柴堆,破旧的木门上贴着人们新年时的愿望,感觉暖暖的。

几代人的传承,徽派老宅,后续我们特意去参观了一座。



小村子里民风淳朴,到了中午,大家去吃中饭,店铺就这么敞着。

乱入加大码CK一条  


这座带五角星的建筑是这个村子的学校。




和大家说一下,村子里这条小河的水原本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现在变得浑浊是因为上游在修路,施工时大量泥沙冲刷下来造成的,据说日后施工方会恢复水质。


小河上漂着荷花,据说这是准备清明祭祖放的。

村子里的百年老石桥。


3月的徽州,自如少不了油菜花的装点,这也是摄影人“割草”的季节。





车队走在小村的石板路上,感觉特别像看电影,车窗就是荧幕,一幅幅美景从“荧幕”上播放。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3-31 08:55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28    IP属地:未知

第四天 3月27日
行程:绩溪 上庄

之前去西藏玩的时候,记得导游说藏地文化、敦煌文化、徽州文化并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这让我此次来安徽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我们会探访徽雕、徽墨、徽茶、徽味、徽生活、徽宅,堪称徽州深度游啊!
一、徽雕

第一站,徽雕文化园,其实就是个徽派风格酒店。


安利一下徽雕:徽雕是徽派(非安徽风格)风格的传统雕刻工艺。徽雕四绝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
徽派四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


这个装置据说是祈福专用,好多民宅门口都有。

这些门板上的雕刻应该都是神话故事,可惜咱不是很了解,有机会来的朋友可以提前安利下民间故事,那看起来肯定有趣很多。



房梁上的这个雕刻显得很有层次,上档次有木有!


这个红色的三角插上草和叶子,是徽州祈福的一种方式,特意问了老人这里面插的是什么,不好意思,我给忘了......好像好多农村都有这个习俗,我以前出去玩还见过里面插一炷香的,总之就是祈福的用意吧!有具体指导的卡友请留言,谢谢啦!

徽雕园的一个角落了堆着很多老料,有老瓦、老木料、老石雕,估计都是从那些破败的老徽宅里面拆的。这也算是二次保护吧!

堆放杂物的角落里还晾晒着火腿!

二、徽墨
闻名遐迩的徽墨可以说是徽州文化的一大代表了,胡开文墨厂,是有胡开文的第八代传人经营,但因为身体健康问题,我们只见到了胡开文第八代传人的夫人,老人手里拿的那块墨是我买下的,让老人拿着拍个照留念!

安利徽墨:徽墨,即徽州墨(以江南古徽州的休宁、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且历代名家辈出,如曹素功、汪节庵、胡开文等均系古徽州制墨名家。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胡开文墨厂创始人胡开文(1742-1808),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因师从徽州休宁汪启茂,因而是休宁派墨匠后起之秀。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延用此老字号。

制墨

两位都是老匠人,据说已经作墨有30余年。




修形



描金



包装

最终就是呈现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精品墨宝!

三、徽茶——金山时雨
这会儿刚好是清明前,明前绿茶正是当季啊!

老茶厂,是不是很带感!


这回才发现,原来茶厂老板和饭店老板是一个人,看来这大姐是这村子里的富豪啊!
大姐特意拿了一杯刚泡好的茶叶在灯光下让我们看,品质很棒哦!超级香的!

明前新茶,400元一斤,来点不,原产地直供哦!


老板亲自带我们去体验采茶。

小背篓挺可爱,想买个一放家里随便装点什么杂物,但考虑后续行程还很长,就没“剁手”。

怎么样,这个画面有没有点舌尖上的中国的即视感。

回眸一笑
四、徽味
哈哈,吃货请注意啦!全是好吃的,一品锅、炖鹅、炖蛋、臭鳜鱼、毛豆腐... ...
都是徽州土菜
第二排最后一个菜得好好说说,煎毛豆腐
我是个炸臭豆腐爱好者,曾经和同学自由行,从北京臭豆腐吃起,穿越湖南湖北,专门吃臭豆腐
北京的臭豆腐是白色立方体加卤,纯臭,湖北的是白片带汤,味道弱鸡,湖北的是黑片放佐料,呛!
结束臭豆腐之旅后,在特么发现,原来还有一种毛豆放,就是表面已经发霉的豆腐,在安徽。
自此种草!一只没有机会一尝其味,
这次终于拔草!开森!

五、徽生活
村里的澡堂子,让大家都没想到,里面还都是一个个的单间捏,虽然看上去有些陈旧,但挺干净的,而且是山泉水洗澡哦!


村里小路边坐着一位抽烟的大爷,车友上去聊天,虽然方言浓重的大爷说啥我们都听不懂,但是大爷笑呵呵呵的很和蔼,车友也是硬聊,还到大爷家参观。


大爷家里很有年代感,感觉进了电视剧一样。

看见中间吊着的那个小筐了么?是不是传说中防潮防虫放种子的地方?
原谅我没听懂大爷当时浓郁安徽口音的讲解... ...

大爷总是笑呵呵的,非常淳朴。
六、徽宅
中午在村里吃饭时,小饭店的老板知道我们是远道而来,特意的安排我们参观她家亲戚的百年古宅,免费参观哦!

巷子里最气派的石头拱门就是着老宅的院门,当年可是大户人家!

院子一角

进了院子,正厅的门口也有石匾和飞檐装饰!

气派而不张扬,透着徽派文化传承。

老阿姨知道我们要进去参观,赶紧打扫打扫,她自己还一边打扫一边说“村里人,平时不讲究,将就住。”

正厅的天井

老人讲述着老宅的历史,这房子是老人的舅舅留下的,已有百年历史,本来应该由政府出资保护,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申报成功,而老人家境有限,也无力进行维护,现在老房子的白蚁灾害越来越严重,老人是惋惜又无奈。


精致的木雕装饰


通往二楼


二楼

老房子虽然年久失修,但还是能在残存的印记中看到当年气派!


厨房


还特意在院子里给我们安排了一桌饭,超有徽州生活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3-31 10:0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29    IP属地:未知

第四天 3月27日 后记
行程:绩溪 上庄

徽州的人
在整理照片时我发现,我随手拍摄了很多村民,他们特别淳朴,当他发现镜头对准他时,他们会憨笑,他们会有点害羞。
在我们的车队一进村子的时候,就看到一位大娘在跑步,跑姿还挺标准,上体正直、颈部自然向前、摆臂前不露手后不露肘、半握空拳、大腿带动小腿、全脚掌落地迅速过度到前脚掌、后脚掌蹬地、步幅合理、步频恰当... ...


腊肉店门口的大爷大妈和狗

这个大妈笑着说:“呀,给我三个拍全家福呢!”
我们要走的时候,大妈说:“我家门口这棵大树也得拍拍啊!也是我们的一员,有100多年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村里的人们过着安静闲适的生活,虽然不可避免的有那么一点旅游的元素侵入村子,但大多还都保持着淳朴的原始气息,身处其中,感觉非常真实,就像之前提到的,虽然没有重修的精致,但村落里的这份“拙”,反而是生活的真实。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3-31 09:2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29    IP属地:未知

第五天 3月28日——第八天3月31日
行程:武汉  
这三天我们过的相对简单,28日用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赶往武汉,29日和30日大家自由休息,并且在4s店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测,31日前往宜昌。

鄂东大桥,酷酷的,一路疾驰奔向武汉!



在武汉到达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

我和武汉是老朋友了,
我学生时代第一次自由行就是来武汉,记得那会和同学为了省钱,从黄鹤楼一直走到武大,半路上还找不到路,从晚上8点走到后半夜... ...最后还是打出租车。
后来工作出差也来过机会,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去年的武汉马拉松,
我和跑团的朋友一同报名,
我们在暴雨中跑上武汉长江大桥,
那叫一个通透!

原谅一个吃货的我!

手持佩琦的“社会人”









曾经第一次来武汉就是吃这家热干面,
这么多年过去,
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价格还是那个价格,
只是量少的可怜... ...



墙上挂着曾经市长来吃过的照片,
有故事的老店哦!

透过里间的门缝,
可以看见一位老阿婆,
记得几年前来的时候,
老阿婆还能招呼客人,
现在则已有些目光呆滞... ...
时光不等人啊!


臭豆腐,
味道一般,
锅够大!


鸭肠,10元40串。

这个可还行了,榴莲臭豆腐!










济公?



最近抖音很火的土耳其冰淇淋!



“社会人”震楼!

天桥上两个帅哥在唱歌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在这街头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武汉之行,休息、整装,准备出发向更远处前进!


黄鹤楼送给你们!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1 23:54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30    IP属地:未知

第九天4月1日
行程:宜昌——恩施

先上美图  



——————————————————————————分割线————————————————————————
严格的讲这是3月31日的晚上,我们在夜色中,进入宜昌。
准确的说,是我睡醒时,一睁眼就是这个画面,擦干口水,拍了这张照片。

这才是4月1日,早上气温微凉,在宜昌遇上了2018年自己的第一场雨。
春雨贵如油,很清爽。

在宜昌的一站,奔向三峡人家。
从宜昌到达三峡需要过一个检查站,路边的大喇叭里一直在广播:“请勿听信他人谣言,检查站免费办理登记手续。”手续很简单,驾驶证+行车本就OK。

穿过镇子,我们来到了三峡山区

小伙伴们迫不及待的下车“啪啪啪”...........拍照!

远处大山上的小村落很吸引我,下面就是长江,在茂密的山林中,隐匿着一个个小村子,古朴中略带神秘,真想有时间了进山到小村里住住。


三峡地区很多路还是很不好走的,雨后地面湿滑,右边就是三峡的峡谷,如果自驾过来玩,必须的配辆性能良好的SUV。


美景啊!不过自驾经验不足的朋友还是要慎入,实际路况是很陡的,而且路面都是碎砂石,良好的驾驶技术和车辆性能都非常重要!


中途休息时候看到了这个小房子,已经荒废了,
感觉地理位置超棒,坐落在山边的一块小空地上,
坡下就是田地,远眺是无尽的景色,
超级棒!关键是,手机信号好!4G满格!并且有电!

从三峡出来,直奔恩施。

红色的大桥,很骚气!

介绍个很厉害的功能给你们,很多卡友都知道斯巴鲁是越野神器,其实它跑高速也有杀手锏的,EyeSight,看那个小屏幕上右侧的图标,识别前车,设定好车速和车距,“自动驾驶”就开了,这不是普通的自动巡航,可以根据设定自动刹车自动提速,有车并道进来也可以自动识别,超级牛,平时城市里开还可以自动刹车,预防碰撞,大写的厉害!!!

黑暗的隧道里EyeSight也依旧好用,真是炒鸡棒!敲击棒!

根据行程,再次进入318路段



休息中突然下起雨

318国道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可能是因为依山势而走,感觉似乎是进了有雨的区域。

雨越下越大,
318弯道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大角度的回头弯,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一个急弯加一个回头弯,再来个胳膊肘弯... ...
水平对置发动机低重心行车稳和高刚性车身带来的快速响应优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而且这下斯巴鲁的水平对置四驱就大显身手了,
嗖嗖.....嗖,过弯超稳哦!
没有水平对置的卡友要谨慎驾驶哦!

雨越下越大


穿过一个峡谷,雨水戛然而止,看到了一块很有爱的界碑,1314。

眼镜反光自拍一张,
对了,我们换车了,这次这位车友是个爱好潜水的北京大哥,眼镜反光左边那位,
一路聊潜水,
我以完全中毒,
准备结束行程后就飞菲利宾考个AOW!


318一直向上蜿蜒,加上气候多变,雨水说来就来,地面湿滑,车友来自驾一定得选择动力充沛的车辆,斯巴鲁水平对置的充沛动力和稳定输出成为了前行的保障!



到达巴中,车队加油补给。




一路向恩施进发,夕阳很美!


夜色中到达恩施!
第十天4月2日
行程:恩施女儿城

世间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
感受一下土家族风情!

院子里很漂亮,一个超大的银头饰非常抢眼!

摔碗酒,算是最近抖音上的网红产品了吧!一碗酒,喝完以后把碗一摔,豪气奔放!

网红摔碗酒,抖音上都刷爆了!

进门后,小酒馆很带感,
小二,上酒!


下图这个石槽是做什么的?
留个悬念,后文中有答案!


苗族婚嫁装备!

土家族银饰,感觉和苗族银饰差不多,据说区别在于土家族的银饰上面是银质植物装饰,而苗族的是银质动物装饰。



被一阵悠扬的笛声吸引,
寻着笛声走到了“火堂”,
眼前一亮,就好像走进了原始的土家族家里,
很有氛围。

围坐在火堆周围,
纳鞋底、拉琴、吹笛、打趣闲聊,
悠闲的生活景象,
古朴的家具、传统的服饰、头顶还挂着腊肉,
火堆冒起阵阵清烟,并不呛人,反而有几分人间烟火的感觉。





走出“火堂”,
耳朵里还萦绕着低回的乐曲,
一个坐在走廊尽头的老师傅吸引了我的目光。

走廊里一位哼着小曲的竹编老师傅。

老师傅是编筐的老艺人,
50多岁的他已经有了近40年的编筐经验,
手法娴熟!
但是毕竟是纯手工,所以产量还是很有限,
上图右下角那种框,差不多台灯大小,需要一天的时间。
闲谈中老人感慨道,现在年轻人都不要学这门手艺,估计以后这项技艺要失传了......



做豆皮,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吃法,直接用一个锥形漏壶在锅里画圈圈,是不是和抖音上非常火的鸡蛋笊篱面有像,哈哈哈。

在我们四处参观之时,店家已经开开始给我们准备午饭了,传统土家族十大碗,讲真心话不错,而且恩施这个地方的土地富含硒元素,这可都是抗癌食物哦!

超级丰盛!车友们上桌一扫即空!

吃吃喝喝,吃饱了,吃美了,大家刚坐下歇会,旁边做茶的师傅又把我们吸引了。


哈哈哈,美女茶艺师,明前玉露茶,清爽!

三五位车友一同和泡茶的姑娘聊茶,姑娘是恩施本地人,自己家就有茶园,家里祖辈都是做茶的,还介绍了明前茶的采摘和玉露茶的一些知识,不过光顾得看美女了,说的茶@¥#%#@什么的都没记住... ...总之就是喝茶好,要不人人家姑娘能这么美么
想买茶的卡友可以给我留言,我加了姑娘微信,有优惠哦!
香茗美女,明前玉露茶齿颊留香之余,突然外面有糙汉大叫!赶紧跑出来看看!——做糍粑

将刚刚蒸出锅的糯米放入石槽内,先用木槌碾碎。
紧接着就是重头戏——打糍粑。
和着嘿哈嘿哈的号子,木槌举起又落下,啪啪啪打糍粑!



打好的糍粑被分切,然后做成小团子样后放入模具。


模具排放满后就垫上纸,用桌子压上。

为了压的瓷实,还上去个大妈,想必大妈也是广场舞高手,伸手矫健,一下子就上去了,还扭了一段,特别欢快的,就差最炫民族风了!


精彩了,压制好的糍粑被摆放到桌子的另一头,大妈直接“发射”糍粑,嗖嗖嗖嗖,满桌飞糍粑!



做好的糍粑被收起来,吃的时候用炭火烤一下,然后放上红糖和黄豆面,天香软糯,啧啧啧,不想告诉你们我一顿吃了6块......要不是收摊了,我还得再来俩


看这位土家族大爷,有没有点山寨寨主的霸气!

卡友们有人知道大爷儿们玩的这个是什么牌么?欢迎留言~~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9 19:24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31    IP属地:未知

第十一天4月3日
行程:恩施——南充

各位卡友,还记得上文女儿城卖恩施玉露茶的美女吗?
就是这位

这会儿才知道,那天买茶的时候,有车友和人家姑娘聊天,商量了参观人家茶园,
从恩施到下一站南充的中途刚好路过她家的茶园,正好看看!

和之前见到的茶园不同,以前看到的都是在山上,她家的茶园是在平地上,而且也不是很大一片连在一起,而是一块一块的。后来和老乡打听才知道,之所以分成很多块,是因为属于不同的村民产权,只是被她家集中承包管理了。


茶农奶奶带着小孙女一起采茶,还给小孙女带了个小板凳,在刚刚路过小卖部时,奶奶还给她买了水果放在背篓里,真是简单又美好的温馨画面。

在田里又遇到了这位奶奶,和她简单聊了几句,老人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采茶的人越来越少,虽然近几年采茶工的收入在逐步提升,可是终究还是没有城里赚的多,看着正在时节的好茶采不完,奶奶心里也不好受。

哈哈哈,刚随口说了声饿,旁边的老爷爷给我了个包谷粑粑,第一次吃,甜甜糯糯的,棒!

拿着手里的包谷粑粑,我们继续上路,318国道,我们走着!

车队一路进发,奔向南充!


回头望向来时的路,318蜿蜒崎岖的盘山而上,倚靠大山,边上就是悬崖,真是美景和危险并存。


经过318国道的跋涉,到达南充市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一座大桥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绚烂的灯光格外耀眼,吃完晚饭,我们还特意***到这,美丽的夜景,各位卡友晚安。



第十二天4月4日——第十五天4月7日
行程:成都
车队从南充出发,直奔成都。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进了这川蜀之地,“老夫”算是感受到了,
喝茶、听戏、掏耳朵,红油火锅嗨完,吃上份街头的冰粉,
巴适地很!


弥勒佛镇楼!

成都的照片好多都是我带着gopro随手拍的,
因为我印象里的成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城市,
虽然是中国准一线城市,
但是,
舒服才是成都的主旋律!

进入成都,靠近了藏区,街头上喇嘛的出现率很高 ,但我不太敢拍人家,就一张意思意思吧!
看上去很有趣,并不像在西藏哪种民族风情浓郁的城市,在如此现代化的成都街头坐着两个喇嘛,然后都是素人,感觉好像穿越时空一样!

锦里逛一逛





这个店铺外放着打磨手串的机器,我多了句嘴,我和同伴说这是没有灵魂的手串... ... 店家立刻#%U¥#U%#*(¥#%各自喷我


大戏台,不知道晚上会不会有精彩表演

这个挺有调调的,花丛藤蔓缠绕,闹市中取静,凝神挥毫,肯定很享受!巴适!

感觉成都的复古商业街比北京的有味道,很多当地小吃和品质感很高的当地工艺品,不像北京似的,整条街都是各种添加剂饮料和卖劣质没啥纪念意义的小玩意儿的。

糯米做的小球球,不好意思,买完同伴就给抢着吃了,没来得及拍。


诸葛庐,一个小茶馆,真是舒服,进去点上一泡茶,一坐就是半天,不好意思,舒服的我都忘了拍照... ...

现在4月初的成都正正好是舒服的,不冷不热,刚刚发出嫩绿小芽的古树带着春的气息,最爽莫过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季节,咂摸一口明前的新茶,唇齿留香,和好友打曲,嗯,我和车友就这么度过了一个下午。




巷子里的地砖被人们踩的锃亮!

老物件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在成都的街头闲逛,悠闲随意,好不自在!

哈哈哈,一张图告诉你成都多安逸,就是这么舒服,这小朋友还打呼噜捏!

在成都的第二天,
随着成都的慢节奏,
我们也顺便也休整队员,
在一上午的酣睡后,
我们向宽窄巷子进发。

其实宽窄巷和锦里的感觉差不多,就是吃吃喝喝,小玩意的店铺之类的。



扫二维码免费送,我们三个人一人弄一个。


大院子


随处可见四川元素的装饰,结合现代风格,相比锦里的追求原始风格,宽窄巷子更具有加后现代气息。


小胡同里有个拍写真的,还真是像模像样的。

随处拍照的游客



闹市中发现一传统特色,掏耳朵,就在街边这么一躺,在嘈杂的街道和如流水般的人流中,仿佛一切都停止了,安心静享这份安逸和巴适,顺便说一下,60元一次,时间从2分钟——20分钟不等,反正我就只被掏了两三分钟就结束了,那个师傅说我耳朵里干净,没啥可掏的。


伸个懒腰,咱看看吃的吧!

都是啥?不重要好吃就行!

一天的时间有这么一下子溜走,感觉成都不是一个很有时间概念的城市,一份火辣的毛血旺结束悠哉的一天,明见!

白天在4S店和车队忙活了一天,车辆检测、换轮胎、确认物资保障等等,为进藏做着最后的准备,带着一点疲惫,我们几个车友寻着赵雷的歌声,来到了成都的玉林路。

刚走进玉林路,就听到了赵雷那首《成都》,好多人围观,三个小伙子在街头弹唱着,他们三个几乎就是单曲循环模式,一只唱着这首《成都》。当然,这也似让这条小路更具氛围。


渐渐入夜,歌中唱到的小酒馆门口堆满了排队的人,酒馆里已经满了,出来一桌才能进一桌,估计9成半的人是为了歌来的吧!

其实我倒很好奇,这些排队的人进去后买酒吗?是不是主要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

玉林西路,歌曲中唱道的玉林路就是这条玉林西路,现实中是没有玉林路的。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让我掉下眼泪的 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脑回路里想着赵雷的《成都》,街边的音响也单曲循环的烘托着气氛,这让这条小路愈发显得有味道,那种夹杂着火锅和兔头的文艺味道。

就当我要收起相机时,一个姑娘开心的朝我比手势,这是一个成都口音的女孩,很欢脱,这可能就是成都这座城市的性格吧,轻松自然,一切都是那么舒服。

夜已深,买个菠萝去去晚上吃过火锅的油腻,回酒店,睡觉!



第十六天4月8日
行程:成都(白天看熊猫,晚上看川剧)

来看国宝,心里有点小激动! 门票50元。


憨态可掬的熊猫,他们几乎就是躺着... ...然后哪痒了就蹭蹭。


看这小姿势,就是个安逸呦!
巴适地很!


看到没,树上还有一只。

正当我们要走的时候,这只大懒虫被我们发现了,四肢张开,大字直接趴地上睡!霸气。



这个大熊猫基地里也有小熊猫,金黄色,很可爱,感觉我更喜欢小熊猫!


孔雀开屏,这是公孔雀在求偶呦!也不知道是在勾引谁家小妹!


园区里放养着很多孔雀,走着走着就能看到树梢上站着一只,有时草丛里也会有孔雀闲逛,一片人与动物的和谐场面。


留心观察,大熊猫基地里还有很多鸟。


大熊猫基地基本上我们逛了一天,中午没在公园里吃,自己带的有面包火腿啥的,吃完饭在竹林间隙的长椅上坐会儿,还是很惬意的。特别适合全家带着孩子来玩,小朋友们看到熊猫什么的都很开心,而且园区里竹林掩映,也不热,不过要是想好好的拍摄熊猫,那就需要带个长焦镜头,才能更好的拍摄到细节。

蜀风雅韵,逛了一天的熊猫基地,晚上到茶馆坐坐,著名的蜀风雅韵,我们买了300多块钱一张的VIP票,坐在第二排,全场有600多席位。
进去以后他一场就会演完“一整套”,包括戏剧、四川喜剧、手影戏、变脸等等... ...
或许台上表演的是老师们,
冒昧评价下,
感觉从舞台置景到任务服饰等等都很粗糙,
之前看过云南响声和丽江印象,感觉非常棒,舞美灯光等各方面都很到位,
而这个蜀风雅韵真的是太一般了!


手影戏,小孩看还行!毕竟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木偶戏,想去的朋友,就不要指望这有多精彩了,全当是保护传统艺术吧。


四川特色喜剧


重头戏,变脸,怎么说捏,感觉还不如火锅店里的表演精致,
可能是我不懂,或许是表演者非常厉害吧!
不针对表演者,
服装道具、舞台布置,太粗糙了!




叽叽喳喳,倒是也热闹,感受了一把四川文化。各位表演者辛苦了!只是演出方着装扮真的太粗糙,没啥感染力。
第十七天4月9日
行程:成都(东郊记忆)

不知不觉的在成都呆了四五天了,安逸的我们忘了时间。而今天是我们在成都巴适的最后一天,明天继续上路,接下来海拔就会开始升高,所以这最后一天在成都不能太贪玩,要好好休息,我们一合计,逛逛成都的东郊记忆文化区,然后就回酒店踏实歇着了。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9 22:37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8-03-25 11:31    IP属地:未知

第十八天4月10日
行程:成都——康定

今天是海拔拉高的第一天,我们会从成都这个安逸的城市直接到达海拔近3000米的康定,大家既有担忧又有兴奋,有初次进藏的小伙伴开始追着老鸟一只问个不停,哎呀,高反啥感觉?、会不会感冒?、那里会不会有野生动物... ...除了大家叽叽喳喳的问题,还有个让人有点小忧伤的事情发生,一位一路同行的小伙伴因为成都这几天气温反复,患上了感冒,不能继续前行了,好遗憾!


一路前行,318很多艰险路段都已经打通隧道了,并且多处已经覆盖高速,一路畅行。
从成都到康定的路上有很多的隧道,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特别多,可见这是跨过了多少座大山。
隧道里面的限速一般都低于正常路面,车友们一定要注意,谨防超速。

高速两侧的风光随着车辆的前行不断变化。


出了隧道,车辆继续前行,
海拔逐渐提升,有的伙伴已经开始出现耳鸣和轻微的头痛。
但雪山突然出现,让同车的小伙伴兴奋不已,大家啪啪啪拍照,暂时忘记了高反的出现。

下了高速后,下道的交通状况一般,可能是正在施工的缘故造成,并且又很多大车交汇。


不知不觉中,手表上的海拔显示都已经到了2055m,我们也越来越接近康定,但因多少有点高反,担心加重,所以基本上就是老老实实的待在,没敢咋呼,到达康定后就睡了,咱们随后聊。
(注意:小伙伴们不管是第几次进藏,初到高原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休息,而且不要因为高反不明显就放肆,一定要做适应性休息)

4月11日——4月14日
行程:康定——理塘——左贡——八宿——林芝
这几天一直被高反所困扰,每天眼前的美景不断,但海拔从2000m到5000米,又长时间停留在4000m+的海拔地区,脑袋时常都是疼到炸,真的是更新无力啊!
可能是我对高原反应比较名感,也没什么心情弄照片,先给大家看看手机随手拍的吧!


折多山,海拔4000+,景色超级棒,但是高海拔对摄影人的体力也是个考验。
其实在高原拍摄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1、电池要随时备着一块在口袋里,因为海拔变化会带来温差的骤降,这时电池很容易出问题。
2、装两个干净的垃圾袋在身上,高原气候多变,说不准就下个雪或者下个雨啥的,可以用垃圾袋掏个洞套在相机上。
3、好多人都会带大广角镜头去拍风光,但个人建议要带个长焦镜头上高原,因为很多景色距离自己都比较远,要想拍到比较细节的内容,长焦是必不可少啊。
4、镜头上的UV镜可以选择过滤紫外线比较好的。
5、如果不是绝对的烧友,尽量选择轻量级的相机,毕竟要减少体力消耗。
6、见到美景不要激动!高反!





到处都是牦牛,哪那都能看到牦牛。












都是手机拍的,随手都是美景,如果要是没有高反那就真的是完全的享受。不过,在预防高反上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少吃饭,避免胃部血液过渡堆积导致脑供血不充足运氧不到位,可以给自己准备些巧克力类型的供能快的食物;而且避免跑跳和大声说话是一定要注意的;并且提前服用红景天等营养品也很有作用,战胜了高反,剩下的就都是美景咯!!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与1大鱼 于 2018-4-17 16:08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