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7-12-26 11:19 IP属地:未知
查看 370.6W | 回复 42
按捺不住那颗骚动的心第二弹!避震换起来!FSD!
放干货之前,照例来一段折腾避震的心路历程……
KONI FSD俗称自适应避震!听起来高大上,真的么?!科普走起来!
说到自适应避震,一般民用改装界用的比较多的,就是以下三种品牌(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

OHLINS——来自瑞典的,号称殿堂级避震,基本各赛事和超跑、都在使用。

蒙诺——也叫万里路,隶属于美国天纳克集团,百年历史的老牌厂商,同时也是各汽车厂商钦定的OEM商。

KONI——来自荷兰,同样是老牌的汽车供应商,同时也提供各种特种避震器。
各家自自适应阻尼调整技术分别叫做:
OHLINS DFV
蒙诺 Reflex
KONI FSD
大家改装用的比较多的自适应避震,就是万里路reflex和KONI FSD,其实这两者构造和技术类似。
只不过据说reflex用的是第二代技术,而fsd用的是第一代技术。
区别上,fsd在压缩时压缩阻尼几乎不可调节,也就是说reflex的阻尼自适应调节范围更大一些!
但是日常使用的时候,fsd由于低速阀体大一些,所以日常使用要比reflex更软。
最终选择fsd,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群里用fsd很多,大概有10个,当然用reflex的也有1个兄弟!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有啥问题,大家讨论会更加方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哈哈!
2.成都夏朗御用改装店的价格确实诱人,和老板墨迹半天,终于同意把剩余2套fsd的其中一套按照团购价给我!成都当地安装,之后售后也方便!
3.fsd偏向舒适取向!夏朗原车避震有点偏硬…
来几张干货缓和一下!哈哈

夏朗用的货号是2100-4026,貌似和迈腾B7一样吧

盒子都别操瘪了,一看就是库存货哈哈
泉哥,来,保证不打死你!

来个特写!
这个应该是前避震把!
先说结论!感受!
开了400 公里…基本上感受也齐备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
没啥感受…对的,你没看错!!!!质的飞跃是没有……量的变化嘛,好吧,看在4000 大洋的份上,有点点吧!
群里那些骚年说得各种爽到爆!我都怀疑是不是装到假的fsd.了!平安君,你出来!
中低速过小沟坎,确实舒适了一些些…
过稍微大的坑坑,依旧…哐当…我日,瞬间崩溃…
其他的什么过弯侧倾,刹车点头,好像有那么一丢丢…改善?!是真的?还是4000 大洋的心理作用!?不知道…
坐过朋友的奔驰C200L,那个避震真叫一个爽……可惜可惜,FSD还是达不到那样的功力!
可能会有一些reflex车友跑来说,fsd真的不行…
其实我们群里也有一个用reflex的群友,他的反馈就是…和我一样,没啥感觉!也许我们都是神经大条的?!
综合所述,我认为目前reflex和fsd自适应技术调节范围都比较有限,如果想要感受质的飞跃的车友,请放弃吧!
也许DCC能不错?!呵呵…
有没有换了DCC的狼友来说说……我是没钱了!一套DCC,没1W5下不来吧!
下面说说安装过程把!

成都夏朗御用改装点…ecu也是这弄的

拆左前避震!
这里说一个注意事项:半轴可以不用分离!增加后期复原难度!

流油了?!不要惊慌,这个是半轴内部的防锈油!防锈油!防锈油!

前轮羊角和半轴的固定螺栓,全车最粗大的!!!拧紧装配力矩也是最大的!

后轮避震,好拆不好装!第二个注意事项:左后避震和后轮羊角的这个螺栓,装的时候要费点劲!要保证避震,后轮羊角螺纹孔,螺栓要同轴!
否则硬上容易把螺纹干废了!小师傅就是把我的第一扣螺纹干废了,幸好我即时制止!
后来大师傅才搞定了…
记住!左后左后左后!
因为师傅说夏朗的左后避震特别难装。
右后的就好很多了,事实也是如此。

又是注意事项:拆装后轮避震的时候,最好是把后面的弹簧拆了,否则会跟避震的固定螺栓有干涉,特别难操作。

右后避震的拆装相对简单,所以是最先完工的。

左后避震因为上面提到的螺纹孔和螺栓不太对齐的事情,也折腾了好一阵子。

再补充说明一下,后轮避震用的都是原车的防尘套和螺母。

注意事项:前轮避震装弹簧的时候,切记不要把弹簧装反了哈。

两世同堂。

左前避震恢复的时候有点费事。
因为左前避震塔顶上的三颗螺栓,拆装的空间比较有限,被雨刮电机遮挡了。右前避震都有这个问题。
所以师傅都是用弯头套筒拧紧的……但是要切记!这3个螺栓的原厂工艺力矩也只有30 Nm,不要拧过头了……
因为避震更换,涉及到底盘上的很多个关键螺栓,如果有条件的车友还是强烈建议用扭矩扳手进行装配。对了,我说的扭矩扳手是带有扭矩显示的扳手,而不是那种普通的板手。
下面结合一下原厂的拧紧工艺(很多都是力矩 转角),和我这台夏朗车上的实测力矩,给大家分享一下各个关节螺栓的装配力矩:
1.前避震塔顶上的三颗螺栓,35Nm
2.前桥防倾杆和前避震上的螺栓,65Nm
3.前避震和前轮羊角的固定螺栓,100nm
4.副车架三角臂和前轮羊角固定的三颗螺栓,90nm
5.前轮转向节羊角和半轴固定的全车最粗大的那个螺栓,350nm。对的,你没有看错,这个螺栓的力矩确实是这么大。因为原厂的工艺是200牛米加180度…
6.后轮避震和后轮羊角的固定螺栓,150nm
7.后轮羊角和后桥连杆的固定螺栓,120nm
以上拧紧力矩数值仅供大家参考,大家拧断了,可别怪我,哈哈哈
最后给大家来几张外观骚动照!

先沐浴…后更衣!

红黑线条搭配,简洁明了。

侧面的拉花相比之前换了一个式样。

奥迪的刀锋轮毂配合M的中心轮毂盖贴,显得更霸气了吗?!
轮胎是固特异御乘二代,23/50的……哎,如果当时能等等,就可以上米胖子的高性能PS4了!
最近一直心头痒痒哈哈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换马云家副厂的大众标志的五爪轮毂盖?!
我只想告诉大家,大众标志的五爪轮毂盖中间没有那个便于拆卸的小孔,更换避震拆轮胎的时候全给我拆坏了。
所以最后决定用原车的奥迪轮毂盖配上这种个性的轮毂盖贴,我觉得更加实惠,哈哈!
你觉得呢?
当然,只能远观哈哈!
骚完收工!
求版主射!
欢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xlfc264 于 2017-12-26 12: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