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1-17 09:5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74.4W | 回复 61
邂逅大黄石,寻梦北极光
米版温馨提示:此帖已荣登社区日报-第583期,更多精彩互动咨询请收藏【社区日报】
才去好望角,再追北极光。继今年4月份去了非洲的南非埃及之后,我和朋友一行四人于2017年10月又踏上了追寻北极光的旅程。
关于阿拉斯加,美国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亨利.加内特的一段话足以描述阿拉斯加的地位:
“如果你年纪大了,那一定要去阿拉斯加看看。但是如果你还年轻,最好别去...因为阿拉斯加的景色之壮丽,与世无双...太年轻的时候就体验这样的美景会让之后的生活索然无味”
“If you are old, go by all means, if you are young, stay away …. The scenery of Alaska is so much grander than anything else of the kind in the world… it is not well to dull one’s capacity for such enjoyment by seeing the finest first.” Henry Gannett
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更是大名鼎鼎,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也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我早已和朋友相约,明年一起自驾黄石等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并为此于2016年就把美国的10年签证办好。虽然自1996年起,我因开会、培训、考察等公务活动曾多次去过美国,可基本都局限在东西海岸和南部的佛罗里达一些地方等。阿拉斯加和黄石公园还未有踏足过。  在出发前的几个月里,我看了大量有关黄石公园,阿拉斯加的攻略。以前出去都使用手机拍摄,但听说手机拍不出极光,因此临时抱佛脚,简单了解了一下单反相机,并查阅了一些极光摄影方面的资料。考虑到在阿拉斯加是深夜看极光,所有准备了冬天,夏天的衣服,户外装备,三脚架等有一大堆行李,换了一个28寸的大箱子,踏上了追光之旅。  这次是搭乘海南航空的航班飞往西雅图。第一次在首都机场的T2航站楼出发。临时在这里的小超市买了2瓶北京的二锅头!安检进去以后才发现,和T3相比,这里吃饭的地方东西实在是贵,选择也很少。一碗牛肉面竟要88元,真够黑啊 。是不是在安检外面会好一点?下次有机会的话去看看。还是吃自己带的食品吧。  此次出行,不仅观光,还要访友。有个同学好朋友就在温哥华居住,现在飞机飞过温哥华上空,真是近在咫尺!由于是跟团,我们只能相约在西雅图奥特莱斯购物期间的那几个小时见面。好几年不见了,期待啊!  之前出国,看到其他国家的人入境时分本国/本地区公民和外国人通道时,很是羡慕。后来,我们国家也实现了内外有别,让我们回国时有种自豪的赶脚。这次在西雅图入境美国,看到分本国加拿大人通道,外国人通道时,准备走外国人通道。谁知道现场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去本国人通道,和我们在国内一样,自助办理通关。电脑上可以选择中文,挺方便的。但出来后还要排队,在护照上盖章。  上一次来美国已经是10几年前的事情了,以前出来公务基本都是5-6个人,也很少坐大巴。这次发现美国大鼻子大巴很多,我们国家只有校车采用这样的车型,估计是这样的车安全性能更好。北京和西雅图有15个小时的时差,我们10月3号下午从北京飞行了近11个小时,到这里反而时间更早了,才10月3号的中午12点!马不停蹄,直接游览西雅图市区。  以前我所了解的西雅图,除了看电视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以外,就只知道她是微软、亚马逊、波音公司总部所在地。攻略上是这样介绍西雅图的:这里充满了活力、是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乐土;这里面朝大海、背靠雪山、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这里生产世界最先进的科技、飞机、互联网和咖啡;鳞次栉比的城市摩天大楼的背景是高耸的连绵雪山和蓝色太平洋,现代的都市风格和悠闲的户外体验在这里完美结合。  来美国之前,参加了单位在杭州浙江大学的一个培训班。其中有安排去阿里巴巴总部的两个园区参观学习。虽然阿里巴巴很是了不起,办公楼非常现代化,干净整洁。但到了微软总部的一个园区之后,发现差别还是很大的,也可能国外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他们的办公楼都是低层建筑,错落在树林之中,相距很远,也见不到几个人。  微软专门有个游客中心,在这里 游客可以有机会试用最新和目前流通各种微软产品,也可以通过微软各个时期的产品以及比尔盖兹的一些纪念用品等了解微软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在中心的商店里游客可以购买带有微软标志的纪念品,比如茶杯、钥匙链、服装、手提袋等。驻足在一个可以识别人的年龄的电脑前,实测我的年龄,和实际年龄分毫不差啊?  随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Pike Place Market(派克市场)。派克市场又可称为 西雅图农贸市场,诞生于 1907 年,是全美国最老的农贸市场。1906 年,西雅图的洋葱价格突然上涨10倍,引发西雅图市民的不满,要求市政府建立一个市民可以直接向农户购买农产品的市场,避免被农产品经销商进行市场价格操纵。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了西雅图著名的一个旅游景点。但我看标牌上面怎么没有派克的英文呢?只有大众市场,农夫市场的字涅?  走到市场里面,就像到了我们国家的农贸市场。卖鲜花,水果,蔬菜的居多,海鲜也不少。终于在这里看到了派克(Pike Place)这个标记。  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不过不是1912年开门的。1912年那是房子建成。49年后,世界上第一家星巴克才由仨人合伙建成。最早的logo设计就是这个两个尾巴的美人鱼。和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绿色logo不一样噢。  我也未能免俗的(本来就是俗人嘛,哈哈)走进去瞧一瞧。咱平时也不喝咖啡,所以假装自拍,把店里面的情况拍一张。这个店,地方就这么一点大,但是世界第一啊,所以游人如织。门口留影的,买一杯尝尝的倒是人络绎不绝。  派克市场的另外一个景点是口香糖墙。2009年,Tripadvisor票选的全球最脏景点中,口香糖之墙排名脏度第二,恶心程度第一。1999年,西雅图了解这面墙宛如加州圣比斯保郡知名的泡泡糖巷,是一个吸引游人的卖点,决定任由他去,把那道墙称为“口香糖之墙”;同年市场管理高层宣布口香糖墙正式成为“旅游景点”,任人把口香糖粘在上面,直到今日。  到了西雅图不去太空针塔,就好比到了巴黎没有去埃菲尔,到了纽约没有去帝国大厦,1962年因为世博会而设计的太空针塔已成为西雅图的地标建筑。太空针塔的高度有184米,在离地面158米高的观景平台和旋转餐厅,能俯瞰西雅图360度的全景,而围绕其间的雷尼尔山奥林匹克国家公园还有普吉特湾也都能一览无遗。  以前来美国,哪住过Motel (汽车旅馆)啊,这次看看是什么情况?入住后,感觉和我们国家的如家这类的快捷酒店差不多,比较简单一点,房间不大。但第二天的早餐真可以说是太寒酸了,水果一次只放几个,然后就是吐司,凉牛奶,连蔬菜撒拉都没有,难以下咽啊。这几年都是随团出国游,这里是早餐确实是最差的。前几年去澳洲,我还嘲笑几个西北人,在吃了一周后的宾馆早餐后(那里的早餐丰盛的很啊),他们居然在房间吃方便面。现在我才体会到他们的感觉。  虽然从事外事工作多年,但真正的西餐我确实享受不了。去年去瑞士,也有几顿饭需要自理。我们在超市买了食材,因为只带了烧水的杯,什么东西只能泡一下加热。因此这次出来前在某宝买了一个110-220V可以调节的电热锅。干面条,各种汤包都带了一些。在附近的一个foodservice 买了蔬菜和鸡蛋,从此是衣食无忧了 ,哈哈。那个仓储式的商场卖的鸡蛋确实便宜,我们买了一打半,折合人民币才一块钱一个,让我背了一路,回到西雅图才吃完!  美国是一个习惯要给小费的国家。以前去美国,吃住行都是当地的对口接待全部负责,也没有给小费的机会。这次是自己出去,每天离开酒店的时候,都留下一刀。在某宝买了个美国T-Mobile的电话卡,15天无限流量和通话。试了一下,可以打美国的电话,但不能上网。联系客服,他们说打中国的电话要打美国的一个号码才可以打,我没有这个需求,也没有试。我带的美图手机不能上网,换了苹果手机后,折腾了半天,终于可以上网了。  此次出行,西雅图只是我们的往返中转站,两个主要的目的地之一是黄石公园。我们搭乘阿拉斯加航空的小飞机飞往距离黄石公园较近的一个城市,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市。说是小飞机,是因为如果随身携带的箱子稍微大一点都要交给乘务员统一安放,头顶的行李箱是放不下的。  波兹曼机场很有特色。波兹曼机场整体以原木装修,并且灯光柔和,凸显蒙大拿州森林的印象。在机场就看到了yellow stone 黄石的字样了。听接我们的导游小刘说,黄石公园刚下过雪,气温会很低。但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从波兹曼机场乘车来到了位于黄石公园西门附近的西黄石小镇。还是入住汽车旅馆。出来看看,小镇不大,没有几条街道,没一会儿就可以逛完。小镇虽小,但是设施齐全,银行、警察局、博物馆、图书馆、超市一一配备。小镇实在是太安静了,没有想象中浓厚的商业气息,没有想象中沸腾的人群,沿街几乎是旅馆、饭店、酒吧、商店以及加油站。  虽然回到宾馆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11点了,但当天10月4号是中国的中秋节。我和好朋友来一杯庆祝一下。同行的朋友也买了T-Mobile的卡,用OPPO,三星手机都不能上网,直接退货了。看来,用美国的电话卡,还得配美国的手机才行,呵呵。  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平方公里,主要位于美国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黄石公园分五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故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仍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为峡谷区,可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气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园内的公路呈8字型,我们的行车线路基本将会是在下半个8字进行。  从住的黄石小镇到公园西门很近。今天阳光灿烂,我们运气不错啊,也不是十分的冷。国外的景点不像我们国家,都要修建一个很大,豪华气派的大门等建筑来标明,老外经常就是用木头竖起了一个牌。4月去的好望角也是这样,很寒酸啊。早上从西门进是迎着太阳,所以只能在标牌的背面来一张。  黄石公园以多种类的地热奇观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地热泉大概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不断有地下热水补充的称为Hot Spring(热泉),一种是不断喷发的称为Fountain(喷泉),定时或不定时喷发的称为Geyser(间歇泉),还有只冒气、不喷发的Steam Geyser,另外还有Mud Pot(泥泉)。  导游带我们去的第一站叫豆浆池 fountain paint pot。黄石公园从北到南101公里,从西到东87公里。我们只在此游玩一天,只能是拣主要景点匆匆一游了。雪后的天非常透明,怎么拍都好看。  黄石公园坐落在平均海拔为2400米的黄石高原上。黄石高原几乎四面八方都和海拔高达2700米至3400米变化的中落基山脉接壤。公园给我的初步印象,到处都是冒泡,冒气的喷泉或者间歇泉。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它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公园内的森林占全美国森林总面积的90%左右,水面占10%左右。有超过10,000温泉和300多个间歇泉。拥有290多个瀑布。园内有黄石湖、黄石河、峡谷、瀑布及温泉等景观,是一个负有盛名的游览胜地。  我们的第二站是诺里斯间歇泉盆地。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数以千计的沸泉和池水碧蓝的大湖深潭波涛汹涌,山声鼎沸,仿佛一炉烈焰正在熊熊燃烧。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冒着滚滚蒸汽,好似倒转的瀑布,它们从火热而黑暗的地下世界不时喷涌而出。一些间歇泉的水柱气势磅礴,像参天大树,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有45米至90米。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  来黄石公园之前,我所知道的就是大棱镜,老忠泉等。到了之后才发现到处都是叫不上名字间歇泉,喷泉等。黄石公园的热喷泉为世界之最,人们统计出有3000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  走近喷泉,雾气蒙蒙。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怎样,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也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仿佛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这是造物主所栽培的最奇特的花朵,它们一年四季盛开,从不感到厌倦与疲惫。  今天基本以看各种泉为主了。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渗进地里,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  这个喷泉倒显得很安静。这个真皮池在1959年大地震前水温62,适合喜温的棕色细菌生长。地震之后,水温升高直至沸腾,杀死了这些微生物。从那以后,水温开始降低,棕色的细菌又开始生长。  大棱镜温泉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至91米,49米深,每分钟大约会涌出2000公升,温度为71C左右的地下水。之前看攻略说,要拍全景,必须到附近的一个山坡上,因为我们是随团,没有这个机会了。从栈道上看过去,蓝莹莹的泉水深不见底,弥漫池面的水雾随风涌动,泉水不断地从池子里溢出来,缓缓地漫过池畔,流向低地。泉水里丰富的矿物质把池子周围砌出一波一波交错纵横的纹理,渲染出一片一片浓艳欲滴的色彩,倒映着蓝天白云,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经过打磨的大理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棱镜,号称地球之眼。大棱镜温泉该温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颜色变化:由绿色到鲜红再到橙色。温泉水中富含矿物质,使得水藻和菌落中带颜色的细菌在水边得以生存,从而呈现了这些色彩。从里向外呈现出蓝、绿、黄、橙、橘色和红色等不同颜色。据说这是因为地下水从地层裂缝冒出来后,各种矿物质经氧化反应,以及水中栖息在不同温度的不同光合的细菌生息,使泉水产生出宝石般色彩斑斓的丰富变化。  老忠实喷泉是美国黄石公园中最负盛名的景观。黄石最著名的间歇泉是老忠实喷泉,它不像其他喷泉那样爆发没有规律,它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喷发一次,从不叫旅客失望。它始终如一的忠实受到世人的喜爱。老忠实喷泉每隔56分钟喷出一次,每次历时约4分钟,喷得最高最美之时是前20秒,每次共喷出热水约1万加仑,高度达40-50米,水温摄氏93度。在附近的大厅门口可以看到下一次喷发的时间。  经冬历夏,老忠实喷泉都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不竭地喷著,遂得"老忠实"这样的美名。人们来到黄石公园,必到老忠实喷泉一睹为快。但见它不喷则已,一喷则如万马奔腾,更兼在阳光辉映下,水蒸气闪出七彩颜色,蔚为壮观,谁人能不发出赞叹之声。  黄石公园中间为峡谷区,黄石大峡谷是黄石公园著名景观之一,可以同时观赏壮观深邃的峡谷风光和飞流而下的瀑布,天气好的时候,会看到一道彩虹横跨峡谷。黄石峡谷长32公里,宽约450-1200米,深达360米,长期的河水冲刷形成了色彩瑰丽的岩壁,呈现出黄、橙、棕、褐等,印第安人称之为“黄石”。  黄石公园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风光为湖光山色以及丰富的野生动物。黄石湖面积约35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火口湖,也是“美国最大的高山湖泊”。黄石湖周围长满枞树和真枞等寒带常青树,是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喜欢钓鱼和划船者的最佳场所。  黄石地区是美国本土48个州最好的巨型动物群的野生生物栖息地。黄石公园里大概有近70种哺乳动物物种,包括灰狼、受威胁的猞猁和北美灰熊。黄石公园野牛群是美国最大的公共的美洲野牛群。我们没有安排观察野生动物的时间,这是在大巴车上拍到的野牛。  一天的黄石公园游览就这样匆匆结束了,给我的印象是到处都是冒气的泉啊,池啊。风景确实不错,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惊艳和震撼。回到西黄石小镇晚餐,旁边是一个枪支俱乐部,游客可以在里面实枪实弹过把瘾。由于在我们国家打枪不容易,很多中国游客在这里小试身手,外面有中文标记。  晚上住宿的城市是爱达荷福尔斯(Idaho Falls),从英文的名字看,这里可能有个瀑布。给我们开车的女司机是当地人,在第二天早上去大提顿公园的途中,说给我们增加一个景点。果真是看瀑布。长长的蛇河瀑布,是爱达荷福尔斯市的主要景观。远处尖顶的白色建筑,则是当地的摩门教圣殿。  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位于怀俄明州北部,黄石国家公园以南,高山地形,享有“最秀丽的国家公园”的称号。如果地图不是放的很大,看上去其实和黄石公园都连在一起,也算是这个大景区的一部分。标牌依然是那么环保。  大提顿国家公园以连绵的雪山山峰著名,沿着大提顿山脉绵延超过200英里长,伴随着蛇河(Snake River)流经国家公园。园区内巍峨的雪山高耸入云,广阔的草原,纯净的湖水以及丰富的野生动物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提顿国家公园具有所有美国国家都有的特征:高山,湖泊,河流和野生动物,不过却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大提顿有一点是非常著名的,那就是它公园内的山头:大提顿山。因为这个山头就是派拉蒙电影公司的标志。我们说是来大提顿游玩,全部行程其实就是到这个最佳的观雪山点拍个照。  在西雅图坐大巴回宾馆的路上,偶尔看到了雷尼尔雪山,还委婉的问了一下导游是否有机会拍照。谁知道到了黄石公园和大提顿以后,雪山随你拍,更不用说几天后到阿拉斯加了。山上的雪也是我们到了之前的一周才下的,导游都说我们是头顶光环,其实我们的好运才刚刚开始,听我慢慢道来。  从波兹曼下飞机后,发现给我们开大巴车的居然是一个女汉子。在国外,司机不但负责开车,还要帮客人往车上放下行李。看到这样的情况,忍不住上前帮她一把,坐了很久的车,趁机活动一下嘛。在以后的阿拉斯加旅途中,除了进北极圈是男司机以外,其他都是女汉子在开车!  地接导游很会说话,说给我们也增加一个景点。其实我们要在黄石公园的南门的杰克逊小镇吃午餐,他给我们时间在这里逛逛。小镇闻名遐迩,因为它是进入大提顿公园和黄石公园的必经之地,因为它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夏天坡绿树翠,冬天银装素裹;也因为这里夏天有蛇河漂流,冬天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滑雪场;还因为小镇有一个名扬四海的鹿角公园。  杰克逊镇的鹿角公园是小镇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因为小镇以前正好在麋鹿迁徙的路线上,大批的麋鹿,羚羊秋天要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过冬,春天返回,每到春天,雄鹿的鹿角就开始脱落,鹿角公园的鹿角门就是用这些脱落的鹿角搭建而成的。整个鹿角公园中心广场共有四个这样的门,这也成为该镇的标志。  麋鹿(Moose,也称为驼鹿)是这个样子滴。自从修了高速公路以后,高速公路把鹿群迁徙的路阻断了。美国政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就在杰克逊小镇附近建立了一个麋鹿保护区,让麋鹿不用再越过高速公路就能在此过冬。所以,每年冬天,会有近万只麋鹿从山里躲入这个山坳之间的平原。  老美骑的山地车,轮胎堪比面包车的轮胎了!小镇其实就一条主要商业街,街两边是各式商店和艺术展馆,出售各种工艺品。如果快速走一圈,半个小时就可以转完整个小镇。  从杰克逊小镇到盐湖城有400多公里,途中经过加油站休息。领导经过多次的出境游,购物这样的事情已经不用我亲自动口了,哈哈。  盐湖城机场。很久以前就听说在美国是穷人吃饭(垃圾食品),富人吃药(各种维生素),这位美国大妞估计不是非常富有嘛,呵呵。天有不测风云啊,我们早上3点就赶到了盐湖城机场,准备搭乘5点的航班途径西雅图去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可我们到机场后被告之航班取消,无奈改签下午5点的航班。这样在盐湖城就多出来一天的时间。  经导游协调,大家又回到了所住的宾馆,但必须在12点以前退房。本来此行没有安排盐湖城的游览,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既来之,则安之。来盐湖城,怎么能不去看大盐湖呢?打开手机的滴滴优步客户端,没有服务,马上又注册了一个滴滴海外版,有了!从宾馆到大盐湖,再去市区,大约70多公里,加上在大盐湖停留了近半个小时,总共64刀,摊到6个人身上,很划算啊。  我们四人和北京的小俩口一起叫了一辆7座的优步圣达菲,直奔大盐湖。2002年2月16日第十九届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队的杨扬夺取了冠军,为中国获得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喜欢NBA的球迷都知道这里是犹他爵士队的主场。  大盐湖是盐湖城最具吸引力的一个参观胜地,位于市区西北部,它在世界上是仅次于死海盐分最高的地区,湖水含盐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五,浮力特强,就是不会游泳的人跳到湖里也不会下沉。每当夏季,有很多人到这里来戏水,湖滨还设有一座制盐厂。湖里没有鱼,只有一些可耐高度盐性的藻类和小虾可以生存。  在国内我也体验过优步司机,在优步的故乡碰到美国同行,很亲切啊。由于大盐湖离市区很远,到了盐湖后我们就没有让车离开。司机就兼职做我们的导游,帮着我们照相,解说,然后再送我们到市区。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每次出行,都会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出行之前,我就猜想这个团的大部分人不会是第一次来美国,一了解,果不其然。而且一些人还去过南极,南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还差的远呐,仍需努力啊!  在车里偷拍了一张美女出浴照。已经是深秋了,但这个美女仍然下到湖里,摆各种POSE进行拍照,真是美丽冻人啊!  简单的在大盐湖看了一下,回程去盐湖城市区。前面是一座铜矿。盐湖城是美国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以紧靠大盐湖而得名,市内人口190,884(2014年),大都市区人口为1,153,340人(2014年),名列美国西部内陆城市的第三位,仅次于丹佛和凤凰城。  到市区后,我们让司机带我们在市区简单的转了一下,然后我们在摩门圣殿广场下车。1847年7月24日耶稣基督教的叛逆者摩门教(Mormon)148名教徒在杨百翰的率领下逃至大盐湖旁的山谷安营扎寨,希望他的团体能最终在此和平地生活。他调查这片看似贫瘠的荒地后,说了这句至今仍非常闻名的话,“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自此建立了盐湖城。  摩门圣殿是盐湖城的标志,也是全世界摩门教徒的圣地,正式名称叫做末日圣徒圣殿,建于1853年,完工于1893年,是座哥德式典雅古朴的大建筑物,尖顶圆柱,十分宏伟壮丽,塔形大门由四根柱子连成,门顶上站立看一只老鹰的塑像。摩门教会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传播甚广,在美国有很大声望。该教传播不吸烟、不喝酒、家庭和睦。  大礼拜堂是一座宽76米、深46米和高21米的圆形单层大建筑物,天花板是用四十四根砂岩柱石支撑的拱形木板,兴建於1864年,完工於1867年,一直到今天还保持原貌。大礼拜堂的唱诗台上有一架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由大小不一的一万一千支管子组成。演奏时间是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中午十二时,周末和星期天的下午四时。  这天恰逢星期六,我们看到很多对新人在举行婚礼。虽然摩门教以一夫多妻为宗旨,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多见了。婚礼是在教堂里面举行,外人不得入内。  我们看到不少新人在和朋友,亲人合影留念。红花还需绿叶陪,还是新娘子最漂亮!  国外也有暖男。新郎在为新娘整理鞋袜,好温馨啊!祝福他们吧。  Ready? cheers,action!再来一张合影!亲朋好友齐上阵。全世界都一样,让幸福成为永恒!  犹他州议会大厦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议会山,俯瞰市中心,为州长办公室和州议会所在地。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1978年列入国家史迹名录。 近一个世纪以来,犹他州政府大楼的一直是犹他州的显着地标之一。和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山有几分相似?  下车给优步司机结账的时候,我通过客户端给了3刀的小费。结果,这给我们再次叫车来了麻烦。在盐湖城半日游结束以后,我开始通过优步叫车,但一直显示让更新支付,不能叫车。盐湖城和洛杉矶一样,在大街是是看不到空驶巡游出租车的,这肿么办涅。我不断的问路人怎么打车,均无好的结果,心想最后的一招就是打911,找美国的警察蜀黍帮忙吧。  我心想天下的教徒都是乐于施助有爱心的人,就又回了到摩门教圣殿。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门口有个亭子,可以去哪里问问。那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直接帮我打电话给出租车公司叫了一辆出租车,谢天谢地啊。这已经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了,幸亏我们计划的时间很富裕。上了出租车,手机收到扣3刀的短信,再看优步客户端,又可以叫车了。原来是小费的支付晚了4个小时到账,影响了优步的使用。  从盐湖城飞往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需经西雅图机场中转,西雅图飞安克雷奇需要4个多小时。阿拉斯加州和美国本土中间隔了一个加拿大。阿拉斯加州(Alaska)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阿拉斯加州面积171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我来之前,和朋友说去美国的阿拉斯加,他们有些人会说,哦,拉斯维加斯,赌城,你不是去过吗?哈哈 。  这是我们在阿拉斯加的活动路线。我们首先在安克雷奇附近的惠蒂尔小镇乘船近看冰川,然后驱车前往陶基纳,乘小飞机俯瞰冰川和麦金利山脉,最后到达费尔班克斯,探寻北极圈,完成追寻北极光-欧若拉的梦想。  这是我们在阿拉斯加要乘坐的大巴车,属于沃尔沃集团在北美生产的一款豪华客车。地接导游乐乐介绍说,老美对这种车很自信,乘客不配备安全带。我们一行19人乘坐50座的大巴,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靠窗的座位,一路观看车外的美景。BTW,开这个车的也是个女汉子!  从峡湾的另外一侧遥看安克雷奇市。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1867年4月双方以720万美元成交。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故阿州将这一天定为“阿拉斯加纪念日”。  素有“最后一片净土”之称的阿拉斯加,拥有着世间少有的绝美景致。通往苏厄德的海滨公路被誉为阿拉斯加最美丽的公路。沿着公路驾驶,一侧是山洼和沼泽,一则是海滨,的确美不胜收。可令人惊奇的是,公路旁的铁轨也是沿着这条路线静静地通往南方,有时铁轨卧在右侧,距离海滨几十步远,有时铁轨又深入左侧的山脉中,在低洼中穿行。  今天要前往安克雷奇附近的惠蒂尔乘船近距离观察冰川。途中路过一个隧洞很有意思,这条隧道在北美小有名气,取名安东安德森,也是这条隧道的设计工程师的名字。隧道长约2.5英里,汽车只能保持限速在25英里,铁路公路两用,晚上10:30关闭。但每次只能单向通行一种车辆,所以来回都要把握好时间,否则要等很久。  惠蒂尔小镇是由陆地通往多处著名冰河景区的枢纽,四周被海拔1,067米的楚加奇国家森林环抱所环抱、常年被云所覆盖,因此在二战期间成为军事基地的完美之选的军港。这幢14层建筑里,有邮局、便利店、音像店和办事处,全镇大概200人的日常业务都在这里进行。它还有一个警察局、一家卫生所、一间教堂和一间自助洗衣店,最顶上两层是居民宿舍。  惠蒂尔是一个常住人口不到200人的小镇,但却是一个海陆空三栖的交通港,旅游旺季的时候,每天有多班邮轮进出港,每年游客和旅客高达70万人。我们是10月初去的,大部分邮轮都已经停航。好像只有我们一个团的客人在等游船,港口显得越发宁静。  阿拉斯加拥有全美20座最高山脉中的17座,6194米的麦金利峰是北美最高峰。世界上大多数活动冰川在阿拉斯加境内,其中最大的马拉斯皮纳冰川流域面积为5703平方公里。刚才在码头还是阴云密布,上船之后,云开雾散,谁让我们是头顶光环呢?我们乘船沿途饱览威威廉王子峡湾壮阔的雪山和冰川。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冰川。这种能延伸到海水中并有近乎垂直的冰面,崩塌后产生大量浮冰的冰川被叫做“潮汐冰川”。  而这种只能在山谷中运动而无法到达海边的冰川被叫做“山谷冰川”。  在海面上可以看到浮冰,偶尔也能看到海豹,海豚,水禽等。如此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在我国要到海拔数千米高原才能看到的雪山和冰川,在这里基本是零海拔就能看到。  现实看到的冰川其实没有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么震撼。因为安全的原因,游船不能靠的太近,尤其是我们乘的船不是很大,以防冰川崩塌带来可能的危险。  游船来到了一处瀑布附近,请开船的帅哥帮我们全体来一张合影。都是走遍世界各地,云游四方的大侠!  惠蒂尔冰河巡游马上就要此结束了。来程的时候,大家都兴致勃勃在甲板拍照,而回去的时候,由于审美疲劳,都回到了船舱里面休息,等待下船了。  此行的团餐还包括一顿品尝阿拉斯加帝王蟹腿。可能是由于整天也没有什么活动,两条螃蟹腿只吃完了一条,同团的朋友也没有吃完,又送了我一只。结果只能把蟹肉剔出来打包带走,明天早上的蟹肉面有着落了,哈哈。  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岩蟹,即石蟹科的甲壳类,不是真正的螃蟹,它们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帝王蟹主要分布于从美国阿拉斯加至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北太平洋两岸。在美国,帝王蟹只产于阿拉斯加,故又称阿拉斯加帝王蟹。  在阿拉斯加所住的宾馆,档次好像比在美国本土的宾馆档次略高一点。在安克雷奇所住的宾馆大堂放置了一个棕熊的标本,大约有3米高。阿拉斯加棕熊是棕熊亚种中体型仅小于科迪亚克岛棕熊的第二大熊,比北极熊小不了多少。体长可达3.25米,肩高1.50米以上,体重达800千克,阿拉斯加棕熊会游泳,非常善于捕鱼。  可能是由于阿拉斯加地广人稀,我们在安克雷奇住的宾馆居然也算在市区。吃完螃蟹腿,消消食,去downtown走一遭。已是晚上9点多了,所有商店都大门紧闭。由于安克雷奇位于地震带上,所以高楼很少,且集中在市区内。  早上乘车从安克雷奇出发,一路向北,风景依然如画。中途来到了陶基纳小镇。陶基纳(Talkeetna) ,在上世纪初成为金矿采掘中心,是19世纪末淘金热中建立起来的一个小镇,至今依然保留着早期阿拉斯加的纯朴风情。常住人口只有800多人。  因为已经过了旅游的旺季,这里大部分的商铺都已关门歇业。这也是一家经营冰川小飞机的商铺。可以看出来,追光小镇现在是以服务来往的游客为主,路上很少看到当地的人,好像游人也没有几个,显得十分宁静。  我们遇到了一只不怕人的小猫。听导游说,她是前猫镇长(于2017年7月已经去世)的继任者。1998年,由于人们对当年小镇镇长的竞候选人都不是特别满意,最终决定选举一只名为斯塔布斯成为镇上的荣誉镇长,希望借此来助兴当地的观光产业,并且它“办公”的地点就在一个商店内。斯塔布斯真的不负众望,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离预定的午餐时间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来到了小镇旁边。小镇坐落于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天空晴朗时,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百公里外洁白的 “麦金利” 雪峰。  这里纬度比较高,秋天的树叶大部分已经落去。所谓的小镇,其实就是横竖两条T字形的马路。公路两旁散落着一栋栋具有阿拉斯加风情的木头房子,分别经营小酒吧、餐厅和游客住宿。大路不远处就是铁路车站和小飞机场。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小镇旁边的小飞机场,准备参加的是当地flyk2空中出租公司的“体验迪纳利”飞行观光。麦金利山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位于阿拉斯加山脉的中段,它海拔6193米,为北美洲的第一高峰。麦金利山原名迪纳利峰,这是当地印第安人的称呼。后来,此山以美国第二十五届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姓氏命名为麦金利山。但奥巴马执政期的2015年,此山又改名为迪纳利,所以现在好像两个名字同时存在。  空中观光线路是飞到距离德纳利主峰约10公里的地方,然后下降低到令人惊奇的鲁斯Ruth冰斗,和大峡谷。游客可以俯瞰,托克西塔纳Tokositna和鲁斯Ruth冰川,狩猎屯山Huntington陡峭的山脊,附着在猎人山Mount Hunter上的悬浮冰川,以及著名的驼鹿牙 Moose’s Tooth 。  这个机场的飞机还真不少,大致分4座和10座的两种。我们将要搭乘的是10人座的飞机。在登机前,驾驶员介绍了安全常识,导游推荐我给大家做翻译。介绍介绍后,驾驶员问谁愿意坐副驾驶的位置,我毫不犹豫报名。因为在坐在这个位置上视野会更开阔。  我们搭乘的是德哈维兰DHC-3水獭飞机。这是一种活塞式轻型短距起降飞机,它由加拿大德哈维兰公司研发,德哈维兰公司于1951年1月开始DHC-3的设计工作,1951年12月12日"水獭"进行了首飞。1952年11月,DHC-3获得加拿大认证。德哈维兰将DHC-3向美国陆军进行了展示,随后DHC-3进入美国陆军序列,美国陆军也成了"水獭"的最大使用者。其他的军事用户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等。  登机前飞行员给我们介绍注意事项,导游让我给做翻译。然后飞行员问谁愿意坐副驾驶的位置,我立刻举手报名。在副驾驶的座位上,视野更开阔,可以到前方,和2个侧方。  我以为最多在空中兜风半个小时就下来了,谁知道来回整一个小时,过瘾啊!我问飞行员,得知飞机巡航速度是200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往返总共飞了近200公里!我们基本是沿着河谷飞行,俯瞰下面的冰川,目测离冰川最近也就几百米。我们飞行的最大高度约为3000米,也才到麦金利主峰半山腰的高度。  下面的冰川像干涸的河床,表面看上去脏兮兮的。这是冬季积雪经夏季消融后,形成一个消融面,消融面上污化物较多,所以也叫做污化面。污化面是划分年层的天然标志。有了年层,冰层就能像树轮一样被测出年龄来。  再往高处飞一会儿,我们看到的这些估计是终年不会融化的冰川了。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就形成了冰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惠蒂尔看到的有些冰川呈蓝色,而这里的冰川大都是白色的。  山里面的天气,一会是阳光,一会又是阵阵的云和雾。飞行员说一会可能可以看到麦金利主峰,但后来没有听他提起。估计雾太大,开不到。其实在飞机上看,所有的山峰看上去也都是差不多样子。  空中观光结束后,继续驱车前往费尔班克斯。刚才是在空中俯瞰麦金利山,而现在驱车在麦金利山脉中穿行。沿途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峻峭山峰连绵不断,汽车在山中蜿蜒穿行,群山如影随形,坐在车上也能感受到泰山压顶之势。车行谷底,在天幕低垂的旷野中,远方山岚雾霭,祥云瑞雨,一派诗情画意。  我们在费尔班克斯住的酒店,Holiday Inn, 在一个新区,周围都是商店,购物很方便。费尔班克斯是阿拉斯加州最接近北极圈的城市,它是全球观赏北极光的最佳胜地之一,素有“极光之都”之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43天的清晰夜空可以观看到北极光。追逐梦幻的北极光才是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我们的好运会一直持续吗?  晚上10点,天空慢慢开始飘起了雪花。在费尔班德斯的城区虽然能够看到极光,但是由于城市的光源太强,影响了极光的观测效果,所以游客最好去费尔班德斯周围的几个极光观测点来观看极光。虽然我们一天长途跋涉了10几个小时,乘车400多公里,但还是怀着侥幸的心里坐登上了另外一辆专门看极光的大巴,和另外一个团拼车。还需坐车约一小时才可以到达40公里外的查塔尼卡小木屋,车外的雪确越下越大。今天有点悬啊,呵呵。  到了小木屋后,雪依然下个不停。小木屋外一片漆黑,有一片开阔的空地。这里的设施还不错,有WIFI,免费提供茶水,咖啡,小点心等,但在吧台消费是需付费的。团队的安排是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2点为看极光的时间。我们看到实在无望,提出希望提前回宾馆,但遭到了另外一个团领队的反对。后来我们导员说他是缺心眼,哈哈。可以理解,他们已经等了3天没有看到极光了,谁让他缺心眼呢, 哈哈。只有按约定办了,熬到了最后。  第二天我们将要乘坐这辆更威猛的大巴前往北极圈,因为去北极圈的道顿高速路况不是很好,需要有点越野性能的车。晚上将是追光之旅,沿途哪里可以看到极光,就停车在哪里看!今天还是拼车,问了导游,今天以我们的团为主,我们说了算!上车后才发现和我们拼车的是我们河南老乡,老两口 小俩口。  道顿高速是美国通往北极圈的公路,也是从美国陆地去北冰洋的唯一一条路。这条共414英里长(666 公里)公路的名字,是以终生在北极石油勘探工作中的工程师James Dalton的名字来命名,它是美国地处最偏僻最危险的一条公路。  道顿高速公路也被称为“运料路”,因为此条道路多是从普拉德霍湾油田前往费尔班克斯或更南方的运货卡车使用。途中的一个停车点,各式各样轮毂被挂在墙上,这条路的艰险略见一斑。  由于大都是载重货车在路上跑,要想减速比较困难。因此司机们都通过无线电彼此进行联络。遇到狭窄的路段,小车必须提前避让。  通往北极圈的途中路过育空营地,外观看上去比较简陋,但人和车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补给。这里的牛肉面才15刀一碗,而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里的面就要到88一份,黑啊!  纵穿阿拉斯加南北的输油管道和道顿高速并肩,通往北方的普拉德霍湾油田。流经育空营地旁边的育空河为北美洲主要河流之一,它流经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中部和阿拉斯加中部。先往西北流,然后总的采取西南走向流过一个向下倾斜穿过阿拉斯加的地势较低的高原,注入白令海。  经过7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来到了北极圈,这里不过也是木头竖起的一个标牌,上面写着 6633 ARCTIC CERCLE。这就是北极圈!游客来到这里首先做两件“大事”:第一是都要把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拍一张留念照,第二是领取自己进入北极圈的证书。此行的一切到目前为止堪称完美,但是那传说的欧若拉,才是大家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早上一路从费尔班克斯过来,基本是阴天,小雪,大雪,多云,偶尔的阳光随时切换。从北极圈回费尔班克斯再次路过育空营地,又点了一碗牛肉面(需提前预定,很少的选择)当做晚餐。饭后出门向天空张望,偶尔可以看到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心中窃喜,但看当天的天气预报(10月11日),还是不妙 。  随着我们乘坐的大巴车一路南行,时而,有人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大家是一阵欢呼。一会儿,大巴车又行进到山的低处,大雾弥漫,四周什么也看不到,车里是那么的安静,鸦雀无声。再过一会儿,我们又看到了天边初升的月亮,有点淡黄,好像还伴着晚霞,此时,大家的心又激动起来。就这样,大家的情绪伴着天气起起伏伏,我们来到了一个叫科罗拉多溪(COLORADO CREEK)的地方,这里有一片开阔地,距离费尔班克斯大约150公里左右。  下车后向天空张望,好像是晴天有多云。夜色中,微弱的光线穿过云层发出淡淡白光,没有极光嘛?后来听导游说,这就是极光。这是同行的朋友用尼康D810拍下的照片,从相机回放的照片看,果然是绿色的极光。  这么难得的机会,先抓紧到此一游的合影。北极光名称的由来,是科学家卡森迪在反覆考虑下,把这种现象称为“欧若拉”(Aurora),她是古罗马神话里的织架女神,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北极光是出现于星球北极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过了约半小时后,天空中飘来了一只彩色巨龙,就在我们的头顶上面,五彩斑斓,像水里的蛇一样扭动着腰肢在飞舞。这就像是场彩色灯光秀,但比一般的灯光秀场面大的太多,非常震撼。这是一场以整个天空作为背景和舞台的表演,大家都在欢呼,尖叫,兴奋不已。我抓紧时间掏出手机拍了一段视频,但由于光线微弱,只能在暗中看到回放。这样动态的极光出现了5-6分钟,就是用全幅单反相机也很难拍到全过程。大家怀着满足和兴奋的心情登上了返回的大巴。地接导游乐乐说,这样的极光,在他看到的所以极光中,10次中只有2-3次。 这段视频是引用一个专业制作的,但其中有些部分和我们看到的极光类似。极光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我们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只有高呼和尖叫。  在回宾馆的大巴车上,我们都急切地等地接导游联系在费尔班克斯附近的同行,问那里是否可以看到极光。等了很久手机才有信号,反馈的结果是,在那里可以看到,但没有我们看到的精彩。大家一阵欢呼,庆幸我们的好运,一路艰辛终有回报!因为要追逐极光,我们每天都到凌晨2点才回宾馆,因此第二天上午就没有安排其他活动。到附近的沃尔玛看看。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发展的很快,这样的超市我们已经见多不怪了,帮朋友买了几瓶谷维素就离开了。  又看到一家商场,不太熟悉啊,这也是百货商场吗?回来百度一下,才知道,劳氏公司(Lowes)是美国第二大家居装饰用品连锁店。它着重于自己动手之客户和商业客户的零售,专门研究提供家园改善的产品和服务、家庭装饰、家庭维护、家庭修理及商业大厦改造和维护。  下午来到位于费尔班德斯市中心的北方极地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其实是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的一部分,也是游客了解这个神秘北极世界和当地人真实生活的最佳去处。博物馆外饰墙体通白,仿造北极地区常年积雪覆盖的场景,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馆内分为许多不同的展厅,一些来自北极的珍贵动物标本格外的吸引游客注意。馆内展厅对北极地区地理环境变化及历史变迁有着详尽的介绍,游客可以在北方极地博物馆中深刻了解到这片被冰雪覆盖下的神秘世界。  北极村位于费尔班克斯的南边,它号称“北极村”,其实离北极点还有2700多公里,甚至未到北极圈。虽然阿拉斯加的北极村自称是圣诞老人之家,但它的“竞争者”不在少数。许多北极圈附近的国家为了广开旅游财源,都希望圣诞老人到本地来“定居”:芬兰人认为芬兰的拉普兰才是圣诞老人的正宗家乡,冰岛人认为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最适合圣诞老人居住,瑞典和挪威为了谁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而争执不。不过美国孩子却坚信:阿拉斯加的北极村才是圣诞老人真正的家。  晚餐还是在一家中餐馆进行。为了庆祝昨天晚上看到极光,并预祝今天晚上再次能看到极光,我们举杯畅饮。本想我们昨天已经看到了极光,打算回宾馆睡觉,第二天凌晨3点就赶飞机了。难道我们能连续2天都看到极光,头顶的光环不散吗?但听导游乐乐说,今天晚上还有希望看到极光,欧耶。  晚上10点从宾馆出发,前往珍娜温泉附近的一个极光观测小木屋。还没有出市区,就看到有白色的光柱横贯空中,今天晚上的极光特别强。以前看到很多极光照片下面大都是水杉雪松之类的针叶树,到了阿拉斯加才明白,因为只有这类树才能在高寒地区成活。  这样的极光在照片上呈现的绿色极光,肉眼看到的其实白色的。今天极光持续时间大约2-3个小时,我们可以尽情的拍摄,即使使用手机,也能拍出一点图像。在头顶处,我们看到一股白色的云流(极光)像从开敞闸门中涌动出的激流,在天空中流动,虽然不像昨天的极光五彩斑斓,但也是十分的壮观和震撼。  极光最常出没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内,分别称作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北半球以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南端与挪威北海岸为主;而南半球则集中在南极洲附近。在极光观测的网站上,你会看到经常有一个荧光绿色环形区域覆盖在某些地区,那就说明,这些被覆盖的地区才有可能看到极光。  小木屋的外观。极光是一种大自然天文奇观,它没有固定的型态、颜色也不尽相同,颜色以绿、白、黄、蓝居多,偶尔也会呈现艳丽的红紫色,曼妙多姿又神秘难测。极光经常是以很多高大的光柱组成,非常像有褶子的布窗帘。在夜晚,这些光柱形成的弧形从地平线的一端伸展到另一端。深夜,接近午夜时分,这些弧形经常开始扭动摇摆,就像一阵风吹在由光柱做成的窗帘上。有的时候,这个弧形会膨胀充满整个天空,快速游动,并显得十分明亮。这就是所谓的极光次风暴的高潮。  回来查了一下,我们这两个晚上所看极光强度都达到5级。极光一般分为1-9级,2级肉眼即可看到,7级手机可以拍到比较好的效果。来阿拉斯加前恶补了极光摄影的知识,现学现卖,和同团的朋友交流。最基本的要点就是把单反相机设定在M档,最大光圈,焦距无限远,ISO=800, 曝光时间8-15秒,可以使用遥控,自拍设置延时2秒以上。实践告诉我,如果肉眼看到特别明亮,曝光时间也可以略微缩短。  我带的微单拍摄效果比全幅单反差多了。今天晚上极光一直持续了近2个小时,供我们随意摆POSE拍摄。我们都是用手机进行补光。现在回想起来,可以使用手机或者相机的闪光灯补光。到此为止,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都完美实现。快速舞动的,水银泻地般的,慢慢变化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极光都有幸看到。但谁知道,到了北京还有惊喜在等着我!  安克雷奇机场。出来前得知美国的国内航班托运行李要收费,一件25刀。第一次我们2件行李都托运了。后来发现小的箱子可以随身携带。所以再次办理的时候我们就只托运一件行李。但这次在办理费尔班克斯-安克雷奇-西雅图航班的行李托运时,他们又不收费了。收不收费,不知道有什么规律可寻?不收费,我们的小的箱子也托运吧,呵呵。  朋友的儿子在西雅图机场预约了租辆车,我们要一起单独活动半天。从机场出口到租车大厅,要搭乘免费的穿梭巴士。乘车的人很多,看样子租车业在美国很发达啊。  到了租车大厅,才发现确实大的很。这里至少有10几家出租车公司的柜台。在网上办好约车,在这里再办些手续,就可以去停车场取车了。大厅下几层都是停车场,我们费了一些时间才找到ALOMO公司的停车场。同档次的车,看上哪一款,上车就可以开走,钥匙都在车上插着,油也是满的。  在美国开车,好像不困难。交通规则和我们国家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碰到STOP标记时需要停车观察。打开手机导航,就可以开往目的地了。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到了一家中餐厅。10几年前美国的中餐厅给我的印象是,大部分餐厅做的饭菜味道很甜,还有点酸,那是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而这个饭店的饭菜十分正宗。做的酸辣汤和开封的三狠汤完全一样啊!  虽然是脱团改为自由行,但我们的行程还是按照团队的路线走。先去华盛顿大学看看。时间有限,开车在校园里溜了一圈。华盛顿大学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而不是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国外的大学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蓝天,红墙,绿草地。校园很大,又看到了共享单车OFO, 忘记用支付宝扫一下了,呵呵。估计应该是可以用的,既然滴滴优步可以在国外使用。从华盛顿大学赶往位于西雅图北郊的奥特莱斯,大约有40公里远。  西雅图奥特莱斯Seattle Premium Outlets是自由行甚至是跟团的游者旅途必停之一。从西雅图市区开车理论上只需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到,但由于堵车,即使走了一段carpool,我们还开了近3个小时。奥特莱斯旁边还紧靠Tulalip赌场,一般情况下是男士们去赌场小赌怡情,女士们在商场疯狂购物,各得其所。  终于又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们两口一大早就专门驱车从西雅图赶来,等了我们大半天了,感动ing….。免不了寒暄,拥抱,然后后抓紧shopping。  赌场里有个很大的自助餐厅,我们后面就是赌场,可惜没有机会小试身手啊。以前以为美国只有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有赌场,后来才了解到,小的赌场很多地方也有。和老同学干杯,互相祝愿,依依不舍的告别。希望有机会再相聚。  回到宾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新买的苹果手机。来美国之前托朋友的儿子在网上买了2个苹果手机。实际到手的价格是官网价格再加9.25%的税,每个州不太一样。听说阿拉斯加州免税,但没有敢在那里下单,怕没有时间保证能亲自去苹果店取货。  至此,全部行程即将结束。收获满满,既看到了举世闻名的黄石公园,更亲眼目睹了令人难忘的梦幻北极光;既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又品尝了新鲜美味的帝王蟹。即使是我们的航班意外被取消,我们也因祸得福有机会去盐湖城一日游。就像我们导游引用的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