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荣威RX5/荣威RX5 PLUS论坛 >  60岁的犒赏,荣威RX5的川藏之旅(4)

发表于 2017-10-10 16:0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8.1W | 回复 4
60岁的犒赏,荣威RX5的川藏之旅(4)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多云 雅安-------雅江 (318国道,约302公里)
在天全,我想起了史诗般的长征;在泸定,我想起了“大渡桥横铁索寒。”
早晨6:00,我们便从雅安出发前往下一站-----雅江。在城边的“中石油”加油站,将油加满,便放心地启程。从雅安到雅江,经过二郎山隧道后,有一大段烂路,需要小心通过,而其余的路都十分好走。
今天的318国道与清代时的入藏驿路,在成都至雅安段基本一致。出了雅安后,川藏线继续西行,经天全,翻越二郎山抵达泸定。而入藏驿路则南下,经荥径县、青溪又西行80里至泥头驿,再行75里并翻山至大渡河东岸的化林坪,再西北行75里到泸定,再次与现在的川藏线汇合。至于为何这般不同,恐怕还是因为如今的318国道古时候更为凶险吧,人们宁可绕远些但平安些。而到了泸定,古茶马古道与现代318国道在泸定---康定----理塘,两条线路基本一致。过金沙江后,两条路再次分开,经过不同地域走向拉萨。
自驾行走川藏线,本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但仍然让我心中充满了激荡的荷尔蒙气息,那种白天如行走在云端,夜晚似飘浮在星际的感觉,是我一直想要的旅行。也只有这时,时间才会以割裂的形态展现,或被云朵暂停,或被阳光重组,抑或被疾风骤雨打乱,而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形态。行走在这里,没有了以往的千篇一律,只有精彩纷呈。
天全路上的飞仙关,远远望去,三个大字十分醒目。中国但凡带关字的地名,大都是关隘要地,也大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正是由于关隘之险要、之难以愈越,便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没有经历过红军长征那九死一生的经历,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天全的西北方向隆起两座大山脉,一座是西部雅砻江流域的大雪山,将甘孜、炉霍、道孚、康定烘托成了3000米以上的高原。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折多山、海子山,特别是距沪定以南53公里的贡嘠山号称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另一座便是著名的夹金山,夹金山是众多山峰的统称,其中一座山峰便是二郎山。而车过二郎山,便意味着从此告别了川西平原,进入了盘山路,此后的路便是左右盘旋、上下颠簸。

过了二郎山,便意味着从此告别了川西平原,进入了川藏高原。
说起来四川的茶马古道的起点在雅安,但其真正的发端却是在天全。当年四川的茶马古道上,没有善走山地的骡子或马,但四川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而川人又善于背负且吃苦耐劳,还有便是从雅安至康定,地势极为险要,山路狭窄崎岖,并不适合骡马通行,于是背夫就成为雅安到康定的特有现象。而天全县于雅安附近,是茶马古道西行的第一个县,天全人素以吃苦耐劳著称,于是天全背夫成为这条古道上人数最多的群体。如今在古道边还能看到一个个的石臼,那便是当年背夫们歇息时丁字拐留下的印迹。看着它,你会不由自主地对天全背夫肃然起敬,那一个个弓着背,拄着拐,一步一步前行的背影,不正是中国人当下正在前行的写照吗?
车行驶在天全县境内的318国道上,向北可以看到夹金山。提起夹金山,中国人便会想起史诗般的红军长征。夹金山是邛崃山脉的一个支脉,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当年红军一共翻越了八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夹金山是第一座山。在积雪盈尺、空气稀薄的雪山上,衣衫褴褛的红军将士既需要克服高山反应带来的痛苦,还要抵御极度严寒。许多人实在挺不住了,坐下来喘口气,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据统计,几路红军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近万名红军战士倒下长眠于雪山之上。在许多老红军的回忆录里,都有对夹金山的描写,因为那是红军西行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对红军来说,夹金山虽不算高,但劳师远行,困顿饥渴,又没有补给,全凭一股士气成功翻越。而《长征组歌》所描写的“雪皑皑,野茫茫”,也指的是夹金山。红军将士们身着单衣,承受着高原反应,负重前行,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如今的人们,即便攀登像夹金山这样的不算太高的山峰,也会全副武装,全身披挂,一身的户外装备,牛逼的不行。而当年的红军视翻越雪山为寻常事,衣衫褴褛的他们常常嚼着辣椒、甚至穿着草鞋就上去了,靠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其实当年川军在天全、芦山、宝兴设置了三道防线,正常情况下,突破这三道防线是极为困难的。但红军却轻易地突破这三道防线,这让蒋介石十分懊丧,大骂川军只会抽大烟,打仗不行。其实并非川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川军根本就没有认真打。川军总指挥是杨森,红军指挥员是朱德,两人都曾为滇军将领,有着袍泽之谊,私交甚笃。朱德是云南讲武堂出身,在川军中有着广泛的人脉,朱德与杨森又是四川老乡, 论交情没的说。据说杨森的侄子称朱德为伯父,这位朱老总的子侄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川军驻守天全一线的第5 旅旅长。当知得红军过境,指挥员为朱德时,杨森便下令让开一条路,做了个顺水人情。除此之外,便是地方军阀对蒋介石借刀杀人的忌惮,而红军只是借道,并非抢地盘,犯不着拼个鱼死网破,最后由蒋介石来收拾残局。
过了天全,就来到二郎山。在二郎山隧道前,许多人在拍照,那里有一个很干净的厕所,于是这里通常都聚集着许多游人。我们也不例外,主要是为了方便。过去的二郎山山路崎岖,翻越二郎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以至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根本就不敢由这条道去泸定,而是绕行荥经。在这条路上冒险翻山的,基本上那些背夫,靠着双脚和胆量前行。如今有了隧道,天险变通途。我们行驶到这里的时候,由于正在进行别的施工,往来不绝的大车将318国道生生辗压成了一个个大小乱石坑的烂路,车走到这里不得不小心行驶,饶是如此,仍然能感觉到车底盘拖底所发出的令人担心不已的“呯呯”声。真不知那些底盘更低的轿车,是如何熬过这段将近20公里的道路的。

远处是大渡河和泸定县城,两山夹一江,这便是横断山脉的特征。
大渡河是长江上游岷江水系的最大支流,是一条峡谷河流,基本上是南北走向。仿佛有一把刀,将成都平原和川西高原生生切割开。泸定县城就建在山脚下,大渡河将县城一分两半。
泸定桥始建于康熙40年(1701年),历时5年,至康熙45年(1706年)建成。康熙38年,藏王派驻打箭炉的最高官员昌策集烈发动叛乱,占领了打箭炉,公开打出分裂旗号,引起康熙的震怒,遂派出大军前往讨伐。叛乱势力与清军在打箭炉交战,叛乱势力一触即溃,清军一举收复打箭炉,处死了昌策集烈。正是由于此次叛乱,促使康熙下决心建造泸定桥。
据说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陕、藏5省区,现存95座古铁索桥,而泸定桥最为著名,不仅因工程质量,更因其在历史中的位置。大渡河流经藏、川、滇三省,古人要前往三省,非渡此河不可。而泸定至石棉120公里的大渡河,只有安顺场、泸定桥两处渡口,因此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成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死地,又成为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生地,一死一生,证明了红军的不可战胜。
当年石达开率太平军来到安顺场,原本可以顺利渡过大渡河,从而摆脱背后紧追的清军。但他却因为爱妾生子,而下令全军休整3天。结果3天后,大渡河突涨大水,石达开只能望河兴叹了。为保住手下众兄弟的性命,石达开决定自己投降。投降前,命人将5个妻妾和两个幼子捆绑后投入大渡河。石达开被押赴成都凌迟处死,共割1000多刀,至死未吭一声。石棉立有一座“翼王亭”,想必长征路过石棉的红军将帅们都看到了“翼王亭”,他们一定心潮难平,红军能否躲过石达开的命运,能否逃出生天,谁心里也没有底,一切就看上天的安排了。只不过红军指挥员聪明之处在于,没有死盯着安顺场,他们的目光瞄向了100多公里外的泸定桥,红军两天两夜的奔袭,硬是让一线生机变成了现实。
红军为何能强渡大渡河成功,一是两路红军行动迅速,让守桥川军阵脚大乱。二是红军战士的勇猛气概让守军心胆俱裂。但不可否认,地方军阀的私心,让红军有了空子可钻。守桥部队是川军刘文辉的部队,尽管蒋介石已下令必要时炸桥以阻红军渡河。但刘文辉作为地方大员,不能不为地方老百姓着想,不能不为地方经济考虑,他清楚红军到此地并非是与他抢地盘,红军只是路过,自己犯不着与红军舍命相搏。且当时大渡河上只有这一座桥,是四川茶叶、鸦片出入川地的唯一通道。桥炸了,也就断了大家的财路了,那真有可能会激起民变。种种因素加在一起,才使得红军完成了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说得知红军占领了泸定桥后,红军统帅部内一片欢腾,许多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没人能比红军更明白夺取泸定桥对红军意味着什么。

“大渡桥横铁索寒”,我能理解红军将帅们抚摸着铁索激动不已的心情,正如周恩来得知攻占泸定桥时的那句感慨之言:“天不灭红军!”。
世事流转,自红军抢渡大渡河后只过了15年,当年的红军即现在的解放军又打了回来,泸定桥又一次面临危险。1949年胡宗南残部田中田部据守泸定桥,按照田中田的计划,3月22日中午12时,炸掉泸定桥,以阻止解放军向川西进军。谁曾想解放军于3月22日拂晓向守桥敌军发起进攻,并一举占领了泸定桥,进而顺利地解放了康定城,田中田部残敌逃往云南。
今天的大渡河,游人如织,桥虽然还是那座桥,但已经没有了集两岸往来于一身的强横了,解放后陆续建成的几座桥,让东西两岸的往来易如反掌,于是铁索桥便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了人们追忆往昔的载体。如今这里的人们借着大渡河,做着旅游的生意,以往最让游客头疼的方便问题,如今得已解决,沿江家家都建有干净整洁的厕所,收费一元,方便了游客。
离开泸定过瓦斯沟后,318国道便脱离了大渡河,开始与折多河相伴,行驶20多公里后便进入了康定县城。原打算在康定县城住宿,一来这里的海拔相对较低,二来这是一座久闻大名的小城,一支跑马溜溜的山,让这座成小城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但因为它距巴塘太远而放弃。真没想到,车一开进康定县城,我顿时被小城的喧嚣,小城的五光十色,以及小城的繁华所惊倒。我甚至犹豫是否继续前行,想放弃原有夜宿雅江的计划了,这里实在太适合休整了。
最终还是打消了夜宿康定的想法,在这里打了个尖,便匆匆地离开前往雅江。
出康定城便开始翻越折多山,许多人认为怒江99拐凶险,但我认为折多山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最主要的是因为折多山常年浓雾弥漫,让盘山路变得更为凶险。
折多山是大雪山的一个支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行车至折多山垭口,海拔达4298米,与康定县城相比短时间内海拔便升高了1800米,我便是在这里产生了高反,头疼喘不上气。再加上50多公里的九曲十八弯,转得人晕头转向,更令人紧张的是,那天行车至此突遇大雾,是那种浓浓的雾,视线到最后只能看清前面几米的距离,越接近山垭,雾越发浓密,我不得不以最低挡龟行,即便如此,前方常常会有车从雾中突然蹿出,令人惊出一身冷汗。终于来到折多山垭口,回首向下望去,雾中看不到道路的模样,大雾像一床棉被,轻轻地将整座山盖了起来,只有山顶不时有车从雾中穿出,兴奋地鸣着笛,仿佛告诉众人,我终于闯过来了。

待一头扎进雾里,便看不清前后左右了。照过这张照片后,妻便紧张得拿不动相机了,雾浓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这辆RX5.
离开折多山垭口,40多公里的下行路,让汽车一路滑进了新都桥。新都桥位于康定县城的西部,就地理位置及交通往来来说,是川西藏区最重要的一个乡镇。此地是折多山的西缘,海拔3300米,与康定或雅安相比,开阔了许多,山高而平缓,原本因高反而剧烈的头疼,到了这里减轻了不少。
318国道走到这里,分为南北线,川藏南线直奔芒康,川藏北线转向317国道奔江达,因此它处于两条重要通道的节点。

雨后的新都桥
车行走在新都桥,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便是当地人修建了许多厕所。以往游人最头痛的,便是方便的问题,原本应该方便的问题,在这却十分的不方便。如今这里修建了许多标准化的厕所,由当地人负责打扫,每次收费12元不等。收费不多,但解决了大问题。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随着318国道的一步步完善,各项服务也相继跟上了。

草原村落,各种乡村客栈也在抓紧建设,沿途许多藏民都在建客栈,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都会住在客栈里,等候观看新都桥的日出与日落。
过了新都桥,便爬上了高尔寺山,高拔一下升到4600多米,没敢久留便急急地下山了。随着50多公里的下山路,海拔也随之下降1800米,前面就是雅江,雅江是个适合住宿的地方,县城不大,雅砻江将其一分为二,让小县城充满了润泽。
今天加油:150元,入住雅江“铁泉圣地大酒店”,标间320元。
过了这条隧道,便是川藏高原了。
远处是大渡河和泸定县城,两山夹一江,这便是横断山脉的特征。
大渡桥横铁索寒
待一头扎进雾里,便看不清前后左右了
雨后新都桥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2 13:38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7-10-12 14:45    IP属地:未知

666

66666666666666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7-10-29 23:43    IP属地:未知

看老大哥的游记,文采斐然,字里行间贯通古今,每到一处将之典故历史信手拈来,让人身临其境,比导游的说辞生动百倍。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0 11:38    IP属地:未知


空空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一个人,不经常审视自己就不知道能力有多差。钝者,讷于言敏于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