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9-05 22:01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9.7W | 回复 67
闪游河源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我的游记其实也是一份路书,还有点用车感受,所以我的游记都是发在汽车论坛的。感谢大家在欣赏图片之余慢慢将文字看完。
每次造出游计划都要经历一次“两个不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但是只要不突破“管他娘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把计划弄出来。所以这次暑期出远门最终把折返点选在了河源地区——说白了就玛多。
说起玛多,离我家有点远,因此在地图上瞄了好多年了也一直没有成行(十年前其实有一次差点去到,不过当时在阿坝县遇到赛马会耽搁了一天,结果都走到达日县了却只能遗憾放弃)。还有那一路上拐弯抹角可以顺便去的像啥迭部、玛曲、玛沁,加上屋里头的非得去色达,我就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地图上随便画了一个圈,勤劳勇敢的老司机们下了班扛上包就出发。
D0:夜袭陇南
本以为一路高速无话可说,然而进入甘肃境内后天象异常,大雨滂沱,我睁开车灯亡命拉动雨刮在黑漆漆的西秦岭地带龟速行驶。庆幸路况良好,没遇见积水潭,湿漉漉的看见大城市的灯火辉煌,就等于看见了软乎乎的酒店的床。
D1:宿扎尕那
本来按照勤俭节约的原则应该走汶川若尔盖到扎尕那,这样过路费要便宜一些。不过呢,我就是想看看陇南舟曲这边是啥样子的。当快到舟曲县城的时候,远方一座高山出现在眼帘,美而且壮观,它指引着我一直开进舟曲县城。利用上厕所的机会问了一下守厕大妈,她不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其实就算她知道我也记不住。然后继续前行,饿着肚子就到了扎尕那。
我才不会像一般的游记那么俗气呢,提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到网上复制一段关于它的介绍,反正扎尕那现在已经出名得不行不行的了,好多车盘亘在村口,特别是好多大巴车,我的天哪,这弯弯山路能溜进来这么多大巴车,可见这地方有多火爆。
其实扎尕那我前几年就想去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当我在不停的观望中发现各种照片中扎尕那的蓝房顶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就暗暗下决心催促自己要早去要早去要早去。这次顺路专门拐个大弯去了,如我所料,从下到上的几个村子都有许多村民开起了家庭小旅馆,直说就是农家乐,不过搞得还挺好,有公示牌,张三李四王五谁家几张床能接待多少铺位都张贴在路边,而且蓝房顶也基本看不到了,好。就是到了晚上吧,居然有震颤山谷的坝坝舞般的卡拉OK在下方村子响彻。
我一开始看见一家农家乐位置不错,停车询问,两位年轻的美女支支吾吾忽左忽右有房没房的搞得我迷迷糊糊,索性再往上走走。又找到一个感觉位置不错的地方就住下了。说吃饭,老板说厨师上山跳锅庄去了,我们只好吃自热饭充饥。顺便说一句,这里住宿条件非常一般,住宿也不贵,但吃饭有点贵,个别当地人给我的感觉就是还没把生意做起来就先开始学做奸商,这点不好。
然后我带着大家开车上山。因为路线设计问题,我没有选择翻越迭山去合作,结果上山之后错过了扎尕那拇指山前的彩虹。遗憾。而且,从山上下来后,座驾的发动机灯吧唧一下亮了。还好,鉴于老司机对自家车车的了解,很快猜出了故障点,虽然提心吊胆一路——你想嘛,怎么能不提心吊胆嘛,要走那么远的路,要爬那么高的山,要去人那么少的地方——但是还是敢于勇往直前。
。
。
。
D2:卧槽怎么一下子就到了玛沁(游玛曲能不提吗?)
早晨喝完卖牛奶的人用捡来的矿泉水瓶装来的热牛奶,开着亮着发动机灯的车车一溜烟功夫就划过若尔盖北部边沿,来到***。我的计划是到***看看嘉陵江的源头,实现一次四川到甘肃的立定跳远。不过我一下就开到堵死个人的镇上去了,谁叫我跟着导航走的呢。喝了牛奶赶紧在镇里拉完肚子,我想嘉陵江源头估计被圈进景区了,瑞士风情啥的在镇上好像啥也看不见,我就打开导航准备直接去玛曲——***到玛曲地图上有一条直路,最近。当我跟着导航走到镇子边上,立马以为导航失灵了,那是啥路呀,机耕道呀!虽然我是SUV,但是我的发动机灯可是打开着,假设要是如果万一……问了问当地司机,他看看我的车,说你这个应该没问题能过去,但是我还是选择在线导航提供的路径吧。
别了,***,别了,小计划。要知道是这样昨天就不上迭山了,今天翻迭山到合作走碌曲到玛曲,多好。
不过有遗憾才有念想。继续跟着导航走着康庄大道,两边的草原随意舒展,导航叫我左转我就左转,两位身着保安服的汉子微笑着叫我把车往停车场开。想过路?有门,还是金属的伸缩门,拦着呢。
“我去玛曲,不在尕海玩儿。”
“你倒回去,再往前开,然后左转。”
我那个去,我可是出门才下载的最新的导航!
当我穿过一个隧道后,玛曲大平原草原一下子就展现在面前了。在清真饭馆吃饭的时候,我说先定住宿吧,这在计划以内。可是屋里头的说不用,先耍了再说。于是决定先到阿万仓。
这里回顾一下出发前的路线规划问题。
本来计划在***耽搁一阵子结果这点时间节约了,所以到玛曲正好是中午,时间比较早。在离家前的几个小时,为了试一下离线导航(全国流量精贵,而且一路上肯定有很多地方是没有手机信号的),我意外发现玛曲到玛沁有一条近路,但这条路用在线导航是不会给你推荐的。于是我抓紧时间在网上搜了一下这条路的路况,仅仅搜到一条游记提到走的这条路,说在青海境内的那一段很烂,所以我心头也没谱。加上玛曲是我多年前就希望漫游的地方,所以我本来安排了在这里住一宿。回顾完毕。
阿万仓到久治有一条路,现在很多人都这么走。可是久治俺全家都去过了,我是真心不想再往那边路过。从玛曲县城出来往阿万仓不久,看见一个路牌上面清晰的写着“玛沁”二字,我心头一振,认为:他敢标我就敢走。于是乎,先把阿万仓玩儿了再说。
再说一次,我才不会像一般的游记那么俗气呢,提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到网上复制一段关于它的介绍。看我的照片就行了。在观景台上看着那些呼啸而过的小汽车们,我要开回头路了。
回到刚才那个写着玛沁的路口,群情激奋。我告知大家:前面有个欧拉乡,还有个欧拉秀玛乡,我敢保证路况,再往前走就不知道了。我们开始赶路。但这一段路赶路真是太亏了,这条沿着黄河开了很久的路如同一幅流动的壮美风景画卷,加上天空积雨的云彩,美极了。到欧拉乡,随便问了一下,没住宿。继续往前,和太阳赛跑。到欧拉秀玛乡,看到有旅馆的牌子,太阳已经离山非常近了。下车问住宿,3人间,条件不好,90一晚。本想将就住下,在附件看看落日,结果她们在上厕所的时候心里面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90块不要了,在这里耽搁的半小时权当休息,立马继续出发。
落日太美,本值得流连,奈何夜太黑,趁亮赶紧走。太阳在山边挣扎的时候,有三只鸟儿在短短一两公里的路上相继撞到我的挡风玻璃上永垂不朽了,十分心痛。太阳完全藏到山后的时候我们走上了非铺装路面。
事物总要分正反两面,有时候女性朋友不懂车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我屋里头的,在布满炮弹坑的非铺装路面上很好的施展了她的驾驶技能,车后扬起的尘土让我有了强烈的腾云驾雾感觉,把间或遇到的同向或相向的各类车辆鄙夷得灰头垢面——减震?我不经常弯着腰趴地上查看嘛,更伤减震的地方还在后面呢。
经过很长的翻山越岭,在必须开大灯的时候看见了高速公路——括弧:建设中的,其实已经让车在上面跑了,毕竟高海拔地带,老路已经破败不堪。继续在黑暗的破路上行驶了十几二十公里,还差点走错路,总算有惊无险到了玛沁。大城市,好吃好住伺候着。
。
。
。
D3:到玛多(这可是穿越了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哟)
一早上了不要钱的高速公路,没敢开太快,隐隐约约的限速标志写着限速80,毕竟配套设施还没完成,担心万一路面有个啥的,因此一路上尽被别人超车了,和在非铺装路面上的情况完全相反。哪怕就是这样,还是压死了一只跑到路中间又突然折返回去的鼠兔——阿弥陀佛。
在高速路上就望见了山体巨大的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那通天的白色巨墙一点不让人觉得堵,反而心情辽阔。再往前走,还在建设中的高速路就不让走了,因为一个没通的隧道。下到老路上,小小的爬了一会儿山,在垭口从一个写着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门模样的建筑穿过,我就开始急切的问路。
之前朋友告诉我说他们走的一条很烂的路,直接把车能开到离冰川一二百米的地方。我就问啊:师傅冰川怎么走啊?他们能听懂冰川吗?都告诉我雪山应该怎么怎么走。
按照口头导航的指引,我没有从又能重新上高速路的地方上高速路,而是继续往前走几百米,然后有个岔路,左转,开始进山。我也以为是这条路,一是因为方向正确,山就在那边,二是因为路也很烂,三是因为碰到几位徒步的外国朋友,我用汉语说你好他用英语说哈喽,然后我问他瓦特啊油干啥呢,他说他们来自地球另一面的浪漫国度法兰西(定语都是我加的,我能听懂法兰西已经是上帝保佑了),要狗入昂得 佛嘚斯,说着用手比划了一圈,看我明白了他们是要用4天时间去转山的意思,露出了得意或者说自豪的神情。我祝他们顾得落客之后更加无比坚定了这条路是通往冰川的信心。
路不太好,一直沿着山沟走,在艰难的过了一条小河的时候突然觉得我以前过于低调了,别人说:你那个越野车——的时候我都要立即纠正说我这个是SUV,这次终于验明正身了。
当转过一个大弯,玛卿岗日挟带着巨大的冰川在右边立马胀满了整个眼睛。山下几顶牧民洁白的帐篷冒着的炊烟,仿佛和稀薄的空气摩擦出微弱的吱吱声——世界太安静了,所有的声音都被雪山***在冰川底下,只有大呼小叫能够逃离震撼的心灵。
再转一个弯就是土公路的最高处,不能算垭口,因为四面都是山。路靠玛卿岗日的那一边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海子,水里面开着淡黄色小花,也倒映着联排的经幡和崔巍的神山。就是离冰川的距离真的还比较远。一群包车游玩的人忙乱的欣赏着美景,我跑上前去问藏族司机:离冰川很近的地方怎么走啊?他们都说沿着路能走出山去,都说离冰川很近的垭口还远得很你得继续往前走。于是乎接下来我就在山中间穿越了阿尼玛卿国家地质公园,开着我的越野SUV第一次趟过十几二十米的溪流,一直到下大武乡,重回高速路。
后来回家后查找卫星图像,倒是沿着X701老路走,会路过离冰舌很近的地方,搞不好就是藏族司机提到的地方。想起前年去祁连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去八一冰川,这次又因为没找到路错过冰川,总是遗憾满满。不过穿越阿尼玛卿也算一个意外收获吧。
然后沿着高速路一会儿就到了花石峡。本来想去看看在地图上看过无数次的冬给措拉湖,可是在路口转悠几圈愣是没找到上香花公路的口子——不只是我,还有大货车在四处乱转呢,可见这交通建设搞的:只有路牌、没有提示、不开口子。
遗憾一个接着一个,伴我来到玛多县城。城不大,住宿贵,再怎么也得住。然后去星星海看了一眼,还把车开到湖边的格萨尔王雕像旁边朝觐了一下。屋里头的出现高反,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把洗漱用品和化妆防晒的全都丢了,损失几大百。
。
。
。
D4:游河源
由于之前行程提前了一天,加之路况良好,所以我胆大心细的提出从两湖出来之后去玉树歇息吧,这样一是海拔比原计划走达日海拔要低些,二是就可以绕道石渠甘孜看看。
一人买了一个油饼就出发,那时候天空还下着雨,一切还没有睡醒的样子。车很快走上了真资格的搓衣板路,开慢了抖死人,开快了怕减震出问题——对了,减震已经接受过考验了,还是开快点吧,毕竟几百里往返呢。
鄂陵湖和扎陵湖都很美。然而我们的精力更多却放在寻找大型野生动物上了。藏野驴、藏原羚这些随意的动物都被我看到了,顺便还看了鹰,以及土拨鼠。我预设的目的地是到星宿海,如果有可能就去到格萨尔王赛马称王的地方。不过由于路确实太坑车,中午12点的时候我把车开过扎陵湖之后,在一片小湖泊中间停下了,调头。我以为我到了星宿海(罗布报告2016年关于黄河源的那一集里也把这里当做了星宿海)。后来通过卫星地图发现星宿海其实在我南面不远的地方,只是不知道有路没有。停车吃自热饭,一位藏族小哥停下他的摩托车看稀奇。我和他简单的攀谈几句,风很大,他的汉语生硬。我说这是星宿海?他说是。我问他去哪里,他说去扎陵海。好吧,就算我到了星宿海了。
往回走,由不怕车车受伤的来驾驶,行驶速度明显更快。几十公里过后,回到牛头碑路口,还是决定到牛头碑去。观景台的作用确实还是明显实用,鄂陵湖在眼前展露无遗。当时天光正好,我却无以回报,且无法等到落霞染金了。一路撒开丫子往回走,5点过点出景区大门的时候卖票的已经人去楼空,好多四面八方汇聚来的车车鱼贯而入都不带踩刹车。很快又进入雨区。透过模糊的挡风玻璃看见路基左边有一头比较大的动物,很快接近的时候我发现好像是狼——我一声惊呼,开飞车的老司机在劈啪作响的雨中一脚刹车,把车吱嘎一下稳稳停在那头灰色的大型哺乳动物身边。果然是大尾巴狼里个浪里个大灰狼。我们兴奋的放车窗——握草我们的胆儿也太肥了吧?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喜得忘了一切,我抓相机的手赶紧一边打开镜头盖一边将相机往眼睛上送。估计狼也被这突如其来就停在身旁的大铁疙瘩怔住了,只楞了一下,还没等我把相机送到眼边,车窗才降到一半,嗖的一下就往车屁股方向逃窜了,就如突然的惊喜一样又突然的消散了。
真没想到在离玛多县城这么近的地方能看见狼,本来我还给闪游团的团员们说这里有狼但不要抱能看见的希望呢哈哈哈哈。
回到玛多,加油。加油站里一位年轻藏族司机主动和我攀谈,想问问贵德还是香日德还是德令哈我记不得了那边的路况,我说我没有从那边走,说我要去玉树。他说他才从玉树来,走高速快得很吧啦吧啦——共玉高速可以走了?我本来准备走老路的。
上了高速,开始还挺不服气,因为高速限速80,看见老路上的车比我还跑得快。而且这条和老路并肩同行的路风景真好呀,一路的草原河流海子,一直美到巴颜喀拉山垭口,离开玛多。进入玉树,其实风景也很好的,但暮色基本上降临了。天黑了才体会到高速比普通道路的好,就不多说了。由于玛多到玉树的高速公路海拔太高,气候恶劣,所以真不要开太快,因为哪里有一个路面沉陷你还真反应不过来,会腾飞的。
黑漆漆的就到了玉树,真的大城市,没想到这么大的城市住宿还不便宜呢。找到住宿卸行李才发现洗漱化妆品全丢了,火气上头,夜宴也省了,早点歇着吧。
。
。
。
D5:进甘孜
还是一早出发。出玉树城没有走高速,专门走的老路,就为了看一眼通天河——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上游。顺着杂曲走,一个拐弯过去就看见了一个巨型“鸳鸯锅”,金沙江,哦不,这里还是通天河一下子将杂曲截断,金沙翻腾的暖色水流如荷尔蒙充沛的青年人群向前冲去,汹涌不可阻挡的同时让我明白了金沙江名字的含义。
右拐出歇武镇开始翻山。一座无法赞叹的壮美大山,一辆辆大货车像镶嵌在挂着的绿色草皮帷幔上的缓慢蠕动的装饰配件,一层一层的累积在我们头顶,又如同巨大得无法发出任何声响的音乐盒。翻过这座高山的垭口,那边就是石渠境内,青草大山变成了七彩大山,漫山的野花啊,新鲜得美,在阳光下灼灼生辉。
在花的山里穿行,我们没有因为石渠有著名的玛尼墙而停车,也没有为大大小小的各个寺庙停车,只在县城匆忙吃了个午饭,也没去观察碰巧举行的的赛马大会,继续匆忙赶路——倒不是因为甘孜有多远,而是因为我新增加了一个免费旅游项目:趁雀儿山还在通车,到垭口看看。
石渠到玛尼干戈总体路况很好,除了隧道还没通车需要翻越路面破败的海子山以外。到了玛尼干戈我们就去了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垭口。也算一个小小的圆梦。然后返回,在青稞画廊中到甘孜,住下,大吃一顿烧烤。
。
。
。
D6:色达
甘孜到色达本来有一条路,不过在修,我们走了没多远看见施工车辆就停下了等他。顺便问了一下修路工,他告诉我前方路不好,都在修,要开很久,还不如走炉霍翁达。我听了他的意见,调头回来,走了个绕道。到色达洛若乡,犹豫怎么办的时候决定先吃午饭。饭还没吃舒坦,听说天葬要开始了,赶紧去凑热闹。这个不说了,各类记述都多得很了,反正就是云集的观众比秃鹫还多。
看完热闹,我们把车直接开到县城找好住处,才又返回洛若,去佛学院。
佛学院还需要我多描述吗?也不需要了吧,反正就是安安静静的看看转转拍拍照片,也没有啥故事发生,也不想去探究别人的故事。在山顶等到日落月升灯亮才下山,此刻还有好多游客才开始上山。
。
。
。
D7:西索的民居
色达到马尔康其实不远,对于一日千里的老司机来说就跟喝个下午茶一样简单。不过317国道并没有完全给我好脸色看,还是有那么一截路是车辆排队缓行的(现在报路况都不兴说堵车这个不时髦的词了)。不过中午在观音桥镇吃饭游玩已经把情绪弄得无比高涨了,一切慢动作都不会将老司机打倒的。
话说那个观音桥,是从头一天晚上在色达的山顶上守候万家灯火的时候一位一起围观的老乡口里知道的,说是有个小布达拉宫。到观音桥恰好中午,到镇上吃了一顿出门以来最好吃的饭——冒菜,味道十分对胃,价格实在到每人才10几块钱。然后上山。我沿着大路一直直行,一路上水转经筒还不少,一直到路被两边都是一人多高的土坎形成的门阻塞了。我的越野SUV再一次呈现出野生的一面——据我这位老司机慧眼观察,土坎缺口的宽度正好比车大一点点,不过车轮得压在土坎在路面堆积的垮塌物上过去。我把副驾驶坐着的屋里头的赶下车给我在前面看着,我小心翼翼的轰着油门,一停一顿的完美过关。无论是过去还是过来,这个坎两次让下车观望的屋里头的惊叹我把车车开得轮子高高悬空。然而我在车里却感到死心塌地,完全没有悬空感——一个交叉轴算个啥呀,又不是没玩儿过!后来屋里头的一直在惋惜怎么没拍照啊怎么没录视频啊,我说算了吧,你要是拍照录像去了那么谁给我看车身会不会被挂着呢?
过了坎儿没几百米路就被锁住了,真的是锁住的,小路嘛,本来不宽。看见右手边有经幡顺着羊肠小道向山上延伸,我以为小布达拉宫一定在山顶。于是我汗流浃背的爬呀爬,爬到山顶我看到了花,还有就是破损废弃的藏房,依旧屹立的高大石墙,还能转动的转经筒,挂满山梁的风马旗,原来这不光是废弃的居民区,还是当地人的转山地。
哦,走错路了,白爬了落差400米的山。下山正好有当地人来转山,问了路,调转方向,通过剧烈回旋上升的盘山公路,总算到了小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的寺院都是那么庄重。我就不再讲述了。下山后接着往马尔康走。没想到马尔康这么大的城市居然人满为患,住宿问了好几家都是客满。本来想这次在外面的最后一晚住个大城市,看来非逼着我去几年前就住过的西索民居了。没办法了还是只有去。
上一辆车离我而去之前的最后一次旅行的第一个夜晚,就是在深更半夜入住的西索民居。结果经过4年的建设,卓克基官寨门口挂起了好几个酒店的牌子,一改当年只能住臧家乐的作风。她们随便选了一家,冷冷清清安安静静干干净净,价格实惠,和旁边十分钟距离的大城市完全是天上人间的差距。赶紧落脚,在河边吃饭,回房间睡觉。
。
。
。
D8:回家
从马尔康到映秀有两条距离差不多的近路可以走,一条是穿鹧鸪山过理县汶川,一条是翻梦笔山过日隆穿巴朗山过卧龙。考虑到小朋友没看过四姑娘,我决定多绕50公里走第二条路。这条路的风景吧,其实也很好的。但是前几天更好的风景看疲倦了,这段路就显得平谈无奇了,我们基本就是个慢慢赶路。到了日隆,现在叫四姑娘山镇,我加过几次油的那个加油站排着长队呢,加油站的员工小姑娘说今年上山避暑的人太多了,92号的油枪都加烂了3根——窝草你们一共才4根92号的枪啊。
和正常情况一样,四姑娘的主要工作还是藏在云里面不见真容,但猫鼻梁好多人,游客和生意人。猫鼻梁上方几十米的地方,上次还是建筑垃圾填埋场一样的那个平台已经建设成了新的高大上的观景台。巴朗山隧道也通车了,然而我却带着大家去翻山——估计也是慢慢就不行了吧这个垭口,下次就不一定能去了。
到垭口停下来,保留节目,就是要回望一下上山的盘山路。一辆保时捷马坎停在我前面,发动机舱盖打开着。我问怎么了他们说高反了,我想这么好的车居然还会出这种问题?这里我可是走过多次了。结果几分钟后我扭动车钥匙,水温报警!发动机故障灯亮了几千里,终于发作了。发作了也好,至少证明了我对故障判断的准确性。我也学着高级车的样子打开发动机舱盖,高级车朋友们一看:“哟!来来来,一起吃西瓜!”我怎么好意思去当吃瓜群众呢,万一别人是客套呢?二十分钟后我们陆续盖上发动机舱盖,下山。
—— 手机照片充数
以上所有手机照片充数的原因是当时相机在包里懒得掏出来。
一路上上山的车好多,好多车停在路边玩儿野花,也多出好多观景点什么的,我才两三年没来这里,看来是放开发展了,细思极恐。然后到卧龙吃饭,已是下午。和一位成都大哥聊了几句,他说成都这几天太热了,所以山上这么打挤。我问好多度嘛,他咬着牙说三十三四度呀。我草,在重庆这温度属于十分宜人的天气好不好!看他们娇气得,据说卧龙耿达这些地方那天都在开始打地铺了,天啦撸。
吃完饭继续走,在耿达隧道前那个加过好几次油的加油站加满油,走上崭新的耿达到映秀的路,突然怀念起以前走这一段超级烂路的历史来,为什么都新路了还限这么低的速啊?!以前烂路的时候在这里我们都能跑40好不好!然后在映秀上了高速,一路到家,居然才耗掉半箱汽油。
看看里程表,8天8夜居然走了8400里路,厉害了,我的闪游团,比到此一游都还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旅游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大家最好别模仿。
游记到此结束,浪费您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