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是一个踏青的好时机。约上好友,逃离城市的喧嚣,我们这次的目标:王位山!
不过这次,我的座驾竟然不是一辆SUV,而是雪铁龙的新C6,爬山和涉水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新C6真的能胜任吗?
这是我们在王位山中,寻觅到的一间新开的精品民宿。王位山离莫干山不远,和莫干山现在的商业化相比,王位山显得更加的原始和纯朴。酒店的设计师来自上海,也是为了能在山林里找回一片宁静和自然,这和我们这次出行的初衷不谋而合。开门,见山。是这家酒店的特色。我在早上推开了房门,拍下了这张照片。
为何说是爬山?因为酒店建造在王位山顶,海拨约600米,上山需要经过坡度在30度左右的,二十几个180度的发夹弯,都是羊肠小道。过弯时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过,因为两旁就是山体和悬崖!因此,如果不是老司机,不建议前往。
为何说是涉水?为了在山中找到更美的风景,我们在酒店小哥的带领下,穿越丛林,蹚过小溪,才在竹林深处,找到了一片像九寨沟一样蓝绿般的渊水。如果不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也是不敢贸然蹚过这不知深浅的约40米宽的小溪流。小六子在此戏水一番,也是逼格十足!~
酒店一共只有18间客房,这次被我们一帮车友们给包场了!虽然不是挂牌的五星级酒店,但是设施和用品都是花了心思来打造的。让我们一帮好朋友们在这里品茶喝酒,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当然,这次出行的主角还是我们的新C6,带着我爬山涉水最辛苦了。新C6的前脸看着就是比较前卫和夸张的造型,10颗LED日行灯从大灯上沿一直延续到了中网上,有点未来战士的味道。车身尺寸是4980*1858*1475mm。数据上看其实挺大的,已经接近我的A6L,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造型的原因,看起来总觉得还是有点大家闺秀的感觉。
在夜间开启大灯后,大灯的造型就变样了。我发朋友圈里让大家猜车,80%的朋友都猜不出来。
屁股的造型和前脸比起来就显得中庸,虽无出彩,但也看着饱满。不过单边双出的排气管就比较单调。
无钥匙进入功能非常方便,开门还有照地灯,锁车后后视镜会自动折叠,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
出发之前,为了更好的了解新C6的功能,虽然是个老司机,但我还专门研究了下说明书!
这些新C6的特色,我都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一体验。高科技的配置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否则在行驶过程中再自己摸索,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也不安全。
进入车内,法式精品的感觉浓郁。对称式的中控,虽然没有夸张的大屏,也没有独特的排档。但是眼看和手摸之处,都能感觉到精致的做工和细节上的用心。
看这仪表台上的暗纹细节,是否有种法式奢侈品的箱包感?手摸到之处都是软性包裹。
看这门内侧拉手,这缝线可是真的缝线噢!这可不是假造型。
看这钢琴漆面和针脚细节,就担心这白线时间长了脏了可就不好打理了~
方向盘的造型挺漂亮的,真皮手感也不错,不过转向比较重,尤其在低速时。高速上挺稳,但在倒车时就比较吃力。方向盘上的多功能键比较清晰易懂,不过自适应巡航控制器在方向盘后,控制方式与德系车不同,需要适应,还好我提前先看了说明书!
大灯高度调节,后备箱盖开启,加油盖开启的按扭都在这里。
蛇形的档把比较短,造型比较普通,而且换档过程中感觉不太干脆,就是有点弹性的感觉,不像是根硬杆,而是根有韧性的材料。
四区空调非常舒适,操作逻辑也简单易懂。没有太多可说。
前排座椅还带电加热和通风功能!这一个配置在竞争对手中绝对算得上是优势!体验了下都不错,通风在低档听着音乐时噪音可以忽略。整个背部和屁股都是凉凉的,在夏天绝对是利器!
全液晶仪表盘确实会让人有前卫的科技感!像是开了辆电动车一般。不过我一开始还是挺不习惯的,中间的时速标没问题,最上面的像收音机指针似的时速表,我几乎不看。左边的转速表实在太小,像我这种没事喜欢瞄一眼转速的老司机,要盯两秒以上才能反应出来C6的转速……最左边的油表感觉有点虚量,出发前看电脑显示还可以行驶480公里,结果我开了300公里到山上就亮灯了,山上还没有地方加油。吓我一身冷汗,还好下山油耗低,一路溜下山来,电子设备一切关毕!
这张照片是我在高速上打开ACC自适应巡航时拍下来的,这是我最喜欢测试的功能之一。这里有几个数字要注意,中间的最大的90是当时的时速,下面的绿色的95是我设定的巡航速度,红圈黑字的100是当时路况的限速。自动扫描限速标志功能挺实用的,这个功能在林肯MKC上也有,这是扫描马路上的限速标志或者导航上记录的信息来显示的。这在没注意限速标志时可以给驾驶者一个提醒,非常实用。我设定95巡航而时速只有90,说明当时我是在跟车的情况。前车的时速只有90,因此C6也就自动跟着90的时速。在高速路上路况好的时候,打开ACC自适应巡航还是挺好用的,在自动刹车和提速的判断上,我感觉比MKC的逻辑要好,尤其是有车插队的时候。但是,如果前车是骑在两根道中间的时候,电脑逻辑就会有点失控,此时就需要人为的介入。所以,无论再好的ACC,还是离不开驾驶员的判断。
车道保持功能会有提醒,如果不打灯换道,会有嘟嘟声提醒,这有助于改善驾驶员换道不打灯的坏习惯,挺好的,但是方向盘上没有震动提醒。
在驶用导航的时候,仪表盘上也会显示地图的模式,效果还是不错的。
不过中控屏上的地图看起来分辩率就比较低,看着像高德的地图,显示屏自身的分辩率是不低的,但这个导航系统看着就有点像后期加装的感觉,有点不太协调。
在车内后视镜的上方,有两个按扭。左边的是紧急情况呼叫,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情况下,可以一键求救。右边的是雪铁龙的服务呼叫中心,看了说明书可以免费联系服务中心,帮助找到导航地址,并推送到车载导航系统上。类似于通用的安吉星系统。我在家人面前还专门想显摆一下,结果呼叫中心说我的车辆未注册,无法推送地图……汗!
算了,还是用我的手机导航比较靠谱!
整个车载系统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内置了许多功能。触屏操作反应灵敏,字体细腻。空调还带离子发生器有助于空气净化。
Apple CarPlay可以连接手机,我还来得及测试这个功能。因为只有一个USB口,我用来听歌了。还有WIFI连接功能,我也没有体验。
氛围灯可以设置成不同的主题,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相应变化,这一点非常能体现法式的浪漫情怀。
泊车辅助就是前后雷达和倒车影像,低速时前雷达会自动激活。盲点监测就是后视镜上的变道提醒,如果有车的时候,会亮起小黄灯提醒旁边有车不能变道,好用。牵引力控制系统就是ESP,胎压监测不是实时的,应该是通过ABS来判断的。
智能启停系统当然是为了环保省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整个行程中都踩不出停的状态。
倒车影像清晰,带转向的辅助线,精准好用。虽然只有后摄像头,但是在倒车的过程中,电脑会自动录制倒过的路线,还原成类似于360度的全景。看右边的图是边倒边呈现的。
在接近障碍物时,车尾会模拟成俯视图,更加直观。
虽然没有座椅记忆功能,但是有座椅按摩!大概会按十分钟,停几分钟,再按十分钟,如果反复一小时后自动停止,跑长途时有助于舒缓疲劳。
前排座椅的头枕设计挺特别的,可以调整前后位置,显然这种设计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又能达到舒适的效果。
后排出风口也是双区自动空调,这配置在这个级别里不多见。
后排座椅空间挺大的,没感觉出来比我的A6L小。座椅的中间还可以开一个小洞,方便从后备箱中取物品,也可以从后备箱中穿过一些比较长的物件,例如滑雪板。
后排座椅竟然可以电动调节角度,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功能!A6都没有,必须赞一下。
前后两块天窗虽然没有整块的大天窗那么地透亮,但是增加了车架的安全性,前面的可以开启,后面的不能开启。
后备箱比较规整,空间也挺大的。不过没有电动尾门,有点遗憾。
总结。全新的C6在这次的“爬山涉水”活动中还是表现得比较出色。虽然越野不是它的强项,但是作为一辆家用车,难免还是会有这种郊游的活动需求。虽然动力和操控的表现不算是非常地出众,但是在配置和舒适性上,还是加了不少分值。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朋友在闲聊,为什么要选择雪铁龙这个品牌?其实有一个朋友竟然曾经在十几年前作为雪铁龙的销售,他对此仍是记忆犹新。他仍然记得上一代的C5的几个鲜为人知的特点,例如后轮带有小角度的转向,后挡风玻璃是内曲面不容易积水等。虽然这些特色已经不再新C6上使用了。但是,雪铁龙总是会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给消费者一些个性的表现。至少,在马路上,我不是一辆“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