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明锐/明锐旅行版论坛 >  【我的斯柯达】九月中旬晋南访古——皇城相府游记

发表于 2016-10-15 17:48    IP属地:未知

查看 71W | 回复 17
【我的斯柯达】九月中旬晋南访古——皇城相府游记
对于皇城相府早有耳闻,一直未能成行。9月中旬的周末,约上二哥,一起去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看看。
于是从邢台出发,走京港澳高速、青兰高速、二广高速、晋阳高速,下高速后仅仅三公里即可到达皇城相府景区。由于青兰高速山西段有一段儿在进行拓宽修路,走了一段儿省道,用时四个半小时。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7:55    IP属地:未知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由内城、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城门前,俗称“皇阁楼”。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壁辉煌,是皇城旧八景之一。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02    IP属地:未知

皇城相府御史府和中道庄
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石牌坊进入中道庄,迎面有大小两座石牌坊。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柱三门式,雕龙刻凤,众兽环绕。在它的正楼上有四个大字“冢宰总宪”,为陈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总结。正楼最下面一行是陈廷敬所授官职: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陈廷敬。以上三行是陈廷敬父辈、祖辈、曾祖辈所授官职,左右两侧分别刻着“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下面护柱石图案是狮子滚绣球,以及梅、兰、竹、菊等图案,雕刻精细考究。小牌坊建于清顺治14年,上面记载了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父辈所授官职。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08    IP属地:未知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13    IP属地:未知

从花园这边转过来进入了陈廷敬纪念馆的后面。







从陈廷敬纪念馆出来又看到了小牌坊。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25    IP属地:未知

这个小牌坊历史更早

陈廷敬纪念馆的正门

从小牌坊右边有个小门,进去之后是止园。
止园建成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的场所。

我们进去看了一下又出来了,先看看别的。
右转进入内城,首先看到的是陈氏宗祠。
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46    IP属地:未知

树德院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世德院为陈廷敬出生地。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从陈氏祠堂转完进入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虽因战乱而建,但它在和平时期却是观景揽胜的好去处,所以后人又叫“风月楼”。


从河山楼登台阶,进入中华字典博物馆。

各个不同时期文字的字典。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8:57    IP属地:未知

从字典博物馆出来,继续朝前走,可以向上登上文昌阁。




藏兵洞
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皇城相府屯兵洞和陈氏宗祠的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




从城墙上还可以看到剧场和蜡像馆。




从城墙上下来,进来的地方恰好是小姐院。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19:02    IP属地:未知

最后又去了止园和南书院






看完就从出口出来了,有很多卖东西的店铺,倒是热闹,一个没进。
等候迎圣驾表演的时候再拍下景区门口,下午表演的时间是3点。


西山院看了一眼就出来吃饭了,是个道观。紫云阡(是墓地),我们没去。还有个庄园,需要乘电瓶车过去,我们也没有去。
最后是迎圣驾的表演

开门,士兵出来


官员出来

皇帝队伍出来

君臣对话

献上字典,皇帝审阅


赐匾

进府,然后就结束了,表演的时长大约十二分钟。
回程不表,这次的游览使我大开眼界,相府的建筑风格很有规格,而古代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总之,虽然参观的时间不长,但也大饱眼福。
[ 本帖最后由 guangwen_d 于 2016-10-15 22:02 编辑 ]
最想去的地方,怎能半路返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5 20:32    IP属地:未知

先收藏,再慢慢看
人生下来都是原创,慢慢地活成了盗版。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