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内蒙古论坛 >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发表于 2016-01-22 15:36    IP属地:未知

查看 458.9W | 回复 111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四川资源富集而被誉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主要还有美女如云。川蜀之地,美女云集,气候宜人,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形成一种安逸的环境,十分适合生活和居住!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如此则一生平淡,难成大事。

    其实风景不一定就在大城市,小城有小城的韵味,小城有小城的特点,眉山,距离成都80公里,古称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2 15:57    IP属地:未知

    眉山,远景楼,是目前全国最高大的仿古建筑群之一。
    远景楼是北宋眉州知州黎希声在元丰年间主持修建,宋元明清朝代更替,远景楼损毁于兵火,清代乾隆年间修复。现在的远景楼,是2004年采用宋代建筑风格建成的

    远景楼主楼共13层,高80米,裙楼也有5层,凭栏远眺,可尽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意境


《眉州远景楼记》

苏轼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 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 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 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商贾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 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 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 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 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 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

    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 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苛,众 以为易事。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 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 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 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 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从邦君于其上,酒酣 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

                                                                                                        元丰元年七月十五日记


    远景楼楼下的警示也霸气十足

    远景楼夜景别具特色,恰似由如夜晚的一颗明珠,人间天堂。

    眉山,三苏故里、东坡故里。我们都知道,三苏的故居,是位于眉山市区纱縠行的三苏祠。但其实三苏真正的故居,却是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三苏乡
    站在眉山的街边,一种安然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


    蜀都养人,连树都陶醉在这适宜的环境中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2 16:19    IP属地:未知

    安逸的下午,坐在小广场上,喝一碗茶,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吹吹牛,打打牌,体会一下悠闲蜀都的消遣方式,这特别的体验,你想体验吗?

    这里的人都不用上班吗?你们这样让我这个上班狗怎么能够接受?羡慕死了

    不管有事没事,这已是一种生活习惯,惬意!耳边不时传来:“帅哥、幺妹来掏耳朵”的川普,让人听起来也感到好奇



  四川掏耳朵乃是中华一绝,与扬州三把刀并列传统民间绝技之一。由于掏耳朵是蜀都的一个文化特色,民间也有“不掏耳朵不算真正到成都”的说法,可见其影响力。

    掏耳俗称“小舒服”,是一种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的民间手艺。在成都市宽窄巷子,有一群靠这门技艺生存的掏耳师傅,他们被称为采耳师。采耳师们拥有着数十种掏耳工具,如耳扒子、鹅毛棒、铗子、震子、马尾、刮耳刀、耳起、棉花棒、酒精、双氧水、头灯等。掏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技,也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耳文化。民间至今仍有三大快活之说:采耳,捏脚,洗澡。


     “小舒服”也是中华民俗七十二绝技之一,随身携带的八件工具:耳扒子、鹅毛棒、镊子、震子、马尾、云刀、耳起、棉花棒,配上酒精、双氧水、头灯等十八般武器,掏耳师使出浑身解数,手腕转动、音叉作响,“当啷一嘤”绵长清脆,掏耳师上阵了。先用云刀剪去耳毛,起子上阵挑松耳垢,稀稀疏疏好似竹林风动,恍恍惚惚中夹子已经把耳垢挑出。竹制挖耳勺是自制的,挖耳勺所经过处由浅及深,鹅毛自制的海底丝轻柔转动,巴适!太巴适了!


    舒服噻

    要不要来根甘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2 16:30    IP属地:未知

    来了四川不吃火锅有点不像话吧?所以,必须的,你懂得!

    火锅来喽,口水不要流下来哦!

吃毛肚讲究“七上八下”,嫩懂吗?其实啊,就是以免“煮老了”而影响毛肚原有的爽脆口感

    蘸料少不了的,干的、湿的根据个人口味自行选择哦!

    看着热气腾腾、麻辣鲜香的火锅,毛肚那去了?

    好了,就这些吧!因为可以吃了,没功夫再说了!

    最后再来一张远景楼夜景!结束四川印象!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2 16:39    IP属地:未知

火锅整起来虎子跑眉山去了哈



qiangzi163
别人在前行的时候,你不能只是一直站在那里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6-01-22 16:41    IP属地:未知

引用 qiangzi163 于 2016-01-22 16:39:43 发表的回复
火锅整起来虎子跑眉山去了哈
上个月去休息休息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6-01-22 16:44    IP属地:未知

只喜欢火锅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6-01-22 16:47    IP属地:未知

我看你也属于少年啊
一个爱旅行的老汉!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6-01-22 16:50    IP属地:未知

引用 ehongyu 于 2016-01-22 16:47:16 发表的回复
我看你也属于少年啊
我是去体验一下生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6-01-22 16:50    IP属地:未知

由于字太多,我认真的看了一下景,还不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