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01-16 19:59 IP属地:未知
这次在后沟村游览,最大的收获是有一重大发现,即后沟村张氏祖先来自河北清河县。后沟村现有村民75户,250多人。它何时建村?可考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村中曾发现一块唐代墓志铭,记载张氏祖先张春晖在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由山东清河(今河北邢台市清河县)迁来,避地于兹。至今,村中有张家老院,供奉着张氏祠堂。“天下张氏出清河”,清河县是张氏发源地,张氏的始祖为黄帝的第五个儿子挥公,他发明了弓矢,在战败蚩尤的战役中,功劳显著,因此黄帝赐予他长弓氏(即张氏),世居清河。《张氏统宗世谱》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后沟以张姓人为主,由此可以得知,后沟古村最早是由邢台市清河县张氏所建。
张家老院位于后沟村西部的山顶之下,是村里住户最高的一户人家,正房住人的是窑洞,下边是三合院或者是四合院。张家老院不仅是后沟古村位置最高的,也是年代最久远,还是村里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的一处院落。
据张家的老奶奶讲,这处院子已经传了四十五代了。以前村外方圆八里地都是张家的地产,所以家里有骡马跑了,管家一点都不着急,总是说,跑多远都跑不出张家的地盘,过去有“住得越高,地位越高”的说法,可见张家显赫的地位在后沟村也是数一数二的。现在的张家老院一分为二,隔了一堵墙分属弟兄两个,东为上,所以老大住在东边,老二住在西边。俗话说“不怕青龙万丈高,就怕白虎来抬头。”所以东房比西房高出一砖。房为单檐房,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财不外流。
村里的张家祠堂保存很完整。祠堂供奉的是后沟张家始祖张春辉夫妻和他们的三位儿子:朝纵、朝兴和朝干。在张春辉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就把后沟分为了张家三股,以古戏台为界,戏台往北是张家北窑股,往南是张家南窑股,再往里边走就属于张家的旮旯院。祠堂有垂帘式门楼,上挂“张家祠堂”牌匾,其下是张家古训牌匾:“张姓子弟,祖训谨遵。耕读传家,安分守诚。奉亲唯孝,夫妻唯敬。邻里唯和,立业唯勤。持家唯俭,持心唯正。待人唯义,待事唯诚。慈悲为怀,忠恕为本。八唯两为,永昌永宁。”张家人把一种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贯彻于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之中,所以才能历经千年。祠堂外面石碑上面刻着“明德惟馨”,出自于《尚书》,意思是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在旁边的石碑上,还有一块石碑写着“耕读”,表明张家人不仅以耕读传家,而且注重道德品质的教化。
张家祠堂
匾额写着张家的祖训
祖先画像与供桌
“耕读”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