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7-19 21:36 IP属地:未知
查看 153.5W | 回复 47
穿越五十里拱拜
春天,万物复苏
花花草草们都怒放着笑脸迎接着人们的欣赏,拍照,采摘。。。。
继上次南湖沙漠穿越雅丹之行之后,由于时间原因,这次我又计划了五十里拱拜的V型穿越,为什么一说就是穿越?是的,探险、穿越、戈壁、大漠。。。。。它给你带来的不是花花草草,或者说当你看到大漠中的一点绿,你也会为之动容的,前行的道路,不是某个景区,而有很多不确定性在等着你,或许是发现后的惊喜,或许是车辆受阻后的努力脱困;每一个发现和突破都会让你无所顾忌的去想、去唱、去呐喊。。。。。
五十里拱拜也叫五十里村,哈密很多人几乎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从正常路线来走,需要先行至五堡乡,而后向东绕回几十里后到达,由于村中大多数为少数名族,所以出行前我邀约了一个维族姑娘,兼带翻译吧,她的名字叫拉拉。
早餐过后,一行4辆车出发了,花园乡下行后开始穿越,其实前面几十公里路不算难走,只是有些颠簸,之后离开便道,开始进入一段荒漠地带,有几条黄土路的印子,选择不好,即会迷路,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车辆走过了,有些地段,虚土已可造势,底盘低的车,压根过不去。
临近五十里村,发现了2出坎儿井,井口还有刚被掏过的痕迹,
逗留片刻,再往下行走几百米,大家就发现绿色了,涓涓的溪流正是从坎儿井下面的泉眼流出的,蜿蜒往西最终汇集了一片小湖,大家兴奋无比,停停走走,一边拍照一边前行,
远处发现了房屋的废墟,我们在猜想,这什么年代的?
前方就要到五十里村了
站在村头,基本上就能看完整个村子了
进入村庄,没想到第一个碰到的就是本村的书记-克然木书记,我们先是了解了下周围的路况,紧接着提到那辆有问题的“战旗”,没想到书记说话期间,他老人家已经趴在车下了解车的问题,在这期间,不知从哪来了几个围观的小伙,二话不说,一边交流一边就开始动手了,他们拿来自己的工具,钻入车下,半个小时之后,车修好了,不但免费帮忙,递烟递水过去还推搡着不要,他们的淳朴和热情,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
时至中午,车也修好了,心放下来,让大家就近一个阴凉处开始午餐,我邀约书记一起吃饭,推辞,于是在就餐时间聊起天来,我们对五十里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几百年前,从阿拉伯来了50个传教士,来到这里时,当时只留下了一位传教士,其他人继续前行,而五十里拱拜这个名称中,五十里应该是跟这50个传教士的发音有关系,而非是实际的里程,拱拜,当然意指墓地,据书记介绍,除了传教士,第二批到达这里的人便是书记的祖先了,他们在此扎根,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目前五十里村已发展到79户人家,人口总数大约为250人左右,主要以种植红枣和葡萄为主,现在五十里村已修好了一条到达五堡的泊油路,蔬菜等生活用品很容易的就能买到,说到大枣,书记自豪的说,新疆最好的大枣在五堡,而五堡最好的大枣当属五十里村的了,五十里村虽小,但是开垦出来的红枣地和葡萄地不少,也由此可见上游水库的重要性了,突然想起水库旁边的那个旧遗址,经书记一说才知道,那是当初修水库时打的“地窝子”,这些年通过大家的努力,都逐渐的富足起来,不少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小车。一顿午餐过后,我们下一站就将前往拱拜(那位圣人的墓地),由于我们不清楚地形,书记骑了一辆摩托车,要带我们前往;
在一片白杨和胡杨林的丛中,我们到达了拱拜,为了保护拱拜,他的周围已经砌起了一道墙,拱拜周围,绿荫葱葱,大大小小的白杨树形态而已,盘根错节,这类树种跟我们所知的白杨绝对不属于一个品种,步行环绕中,发现很多树的年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粗壮的树干要几人才能围拢,延伸的枝干,给我们演绎着鬼斧神工般的世外景象,让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