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4-04-18 15:41 IP属地:未知
查看 66.4W | 回复 55
祖孙三代踏春行
三月初,开始做功课,休息了一个冬天,计划该出去自驾游去了。出行的人还是老两口带小外孙女,今年祖孙三人一共是130岁,我和老伴都是六十三岁,小外孙女四岁,哈哈哈哈,整整一百三十岁。人活着就是要高兴,心情要舒畅,相声怎么说的,心情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去年自驾游时分别到了甘南、内蒙额济纳旗,又到了壶口和碛口,又沿东北边境走了东边,一路看来,自驾游的老同志还是不多。
今年计划先到江苏兴化,看看兴化的油菜花,从网上看兴化油菜花在2009年网上评比是全国第二名。从兴化到安徽歙县,看看徽文化,看看歙县古城,再到歙县的北岸、石潭、深度和新安江山水画廊看看,这些景点基本上不要门票。然后从深度沿着新安江到浙江的千岛湖,最后到江西婺源。总体上说这一路的风景还是很美的,消费价格还可以,吃的、住的与北京相比稍稍的低一些。我把奇骏后排双人座椅放平,铺上被子,给小外孙女准备了一个单人床。
三月二十五日,准备好了东西,早上开始上路。老伴不会开车,用小外孙女的话说,我是开车老爷。第一天走了600公里,到了山东蒙阴,。找宾馆,住宿,找餐厅吃饭。第二天大雾,高速封路,走国道,虽然说走国道省钱,但是安全程度、时间都不如高速。下午到了兴化。
兴化油菜花最有特色的是垛田,缸顾乡素称'千岛之乡',全镇耕地面积2.25万亩。境内河沟纵横交错,如水网平铺,垛岸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千岛之镇由此得名。垛田历史上就以种植蔬菜为主,50年代曾有“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誉。全镇年产蔬菜26万吨,为此,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垛田镇水产品资源丰富,有水面养殖面积3.1万多亩,97年建成了江苏省万亩青虾养繁基地。“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虾”是垛田田园风光的真实写照。每到春季油菜花开,'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旖旎景色令许多中外游客和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27号到兴化,油菜花长得不是太好。
小外孙女
老两口也凑个热闹,小外孙女的作品,拍得不错呀。
兴化油菜花从3月23日开始到5月3日结束,就是这个时间段卖票,每人105元,70岁以上免票,没有其他优惠,有些讨厌。门口有50元的黄牛,没敢找他们,安全为好。
从兴化出发,不是大雾就是下雨,中途住了一晚到了安徽歙县。安徽歙县老城,要门票,不知道多少钱,摇摇晃晃进去了,没要票。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矗立于古城中心,跨街而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当时歙县人许国(1527—1596)官居次辅(相当于副宰相),又是皇帝的顾问和太子的老师,劳苦功高,皇帝恩准立坊显荣。徽商、地方官吏也大力支助,所以建造得巍峨壮观,雕饰得极为华丽。八个柱子用梁枋相联,上部冲天柱略小,下面用12只大狮,就使结构安稳固实。柱子和横仿细刻团花锦纹和祥云仙鹤,以突出月梁上的主题图案。这些图案乃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和许国的功名成就的写照。如南面的龙表示对王权的尊重,西面的飞鲤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三报(豹)喜(鹊)”表示许国连升三级等。坊上的大字,是大书画家董其昌写的,其中“上台元老”表示许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并用天上的“上台星”比喻许国地位的显赫。这座牌坊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石雕工艺等方面看,都堪称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以下同)
斗山街,系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因侧靠斗山得名。全长500米左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巷内著名的建筑有:叶氏贞节门,建于明初,表彰一位尊老爱幼的女性;杨家大院,建于清中期,为官宦宅第;许家厅,建于清初,属私塾建筑;黄氏孝烈门坊,建于清初,表彰一位为未婚夫殉节的姑娘;汪中怡宅,建于清末,五开间,有精制的隔屏、窗栏;潘婉香宅,建于民国初年,三进串联,布局上形象地体现了“三世同堂”的观念;王世杰宅,建于民国前期,有小院、敞廊、花榭,呈现书香门第气派;蛤蟆井,建于唐代,是在岩石中凿出的深井。
从歙县出来要到深度镇,可以到北岸、石潭、再到深度,到新安江山水画廊。沿途的油菜花。徽州大地上的民居,白墙黛瓦,大地铺满金黄的油菜花,给久居都市的祖孙三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北岸,中途的一个小村落,在雨中,宁静、秀美,江南秀色体现无疑。
从北岸出来(北岸不要门票)的途中。准备到石潭去,那是摄影家的首选之地。在崎岖窄小的山路上,冒雨前行,到了石潭,由于下雨什么也看不见,有转回向深度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