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每周一游又在春寒料峭中拉开了序幕。2.28和3.08两次到福清自驾,陆续开展福州周边小众景点“扫荡“。
福清,简称“融”,两次融城漫游,从古街到古桥,展现了福清的人文和春光。


轩逸今年国庆就要满十岁了,还是老当益壮

第一站,先到利桥古街

早春还是寒气逼人,2.23那天气温只有八度。古街展现了连南方也罕见的枯树秃枝。古街其实是当代后装修饰的假仿建筑,因为不是真古街,本来人气就不多,叠加寒冷的天气,整条街市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也就不足为奇了。

春节刚过,到处还是年味浓郁

天气寒冷,鲜有人气,保安只好孤独地坐在小火车上体验儿时的快乐

显然这里是举办过新春灯会,处处在寒风中还是透露出了掩饰不住的热闹


灯会造型主要彰显福清各乡镇人文物产特色


两排火红的枫树依着一轮红日,红得相得益彰!彰显人民对新年的火红日子的朴素的期盼!现在是白天,只能欣赏外形,相信到了夜间亮起灯一定很唯美

金灿灿的稻谷,描绘着丰收的预兆

江阴是福清主要的工业港口,聚宝盆的造型昭示着福清境内江阴憨实的实业为这片热土做出繁荣的经济贡献

一座古塔矗立于龙江畔,古香古色



龙江闸。龙江是福清的母亲河,一条龙江滋润着两岸的庄家绿植,哺育着融城的父老乡亲

迷幻的彩虹桥

这座悬索彩虹桥在当天寒冷的气候下因为暖色调显得略微温馨

利桥古街,浓缩融城百姓的美好愿望和人文气息。记得那天很冷,才8度,也许倒春寒逼退了人气,热闹的利桥古街显得有些冷清。

整条古街就剩这座牌坊是如假包换的真古董。石牌坊结构匀称,间隔有致,精雕细镂,巧夺天工,仿木结构惟妙惟肖,堂皇壮观。这是明代石构建筑艺术的珍品,也是福清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牌坊。

这个牌坊是为了纪念叶向高两次入阁主政而建,建于明崇祯元年

古街终点的江畔,屹立着瑞云塔。高达34.6米,七层八面,外形典雅的楼阁式建筑。

这座石塔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了。因此塔内装了铁门,不许游客登塔,即是保障游客安全,也保障古塔安全。门口两尊天神守门,还能一窥明朝石雕工艺。

瑞云塔每层塔檐下均有石榫镶嵌,工艺精湛,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6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高大方形罗马柱,衬托着“人民公园”的招牌,可见苏式风格,虽然陈旧却不失庄严、大方和洋气,不失为经典设计。一提起苏式风格的国内建筑,就弥漫起一股子斗争年代的怀旧气息

走完利桥古街,第二站到天宝陂水利公园。这里花草如茵,亭台楼阁,古香古色

陂字,原意是水边、岸边或斜坡的意思,引申为古代水利工程。

居高临下,俯瞰天宝陂,整体尽收眼底,呈现弧形弯坝。福清的天宝陂选址于龙江下游弯道建陂,利用弯道和水坝断面,用环流原理分离水沙,通过拱形霸体设计低于咸潮逆溯,不但引水灌溉,也解决了艳艳地区农田因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从而推动福清从斥卤之地到鱼米之乡!

天宝陂始建于天宝年间。国力强盛,重视民生水利,福清作为唐代重要港口,兴修水利体现了当地良吏理念。此后岁修制度确保历代维护制度化,官民共治模式有效保障了水利工程长效运行。

天宝陂古代的生态护坡工程理念对现代水利建设仍有强烈借鉴引导意义,间距防洪和城市美化功能,是人水和谐的生态建设典范。

2020年入选国际遗产名利,成为古代水利只会的全球见证!


陂是拦洪蓄水,就要有渠引水灌溉。天宝渠是陂体的附属工程,又称为唐渠,迄今已历千年,为福清农田灌溉做出巨大历史贡献


现如今,唐渠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绿水悠悠,成为美化城市、调节湿度、营养绿植的城市水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就继续发挥余热。

尽管春寒料峭,龙江边盛开的野花还是传递出春色

俯瞰玉融大桥,彰显福清经济活力

龙江公园,一个有人文气息的公园,在花圃中叠造了福清各乡镇的地图,很有创意

如意湖公园一角,远眺魅力福清。

3.08,每年的女同胞节日总在风和日丽的春暖中拉开序幕。乔峰周末,于是又在这一天打卡周末休闲游。再次扫荡福清剩余的小景色,一个也不放过。周末好天气,出城的螺洲大桥必堵

从祥谦站南向出城

从镜洋下高速

第一站,到无患溪公园


宽大的鱼鳞坝形成壮观的叠泉景观,轰鸣的流水奏响春天生命的律动

溪对岸是油菜花田

沿溪的湿地上碧桃盛开,花红树绿

在一片盛开的花田边,记录下小轩十岁的春天

交溪路边的融江府的花田,是春的颜色

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


一望无垠的花田,令人养眼,心旷神怡

第三站,参观宋朝文物龙江桥


斑驳的条石桥面,充满着古香古色,这才是如假包换的古桥



龙江桥建于宋朝年间,号称福清的“洛阳桥”,和泉州洛阳桥(1053年)约同时代建造(晚60年),迄今近千年。

2013年3月5日,龙江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长 476 米,保存完整的宋代建筑风格。福清龙江桥与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合称为“福建古代四大桥梁”,是福建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宋代建桥工艺船头桥墩,以分水势并减少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古往今来,龙江桥卧波长虹,在龙江上迎来送往,几度春秋,笑看历史更迭,记载着融城的兴荣与乡愁。

夕阳西下,融城的春游在美丽的残阳中拉下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