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5-05-11 07:05 IP属地:未知
查看 4.3W | 回复 18
四川游,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下,是朝拜峨眉山所见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由明光道人亲手创立,初名会宗堂,寓意着儒、释、道三教在此和谐共融,相互会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根据佛经四恩四报中的报国主恩之意,亲笔御赐更名为报国寺,并赐下报国寺的匾额,使其名声更加显赫。
如今,报国寺不仅是峨眉山佛会的所在地,更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核心。寺内供奉着普贤菩萨、广成子和陆通等佛像,散发着庄严的气息。作为进入峨眉山朝拜的第一座寺院,报国寺承载着无数信徒的祈愿与希望。
出游时间:2024年11月2日

报国寺山门,进入山门可以参拜四大天王。
山门三重檐,檐角上翘,灰色的瓦,古朴大气。门上有四块牌匾,黑底金字,煞是醒目。中间门上书报国寺牌匾,下面还有一块普照禅林牌匾。左边门上书普放光明,普贤道场佛光普照是佛教用语。右边的门上悬挂鹤驻云归是道家用语,仙鹤栖息的地方紫气东来。山门也显示出是佛道会宗的寺院。最有特点的是门最上方正中间有一尊弥勒佛像,佛像前还有一颗宝珠。

山门两侧各一狮子

拜过四大天王就来到第一进院落。左右两侧是钟楼和鼓楼。正对面是弥勒殿,重檐灰瓦,古朴典雅。上面悬挂三块匾额,都是黑底金字,中间一块上书宝相庄严。殿前有一硕大的香炉,佛香缭绕,佛乐清雅。

弥勒殿

殿宇居中佛龛内供奉着弥勒佛,金身法相,坐在宝座上。笑迎各方前来朝拜的信徒。背后是韦陀菩萨,金色盔甲,金刚杵朝下立于地上。

拜过弥勒殿,就来到第二进院落,居中殿宇是大雄宝殿。重檐灰瓦,上面悬挂了五块黑底金字的大牌匾,前出廊,廊柱上也挂满了金字的楹联,够壮观够气派。
殿宇居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金身法相,面容祥和。手结禅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两侧有宝相庄严,功德圆妙八个金色的大字。

拾级而上就到了七佛宝殿。殿内供奉七佛法相,依次为: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舍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毗舍婆佛,南无施气佛,南无毗婆施佛。一般寺院很少有供奉七佛的殿,这也是该寺的一大亮点。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也只是供奉了五佛。

七佛殿的背面是观音殿。里面供奉着净瓶观音菩萨,后面的假山上有形态各异的金身罗汉,栩栩如生。整个佛龛壮观恢宏。

峨眉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最后一座殿宇是普贤殿。殿门有一副名扬天下的楹联金粟庄严便是菩萨住处,昙花灿烂照彻纳子爱心。

圣积晩钟

第一山亭
自古以来,峨眉山就有"中国第一山"的美誉,从晋代开始,历代帝王、前贤均有所题。选四幅楹联,以表其意。"昆仑伯仲高出五岳,震旦第一秀甲九州"为魏晋印度宝掌和尚所题。"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乃宋太宗赵光义所撰。而"一峰插入三辰上,万里眺之五岳卑"则为明代诗人喻时所题。"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为明代朱元璋撰联。读其楹联,品山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