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5-04-14 15:10 IP属地:未知
查看 29.5W | 回复 13
徒步剑阁古蜀道
用脚步丈量古蜀道,每一步都踏在沉重的历史上,数千株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柏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演绎出波澜壮阔历史的道路;你迈出的每一步或许正重合了前人的足迹,他是兵士、马夫、商人,还是“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吟唱诗人,或是“功名万里外”的赴任官员,或是川军将士出蜀抗战的匆匆步履

剑阁古蜀道是金牛道的主要部分,道路保存比较完好,特别是沿路几千株超过千年柏树,至今生命力顽强,是不可多得的活着的文物
两千多年前,秦统一六国时修筑蜀道,种植柏树以计量路长;蜀道自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巴山抵达川蜀,见证了无数英雄好汉和文人墨客的足迹。
现在所说的古蜀道是指先秦以来自秦岭以北关中通往巴蜀的道路,主要包括陕西的子午道、傥骆道、襃斜道、陈仓道和四川金牛道、阴平道。目前,陕西地区的四条古道只有不多的遗迹,多数已被近、现代道路覆盖;而四川的金牛道自广元的昭化到梓潼一线却保留着100多公里的古老蜀道,道路两旁的7778棵树龄超过千年的柏树依然生命力旺盛,为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不能再生、无可替代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可徒步穿越的古蜀道就是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内的金牛道,它北至昭化,南抵阆中,西达梓潼,全长151公里,沿路保存的古柏树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被誉为“蜀道奇观”。
前不久从剑阁“蜀道山人”的视频上了解到古蜀道的相关信息后即决定前去体验一下。4月9日,从西安乘坐高铁到剑门关,再坐大巴到剑阁县普安镇,以普安镇为起点,分别走了西、北、南三个方向的古道,即西段普安镇凉山铺——拦马墙——清凉桥——普安镇段,北段普安镇——石洞沟——抄手铺——汉阳铺段和南段龙源镇红彤村段

笔者在剑阁古道西段,剑阁县普安镇凉山铺——拦马墙——清凉桥——普安镇途中休息

防滑凿痕

古道茶饮供应点

清凉桥,始建于秦汉,历经多次损毁,目前所见是明代重修,至今仍在通行

回家的古道村民

拦马墙是道路两旁防止人、马跌落的石墙

南宋著名官员、制图学家、进士、剑阁人黄裳讲书台遗址

残垣断壁

石磨盘

接官亭遗址

淌肠树
4月11日徒步剑阁金牛道南段,剑阁县龙源镇红彤村一线

这条古道就在108国道边上,由于古柏参天,车行在路上并看不到它

古道上的7000多棵古柏都已编入档案

古道上孤独的小狗
幽幽古蜀道 踽踽独一人
森森千年柏 淅淅拂面风
辚辚明皇车 戚戚远征兵
杳杳兴替事 漫漫皆无踪
——穿越古蜀道龙源镇红彤村一线

山花烂漫

偶遇“蜀道山人”(右),正是看了他视频,才有了我的蜀道徒步。蜀道山人拥有众多粉丝,包括许多老外也是受他影响前来蜀道徒步

树下放置的防治白蚁的药物
4月13日,走完了剑阁古蜀道北段,汉阳铺——石洞沟——汉源桥——抄手铺——普安镇一线,全程约16公里

剑阁古蜀道北段汉阳铺出入口,汉阳铺、普安镇两边都可以出入

蛤蟆石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四川做官,多次走过金牛道。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李商隐自梓州(今四川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返长安途经金牛驿时作《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其中有:深惭走马金牛路,骤和陈王白玉篇……句

镌刻在古道旁石崖上的明代禁早婚碑

碑文:
都察院示: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 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树龄2000年古柏
行走在千年古道上,好久遇不到来人,但见山花烂漫,鸟鸣啁啾,不禁诗兴大发:
独走古蜀道
不见有来人
野花攀高树
深山闻鸟鸣

饮马槽

汉源桥

走到抄手铺,遇到一批从普安镇上来的徒步者

悼念***逝世的石碑
抄手铺原为古道上驿站,后来成为剑阁县抄手铺人民公社。在这里的山上还有一座为***主席逝世而立的石碑

石阶下的蘑菇

从普安镇上来徒步的中学生

毛主***碑

抄手铺近、现代遗迹

历代急递铺,清代裁撤,后在选址建起八间砖瓦房,作为人民公社时期办公地

古井

铁匠铺遗址

豆花店

盐店

裁缝铺
[
本帖最后由 万翔 于 2025-04-16 08: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