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对发动机电脑内的电解电容进行了查看,更换了一个,另一个电解电容没有更换,因为没有发现有漏液,迷信原厂吧。在一个就是,原产的体积均比我买的大,我也担心后面买的这个的质量是否可靠。
发动机电脑内一共有2个需要更换或者说是有漏液风险的电解电容,A分别是表面贴片安装的220微法/50伏,和插脚电解电容470微法/35伏,这个电解电容有带散热器。
备料:在淘宝购买了220微法/50伏、470微法/35伏固态电容各2个,总价含运费后,不到10元,确实材料(元器件)成本非常低,而固态的也没有漏液风险了。
拆卸发动机电脑模块的难度并不大,就像坛内大佬们说的,能换空气滤芯的都没有问题。将空气滤芯器总成移出,向左右两边拉行车电脑电缆线束连接器的拉扣,连接器就会向外退出,以便线束与行车电脑分离。
难点:拆开(撬开)行车电脑。该行车电脑是密封胶和螺丝封装的,螺丝拆卸没有问题,用T20的梅花螺丝刀旋下5个紧固螺丝,另外在贴片盖板这边有个黑色的塑料或胶木那个东西不用管它,我分析它是排气阀,不知道对不对,我就因为拆不开盖子,把这个东西(部件)搞坏了。据前辈们的经验,拆开盖子需要将行车电脑外壳加热,我是用的电熨斗,但可能我加热的温度不够,我担心温度太高会对里面的电子原件造成伤害,可能温度都没有到90度,只是到了烫手但没到胶拉丝的程度,我就开始硬撬,结果非常难撬,而且金属盖子边缘被撬得惨不忍睹,估计应该是要加热到胶拉丝的程度吧,电子原件耐温105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般电解电容上都有标注这个温度,有的可能还要更高一些,向CPU等集成电路,耐温就更高了,收到的CPU都是直接在这面加热把背面的锡融化,温度约300多度了。
开壳后,还需将电路板取出,然而,电路板也是粘在铝合金散热器上的,仍然需要加热,然后慢慢的撬电路板,温度降下来后,再加热,再慢慢撬,一步一步来,因为担心电路板上的焊接点被撬变形后出现焊点脱开造成接触不良。
把电路板取出后,我仔细查看了电路板上这2个有风险的电解电容附件,没有发现有漏液的情况,于是将电解电容拆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在电洛铁融化焊点时,似乎闻到了轻微的电解电容漏液特有的味道,但是又不明显,观察电解电容,470微法的这个,没有发现发现漏液;而表面安装的220微法的,就有一个脚有漏液了,漏在塑料支架和本体之间,好在还没有漏出支架到达电路板,这是万幸。
这2个电解电容,在车内的状态是倒立的,就是引线脚朝上,这对于降低电解电容漏液的危害是有帮助的。
因为据说这个行车电脑的集成电路板是6层板,而电解电容一般都有一个脚接地,地线铜箔面积大,散热快,所以需要至少45W以上的电烙铁,我是用了2把电洛铁,25瓦和75瓦的,以75瓦的为主。
更换完之后,装车,顺利启动,怠速平稳。但挂挡后,车辆抖动厉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500转左右,退到“N"、“P”均无改善,亮发动机故障灯,于是行车100米左右,还是没有改善,然后停车,熄火,关电门,稍微等待,再次启动,故障消失,发动机运转正常,发动机故障灯没有再亮。
另,我在点烟器上插了一个有电压显示的充电头,在车辆未发动的转态,显示电压12.1伏,发动机启动后,显示12.6V,充电不足,不知是否和这个发动机电脑有关?还是发电机出现问题了?在拆这个发动机电脑之前,我曾经发现,我的这个车充电电压有时是12.6V,有时是14V左右。。。。。。
发动机电脑内一共有2个需要更换或者说是有漏液风险的电解电容,A分别是表面贴片安装的220微法/50伏,和插脚电解电容470微法/35伏,这个电解电容有带散热器。
备料:在淘宝购买了220微法/50伏、470微法/35伏固态电容各2个,总价含运费后,不到10元,确实材料(元器件)成本非常低,而固态的也没有漏液风险了。
拆卸发动机电脑模块的难度并不大,就像坛内大佬们说的,能换空气滤芯的都没有问题。将空气滤芯器总成移出,向左右两边拉行车电脑电缆线束连接器的拉扣,连接器就会向外退出,以便线束与行车电脑分离。
难点:拆开(撬开)行车电脑。该行车电脑是密封胶和螺丝封装的,螺丝拆卸没有问题,用T20的梅花螺丝刀旋下5个紧固螺丝,另外在贴片盖板这边有个黑色的塑料或胶木那个东西不用管它,我分析它是排气阀,不知道对不对,我就因为拆不开盖子,把这个东西(部件)搞坏了。据前辈们的经验,拆开盖子需要将行车电脑外壳加热,我是用的电熨斗,但可能我加热的温度不够,我担心温度太高会对里面的电子原件造成伤害,可能温度都没有到90度,只是到了烫手但没到胶拉丝的程度,我就开始硬撬,结果非常难撬,而且金属盖子边缘被撬得惨不忍睹,估计应该是要加热到胶拉丝的程度吧,电子原件耐温105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般电解电容上都有标注这个温度,有的可能还要更高一些,向CPU等集成电路,耐温就更高了,收到的CPU都是直接在这面加热把背面的锡融化,温度约300多度了。
开壳后,还需将电路板取出,然而,电路板也是粘在铝合金散热器上的,仍然需要加热,然后慢慢的撬电路板,温度降下来后,再加热,再慢慢撬,一步一步来,因为担心电路板上的焊接点被撬变形后出现焊点脱开造成接触不良。
把电路板取出后,我仔细查看了电路板上这2个有风险的电解电容附件,没有发现有漏液的情况,于是将电解电容拆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在电洛铁融化焊点时,似乎闻到了轻微的电解电容漏液特有的味道,但是又不明显,观察电解电容,470微法的这个,没有发现发现漏液;而表面安装的220微法的,就有一个脚有漏液了,漏在塑料支架和本体之间,好在还没有漏出支架到达电路板,这是万幸。
这2个电解电容,在车内的状态是倒立的,就是引线脚朝上,这对于降低电解电容漏液的危害是有帮助的。
因为据说这个行车电脑的集成电路板是6层板,而电解电容一般都有一个脚接地,地线铜箔面积大,散热快,所以需要至少45W以上的电烙铁,我是用了2把电洛铁,25瓦和75瓦的,以75瓦的为主。
更换完之后,装车,顺利启动,怠速平稳。但挂挡后,车辆抖动厉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500转左右,退到“N"、“P”均无改善,亮发动机故障灯,于是行车100米左右,还是没有改善,然后停车,熄火,关电门,稍微等待,再次启动,故障消失,发动机运转正常,发动机故障灯没有再亮。
另,我在点烟器上插了一个有电压显示的充电头,在车辆未发动的转态,显示电压12.1伏,发动机启动后,显示12.6V,充电不足,不知是否和这个发动机电脑有关?还是发电机出现问题了?在拆这个发动机电脑之前,我曾经发现,我的这个车充电电压有时是12.6V,有时是14V左右。。。。。。

铝散热器

铁壳盖板。5个固定螺丝,中间的黑色那个估计是排气阀

硬撬的结果

也许是加热不够

这一面变形稍微小一点

生产日期?2009年11月20日

这是什么号?

左下角470微法/35伏,右上角220微法/50伏



电路板背面,上下两条白的是胶,双CPU



似乎没有漏液,没有换这个,原产情节。其实还是应该换了。

220微法的。请仔细看下方的引线脚,有漏液了。

右下方是更换后的电容,左上方是原来的电解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