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44.7w+ 浏览
44 评论
2024-12-08 00:31:11
IP属地:天津
12024-12-08 00:31IP属地:天津
去年12月自驾福建,参观了不少弘一法师驻锡过的地方,那时候就想一定要去李叔同津门故居看看,一年了,终于成行。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边这处院落便是李叔同故居,离金汤桥很近。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内部小停车场,自驾车游客只能停路边车位或者对面停车场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赵朴初提名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门口有猫咖。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李叔同,天津出生天津长大,祖籍浙江平湖。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晒太阳很惬意。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故居正门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弘一法师说:欲望就像一条锁链,一环扣着一环,永远不能满足。

生命有限,欲望无穷,不懂得节制贪念的人,迟早会沦为身外之物的奴隶。只有懂得修剪欲求,知足常乐,你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然。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免费预约参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院子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不给别人带来烦恼,是一种慈悲。不给自己带来烦恼,是一种智慧。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若有人背叛和辜负你,请不要去怨恨他,怨恨别人伤的是自己,你只需停止付出,生活自会给他惩罚,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你只管善良,其他的交给时间。”——《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弘一法师认为,一个放不下仇恨的人,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真正能伤害到你的,并非他人刺来的利剑,而是你自己扎在心底的怨念。你怨恨什么,什么就禁锢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鞠躬致敬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咫尺千里,天心月圆。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二道门,进士第。李叔同父亲是进士出身。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进门福字砖雕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进门左转参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直行是一座院落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回拍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左手院落进来,迎面是存朴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左右厢房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和存朴堂对着的是桐达银号,是第一展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进门海河之子李叔同浮雕。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另有一说称天津人),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叔同。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家信佛,乐善好施。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六七岁时,开始跟着年长自己12岁的兄长文熙读书,并学习日常礼仪。文熙对他督教甚严,日常功课不得马虎,应对进退也不得稍越礼仪。他小小年纪便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无疑会使他的天性受到压抑,但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好习惯。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这样形成了。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根据名单,李叔同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及文选等。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李叔同8岁时,正式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孝经》《毛诗》《左传》《尔雅》《文选》等,同时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是西湖边西冷印社早期重要成员。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弘一法师的学生,都是响当当的大家。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出家前在杭州执教留影,题跋是弟子漫画家丰子恺题写的。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在国内首开西洋美术。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20岁英姿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无限悲愤,笃定救国。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珍贵资料,北洋水师学堂,北洋大学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墨宝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为母校创作校歌。1895年,李叔同16岁,考入城西北文昌宫旁边的辅仁书院,学习制义(八股文)。和当时天津另外两处书院(三取书院、问津书院)一样,辅仁书院与官学已无多大区别,以考课为主,不再讲学。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谈笑有鸿儒。1896年(丙申光绪二十二年)17岁。夏,出素册廿四帧,请唐敬严师为钟鼎篆隶八分书。秋,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兼习辞赋、八股。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读王维诗。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并与津门同辈名士交游。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继续参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897年(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岁时,李叔同奉母亲之命,娶茶商之女俞氏为妻。哥哥文熙从家产中拨出30万元供叔同家用,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财富。他买了一架昂贵的钢琴,开始学习音乐和作曲。那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一向关心国事、憧憬未来又极厌旧制度的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并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师”的印章,以示对变法的支持。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不料,“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这场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康、梁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在法租界租了一套房子,安住下来。由于他家在上海有钱庄,他可以凭少东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费用,手头相当阔绰,他以富家公子身份,与沪上名流交往。十月加入“城南文社”,曾以《拟宋玉小言赋》,名列文社月会第一。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是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第一次看到这木多非弘体。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晚年弘体。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金石名家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各种作品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后院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起居室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左右都有床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送别》金曲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送别》就是惜别天涯五友之一而雪夜创作的。1899年(己亥光绪二十五年),二十岁的李叔同迁居好友许幻园家的“城南草堂”,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其后,李叔同的文人雅士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五光十色。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01年(辛丑光绪二十七年)22岁。正月,为许幻园所撰《城南草堂笔记》题跋。春,曾回天津,拟赴河南探视其兄,后因故未果,遂返沪。是年秋,入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就读经济特科班,与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等同从学于蔡元培。由于校内新旧思想相争激烈,校方禁止学生阅读部分杂志、报纸,激起学生的愤怒,与校方发生了冲突,蔡元培先生站在学生一边据理力争,但无效果,于是带领学生和积极教师毅然离开南洋公学,李叔同也在离开的学生之中。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音乐先驱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04年(甲辰光绪三十年)25岁。三月,曾为“铄镂十一郎”(章士钊)传记著作《李苹香》撰序,署名“惜霜”。常与歌郎、名妓等艺事往还。在上海初次亮相,参加演出京剧《八蜡庙》《白水滩》《黄天霸》等。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子李端生。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啧啧,多才多艺,还是中国话剧重要奠基人。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扮相,年轻时在天津追求过名伶杨翠喜,每天晚上都去“天仙园”为她捧场,散场后,提着灯笼陪她回家。他还指导杨翠喜的唱腔和身段,使杨翠喜的艺术修为大大提高。跟杨翠喜交往,或许是他的初恋,可惜,这个女子后来被卖入官家,几经周折,又嫁作商人妇。李叔同一片痴情,化作闲愁万种。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05年(乙巳光绪三十一年)26岁。3月10日,生母王氏病逝。携眷护柩回津。出版《国学唱歌集》。随后,他把妻子和两个孩子留在天津,自己东渡日本留学。行前有《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在东京为《醒狮》杂志撰写《图画修得法》与《水彩画法说略》。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话剧先驱。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27岁。正月,在东京编辑《音乐小杂志》。7月1日,首以“李哀”之名在东京首次参与日本名士组织“随鸥吟社”之雅集。1906年9月29日,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与同学曾延年(孝谷)等组织“春柳社”,此乃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从川上音二郎和藻泽栈二朗研究新剧演技,艺名“息霜”。是年曾回天津,有《喝火令》一词记己感慨。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08年在日本公演话剧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话剧剧照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早期作品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李叔同在日本毕业油画自画像,现收藏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创作毕业自画像。3月,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偕日妻回国抵沪,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任图画教员。同年家道中落。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入学第一作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这幅李叔同名作《半裸女像》现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12年(壬子民国元年)33岁。春,自津返沪,在杨白民任校长的城东女学任教,授文学和音乐课。是年加入“南社”,被聘为《太平洋报》主笔,并编辑广告及文艺副刊。与柳亚子创办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秋,《太平洋报》停刊。应经亨颐之聘赴杭州,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图画课教师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曰:“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返校后,开始素食。时,受马一浮之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39岁。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出家前,将所藏印章赠西泠印社,该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为凿龛庋藏,并有“印藏”题记:“同社李君叔同,将祝发入山,出其印章移储社中。同人用昔人‘诗龛’、‘书藏’遗意,凿壁庋藏,庶与湖山并永云尔。戊午夏叶舟识。”九月,入灵隐寺受比丘戒。十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年底应马一浮之召至杭州海潮寺打七。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19年(己未民国八年)40岁。春,小住杭州艮山门外井亭庵,后移居玉泉清涟寺。夏居虎跑定慧寺,秋至灵隐寺,专事研佛。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22年(壬戌民国十一年)43岁。正月初三,在家发妻(俞氏)病故于天津本宅,俗家仲兄文熙来信嘱其返津一次,因故未成行。仍居庆福寺。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最后之胜利,号召国人奋起抗日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参观完毕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弘一法师作品。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1942年(壬午民国三十一年)63岁。2月赴灵瑞山讲经。但弘一提出三约:一不迎,二不送,三不请斋。3月回泉州开元寺,后居温陵养老院。7月,在朱子“过化亭”教演出家剃度仪式。8月在开元寺讲《八大人觉经》。10月2日下午身体发热,渐示微疾。10月7日唤妙莲法师抵卧室写遗嘱。10月10日下午写“悲欣交集”4字交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7时45分呼吸急促,8时安详西逝,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出来了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金渐层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猫咖
海河之子,弘一故居
再见。
22024-12-08 00:31IP属地:天津
沙发!
32024-12-08 00:31IP属地:天津
周日愉快
42024-12-08 00:32IP属地:天津
句号。
认证卡友
认证卡友

等级:

爱车:

暂无

申请认证
认证卡友
关注 1390
粉丝 2016
内容 191.4w+
等级 钻石元老
位置 北京市
北京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