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9-24 14:18 IP属地:未知
查看 24.6W | 回复 7
小狼神烟台自由行烟台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迎宾路7号蓬莱水城景区内,地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历代屡加修葺,没有经过重建,至今仍保持北宋原貌;因“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而闻名四海,“蓬莱十大景”中有八景位于蓬莱阁;自古有“人间仙境”之美誉,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江北第一阁”。
蓬莱阁是由白云宫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主体建筑、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楼阁、亭坊组成的建筑体,统称为蓬莱阁,总占地面积3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960平方米。
天后宫位于子孙殿东,正门在丹崖仙境牌楼后正中,占地3000余平方米,四进院落,中轴式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钟鼓二楼、戏楼、前殿、垂花门、东西两庑、正殿、东西耳房、后殿,皆为庙宇式建筑,主祀女性海神林默;天后宫有正门三楹,与宫墙联体,古朴厚重,额题“显灵”;门东侧壁上嵌浮雕石佛一尊,汉白玉质地,线条优美流畅,据考为唐代遗物;天后宫正门内一进院落南部两侧有钟、鼓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均为庙宇式楼阁建筑。钟、鼓楼北侧通道间立有三块字碑,分别镌刻《坤爻石记》《松石亭记》和《重修白云宫、海神庙、天后宫、蓬莱阁记》。
蓬莱阁主体建筑在蓬莱阁建筑群后部居中,阁高15米,坐北朝南,为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重檐八角,阁上四周环以朱赤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东、西两侧前方各筑偏房、耳房,对称分布,耳房亦做门厅,有道路联结偏房及登阁石阶;阁西侧有避风亭,又名海市;阁东侧建有卧碑亭和苏公祠;苏公祠东有宾日楼、普照楼和观澜亭;阁后有仙人桥,传为八仙过海处;阁东侧前部为白云宫,主体建筑是三清殿;三清殿东为吕祖殿,弥陀寺在南部山下,为独立建筑。
三台石为赭红色巨石,系开山建阁时留于原地的,共6块,分布于一进院落戏楼南北侧,两两相对;平面布局形似三台星座,故清乾隆年间山东学政阮元命之曰“三台石”,并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东短墙南壁上;嗣后,清道光年间因此六石排列形制一如坤卦之象,又位处祀奉女性海神的庙观院内,故又名之曰“坤爻石”,并勒石做记,存于戏楼南侧。另有一说:古登州有航海至高丽者,遇异人,得六松,归来植于庙前,一夕皆化为石,即今三台石,郡人建亭以记,立《松石亭记》碑,碑今存于戏楼南侧。
蓬莱阁二层长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回廊,明柱十六根,木栅格扶栏,北、东、西侧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二层阁门南向,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阁内北壁正中高悬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所书之“蓬莱阁”巨匾原品;内木质梁柱彩绘“蓬莱十大景”“八仙图”“风竹图”等图案,周遭摆放八仙桌、八仙椅,中央塑有根据“八仙过海”传说中八仙在蓬莱阁上放浪形骸,酒醉后各显神通渡海遨游的情节创作的“八仙醉酒”组塑。
戏楼位于一进院落正中,庙宇式二层楼阁建筑,木石结构,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一层南北向有门,可通行;二层南半部为演员化妆与憩息处;北半部为戏台,四根石柱支撑垂珠帘容,北檐下悬“观止”匾额,两侧二柱镌刻楹联:“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每值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人们在戏楼上献演俚俗戏剧、歌舞,给天后娘娘祝寿。
[
本帖最后由 小狼神君 于 2024-09-24 14: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