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天瀑布景区一项目发生故障,造成 1 名游客死亡、60 人受伤,具体情况如何?事故原因是什么?
盘河一老马
大概率是输送带断带事故。
所谓的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位于德天跨国瀑布景区中越跨境街与1号观景平台之间,魔毯分为两段:第一段全长约128m,第二段全长约228m,合计长度约356m,每秒运行速度约为:0.6~1.0m,每小时可运输约3000名游客上山游玩。魔毯是2021年3月初上线的新项目。
作为曾经的煤矿皮带工区技术员,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每小时运输3000名游客」犯了浮夸风的错误:
简单算一下就知道,一小时3600秒,输送带那么窄,只能坐一行人,按他们这个算法,一小时3000人,几乎每一秒钟就要上下一个人。这种情况下,上下人的过程中,输送带是不停车的,乘客就像在商场里走扶梯一样,直接跨上正在运行的输送带。参考数值:商场的扶梯速度一般0.5m/s。
这就要求游客人均具备煤矿检修工人跳皮带的技术经验,不现实。
(入职第一年,我跳1.5米/秒的皮带,必摔屁股蹲;1.25米/秒的情况,一半能站稳,一半屁股蹲。)
花了一些时间,在网上找到了类似供应商对魔毯的介绍:
飞天魔毯的各安装部件介绍:
驱动大箱在魔毯上端,由箱体、带制动电动机、减速机,驱动辊、毛刷辊、转向辊、托辊等组成。迂回大箱在魔毯下端,由箱体、涨紧装置、纠偏装置,托辊等部分组成。
中间节根据魔毯长度配备若干,其上安装有不锈钢托辊,其下安装有地脚和高低调节螺杆。输送毯带600mm宽,8.5mm厚,长度根据魔毯长度调配。魔毯电控柜安装在魔毯上部的顶站,整个魔毯的电器控制系统都安装在这里。
综上,就是普通的,通过上方滚筒转动,用摩擦力带动皮带转动的输送机。
这种皮带:
安全隐患:
1、皮带松了,很容易打滑。
2、皮带过紧,容易崩断。
3、超载,极有可能打滑,也有可能崩断。
4、风吹日晒,皮带会老化、变硬、裂口。
景区运营者的心态就跟出租车车主换轮胎、换机油一样,必然存在省一分是一分的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这玩意儿,一般是不出事的,摊上了就是另外一回事。
按照宽度800mm,厚度8.5mm计算,普通输送带的一米的重量大约10公斤。
事故造成60人受伤,就按每个人的间隔是80cm-100cm算,断带的位置离地面至少有48m-60m。
断带事故发生后,五六十米皮带滚落下来,累计就有500公斤重。
加上崩断释放出来的弹性势能,重力加速度给上方皮带的动能,再加上每一米至少还有一个百十斤重的人……压在最底下的人……可想而知。
皮带下落过程中,被抽打到,挤到,搓到,动辄伤筋动骨。
下面这种叫钢丝绳芯皮带:适合于速度非常快的运煤输送机。俗称「强力机」。
这种皮带最难的点是皮带做接头。我在2014还是2015年的时候,遭遇过一次,接头没做好,700米的皮带(理论重量30吨)一秃噜到底,下方的设备都砸坏了,幸好当时下方和巷道里都没人。
煤矿乘人的皮带一般会选择「钢绳牵引皮带」,俗称「钢缆机」:
用钢丝绳作牵引件,输送带作承载件的带式输送机。用于井下或地面输送煤炭、矸石等散状物料和运送人员,能适应地形起伏,是实现单机长距离输送的主要机种之一。它单机运距长,输送带寿命长(一般为10 年),消耗动力少,机器重量轻,适应范围广。但驱动部及张紧部结构庞大,钢丝绳及托绳轮衬垫寿命短,成槽性差,对局部过载敏感,易掉带等。
简单来说:好用,贵。
亲历者发声,说是皮带停了半秒,然后快速向下运行,符合皮带断裂后坠落的情况。
皮带下面滚动的支撑叫托辊,托辊的间隙不大,不太可能漏人下去。但是有可能卡住人的手脚。
皮带一边往下掉落,一边会扭曲、堆叠、甚至打结,团成一团之后就会卡在巷道两侧。
所以不一定一口气跌落到最底下。
比方说,皮带128米长,断带可能发生在离出发点90米的地方,向下花落了50-60米,卡在离出发点30米的位置。
所以视频中我们能看到有轻伤、轻微伤的乘客从出发点逃出来。
两米一个人。
0.6-1m/s的运行速度。
那就是每秒只能运送0.3-0.5人。一小时的最大运力是1080人-1800人。这还是理想状态。
每小时能运3000人的说法,超载了一倍多。
编辑于 2024-08-11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