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4-08-02 07:11 IP属地:未知
查看 44W | 回复 22
【出游时光】【额济纳旗行14】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延福寺
【出游时光】【额济纳旗行14】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延福寺
延福寺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古朴、典雅,俗称“王爷庙”,藏语名为“格吉林”。该寺为阿拉善三大寺院系统和八大寺之一,始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在“十六罗汉堂”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时年清政府正式将定远营赠送给阿拉善王霍如来之子阿宝,作为“王府”之用,故此称作为“王府庙”,也称之为“王爷庙”。历任阿拉善亲王都对该寺的建设发展付出了努力。
今天 8点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出发。大约9 点到达内蒙古阿拉善延福寺。开始游览。游览结束,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住下。出行费用:门票:0元 ,停车费:10元 。
自驾游的时间及路线:D6 时间: 2023.10.05 行程:阿拉善左旗—延福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里程:10公里
到达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延福寺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延福寺—留影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繁华地带延福寺——简介
乾隆二至四年(1737-1739年),根据六世达赖喇嘛的提请,从该寺挑选百名喇嘛,在现在的广宗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法务教育和佛法讲解,为该寺培养了许多有识之人。乾隆十年(1745年),阿拉善亲王罗布生道尔吉,为纪念前任父王的功德,耗资一万两白银,建造了双层阁楼并由108个轮经组成共有四十九间的大雄宝殿以及其它附属经殿,是较为成套的经殿。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旗王府向清庭呈请寺名,次年(1760年)赐“延福寺”匾额,由四种文字书写;同时封该寺“甘珠尔”上师为“朝延大喇嘛”,要求他严明寺规,弘扬佛法,统管法务。
延福寺是阿拉善地区建成年代最早的寺院,曾经得到过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和迭斯尔德诺门汗等活佛高僧的大力支持。它的属寺有宗乘寺、沙汞嘎庙、额尔博格庙、巴丹吉林庙、布日嘎苏台庙、布尔汗乌拉庙、贵西庙、敖包图庙等。上述属庙的住持喇嘛均由延福寺委派,大喇嘛也由延福寺权威喇嘛担任。
嘉庆十年(1805年),阿拉善亲王玛哈巴拉为纪念上尊亲王的功德,大造声势,加强该寺的各项法务制度,还兴建了阿格巴殿、观音殿、达里克庙等经殿,维修扩建金刚殿、药王殿。民国十一年(1922年),应甘珠尔巴格西活佛的建议,建筑了二十五间大的东阔尔经殿,并邀请广宗寺(南寺)精通阔尔论理的丹巴老爷喇嘛为该经殿的住持喇嘛。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阿拉善亲王达理札雅下令,由旗札萨克出资800块银元,翻修大雄宝殿,亲王元福晋金允诚女士也为表达虔诚之心,个人出资,把大雄宝殿内,装修一新;为了迎接班禅大师,专程邀请能工巧匠,制做了八狮宝座。此时旗札萨克众臣也受感动纷纷出资,装修延福寺各经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阿拉善亲王达理札雅又下令,修建了专奉阿拉善佛和阿拉善土地爷的双层经殿。
经过几百年的建设过程,到民国二十六年时,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众僧云集的寺庙。如大雄宝殿已扩建成为180间,藏尼德殿25间,药王殿25间,三时殿15间,观音殿13间,藏经殿12间,功德殿12间,阿拉善殿12间,轮经庙2间,金刚庙2间,雅尔尼殿12间,鼓、钟楼等大小13座经殿共326间,和各经殿庙仓等合计共1061间之多。
[
本帖最后由 郎哥2 于 2024-8-7 18:2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