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7-29 10:51 IP属地:未知
查看 50W | 回复 1
聊聊“乌鲁木齐”,并用多种语言释义
“乌鲁木齐”是什么语言的词汇?乌鲁木齐到底是什么意思?
1758年清军在迪化南门外筑城,竣工时的1763年,乾隆皇帝亲命名为“迪化”,意“启迪开化”(有歧视意),1954年恢复为“乌鲁木齐”。
最早进入乌鲁木齐的是姑师、车师人,东汉时此地为车师六国一部分,640年为轮台县。从663年始,唐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702年在庭州(今吉木萨尔县北庭镇)设北庭都护府,明时有瓦剌游牧。明《西域土地人物略》记为“委鲁母”,清《西域图志》记为“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1755年的驻军屯垦。1758年清军在迪化(乾隆皇帝赐名,有“启迪教化”意,含宣扬封建皇帝的威武和“功德”意)南门一带筑城(今天山区南门一带),1763年又将土城向北扩展,1772年清军修巩宁城(今沙区新疆农业大学西南角),1773年陕甘总督奏准将巴里坤道移驻迪化州巩宁城。
1884年清设新疆省时,省会为迪化,1885年升迪化直隶州为迪化府,1913年将镇迪道尹改为观察使,撤迪化府、保留迪化县,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1945年11月迪化设市,市区有1、2、3、4、5区,迪化县隶迪化专员公署。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2月恢复“乌鲁木齐”名。
“乌鲁木齐”为凖噶尔蒙古语,“乌鲁木”为“漂亮(的)、优美(的)”,“齐”为“围场(x地)”,此说为现代人接受且成官方之说。
现惯常释“乌鲁木齐”为蒙古语“优美的牧场”。
关于“乌鲁木齐”的解释有:
1,古和田塞语,意“茂密、繁杂的(榆)树林”。此说源自925年的《使河西记》的“Irumcina”。《使河西记》的作者为当时于阗国王李圣天派遣到沙州(今敦煌市)等地的使者。李氏遣使带玉石、佛经以联合掌控沙州的长史、继而联合中原王朝制衡西域各国。使者前往沙州的路线一为出于阗、精绝、且末、鄯善、过罗布荒漠东北抵达沙州;一为出于阗、精绝、且末、鄯善、旧鄯善国地、穿越今库鲁克塔格山抵高昌国再向伊州至沙州。以上两线路无论如何不会经今乌鲁木齐地区,但作者却记载了“Irumcina”这个地名,是否为作者的亲历或道听途说,今无法考证。
若使者行经今乌鲁木齐地,其行进路线必是:出于阗、精绝、且末、鄯善、穿越今库鲁克塔格山抵高昌国西、经轮台、向庭州、越东天山到伊州,再至沙州,这样,使者经今鸟市则应是经今乌轮台古城遗址、沿今乌鲁木齐河向庭州行,“Irumcina”为“茂密、繁杂的(榆)树林”应指今鸟市天山区燕儿窝街道办事处一带的古榆树林。
2,古吐火罗语“河”。此说源于《史记》载“于是贰师(即汉将李广利)后复行......至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仑头”为西域都护府地,管辖西域广大地区,设有北庭都护府,下设4县,其中轮台县治即今鸟市天山区红雁街道办事处乌拉泊村的轮台古城。
《汉书》载西域五十三国中有“乌垒”国,乌垒国国都即为“仑头”。“仑头”为古吐火罗语,意为“河”(今轮台县喀拉塔勒河),后演变为“轮台”(即今轮台县名)。学者认为,鸟市南郊轮台古城的“轮台”即为“仑头”的音译。
“仑头”一名在前104年已不使用,代以“乌垒”名,后书写为“轮台”。唐在天山以北设“轮台县”必是因其军事中心移至天山以北而借用了西汉时西域都护府驻地“仑头”名为新地名,因此后人以“轮台”(“仑头”)之原吐火罗语意的“河”为对“乌鲁木齐”的解释。
3,突厥语系语言,意“格斗”。清徐松的《西域水道记》有:“回语(操突厥语的民族)‘格斗’之谓,凖、回二部格斗于斯,故名”。依此释“乌鲁木齐”为“格斗”似为牵强。
4,回鹘语,意不详。此说源于回鹘语“Oronmtai”的音变,而“Oronmtai”又源自匈奴语,但该词的含义已无法解释,有人认为“Oronmtai”为现代维吾尔语,其依据是:今维吾尔语称(唐)“轮台”为“窝轮木台”,后演化为“乌鲁木齐”,但未解释其意,且释为维吾尔语应属牵强。今维吾尔语里无“乌鲁木齐”这个词组。
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有“轮台”条并注释为“唐置县,并置府,后废,即今新疆轮台县”,实属将地望搞错。
西域纳入中原版图是西汉,至唐,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集中在伊州、西州、庭州以及塔里木盆地四缘的绿洲城邦,640年唐设轮台县于今鸟市南时,轮台城不是民居城而是军城,其作用一是起到军事堡垒作用,与160里外的白水镇(今达坂城区白水涧古城)一样为戍守边关的堡垒,古城中至今没有发现民居痕迹即是证据;二是盐税关口,抽取由120里外的盐湖贩往天山以北各地的盐商盐税,而西汉“轮台”在今轮台县东南,不在今鸟市境。
依满清统治者的意思,“迪化”一词有“启迪开化”、“开导教化”的贬意。
为奉行平等民族政策,使其在地名上也有所体现,1953年11月我国政务院将带有民族歧视性质或妨碍民族团结的汉语地名直接改为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市。
今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旧称“乌鲁木湖”,“乌鲁木”为蒙古语“漂亮(的)、优美(的)”,《新疆全省舆地图》称为“乌纳木”(蒙古语“漂亮[的]、优美[的]”)。
作者:风沙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