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北京论坛 >  日本是怎么样走出经济停滞的?

发表于 2024-06-24 13:35    IP属地:未知

查看 7.2W | 回复 13
日本是怎么样走出经济停滞的?
量化宽松,负利率,经济转型,经过二十年,日本终于走出了经济的持续低迷。
日本丢失的二十年里,无论怎样降利率,居民就是不消费。
原因就是一个老龄化导致消费人群减少。
二是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导致消费观念变化,低欲望价值观成主流?
知乎摘录部分回忆:
大约19871992年左右,自己还在出版社负责企划方面的工作,在涉谷·新宿附近度过了那些岁月。说到待遇,除了工资之外,一年大概还能有4次奖金。公费旅游则是夏威夷或者关岛,住房费用全部由公司负担,除了自己买的车之外,公司还会另外帮你配车。
那个时代,每一天都可谓挥金如土,早上去公司上班,基本都是小轿车移动。(哪怕只是坐电车10分钟的距离,也会嫌麻烦)下班回家,在柏青哥随便一花就是3万日元,晚饭吃点寿司用5千日元。作为饭后娱乐,几个人约在一起租个卡拉OK包厢,这下又出去2万日元。最后加上停车费,约莫有个1万日元。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虽然那个时代总是能恣意享受百般娱乐,但一旦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反而会对 “普通的日常” 感到痛苦。“这个好玩的结束了,得赶紧去寻找下一个乐子!” “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也太浪费了,晚上睡觉也是浪费时间!”——类似这种想法遍地。
挤泡沫的20年
1989年1月7日,日本的裕仁天皇去世,日本正式告别 “昭和” 时代,进入到 “平成” 年份,日本有一个词叫 “平成废宅”,评论家对这一名词的解释是:
平成时代的年轻人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3米内的事情,他们没有争取成功的欲望、学习能力低下也不知进取,遇到困难立马退缩,一需要思考就马上放弃,人云亦云,只追随别人的脚步。平成男性也不会主动承担养家糊口和养育生育的义务,都纷纷采取了逃避的方式,只顾自己的发展。
这个时期青年的特点,跟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结束有很大关系,1990年底日经指数跌掉一半。
房价也从1992年开始一路下跌,从1991年顶峰的278万日元一平,跌到1996年的88万,跌幅高达70%
泡沫被刺破,这位仁兄劳苦功高:日本央行行长-三重野康
1989年末他上任后,连续3次加息,意图对过热的经济拨乱反正,一顿猛药后,高高在上的资产泡沫开始崩塌。
资产崩塌对普通的日本家庭有何影响呢?首先是失业,到了1997年有超过200万日本人失业,纳税人口降低,政府可获得税收减少,支出的养老金却极速扩大,自1990年起,依附养老金生活的人数慢慢膨胀到纳税人数的5倍。
(养老金支出的极速膨胀也跟日本战后婴儿潮有关)
然后是断供断保,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政府为让普通人也买得起房,推出50年甚至100年的房贷,一下背负5、6000万日元债务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大家都以为在房地产不断升值下,自己将成为亿万富翁,泡沫破灭后,大家看着房子变得一文不值,房贷却要继续供几十年,加上很多人失业,于是迎来断供潮。
当时日本职员有很多是这样的境况,刚买房子,背负几千万日元债务,房产崩盘,股票套牢,所在公司也倒闭了。为保全妻子和孩子财产,选择离婚,从此流浪街头,通过打临时工过日子,据统计,1991年日本离婚率暴涨2.5倍,大阪街头流浪汉增加了2000多人。
相应地,日本GDP走向倒退及停滞,1996年GDP同比 -11.1%,97年 -8.3%,一直到2019年,日本的GDP还低于1995年的数字,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失去的20年。
从看见到看不见
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的繁荣是看得见的,数字上比如GDP、股价,生活上90年代中国家家户户都有日本电器,无论是索尼彩电,松下音响,犹记得我家90年代买过一台那种超重的索尼彩电,一直到换液晶电视都没坏过,日本家电在那时就是品质的代名词。
下面又是一篇文章
去年以来,日股在日本央行转鹰预期、基本面改善和一系列监管新规的催化下高歌猛进,日经指数已经逼近90年代资产泡沫时期的高位。今年迄今累计上涨8.51%,领跑全球,“失落的三十年”似乎已经远去。
日本因何走向衰退?“失落的三十年”里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教训?
瑞银分析师Masamichi Adachi团队指出,国际争端催生了日本的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而房地产泡沫破裂正是日本衰退的开端,后续漫长的企业去杠杆过程则是日本陷入长期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根源之一。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衰退的开端
瑞银指出,日本经济的衰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政策失误,也包括纯粹的坏运气,比如1995年和2011年的地震,以及国际冲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泡沫破灭是衰退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的经济表现令世界瞩目。1955年至1973年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9%,1974年至1990年为4%。
到80年代末,日本已经陷入了疯狂的资产泡沫,主要股指在5年内翻了4倍,不动产涨幅更令人咋舌,6大主要城市的地价指数在7年内跃升了4.5倍,“土地神话”被日本国民奉为圭臬,即使在三十年后的2021年,六大城市地价指数也仅达到1991年高点的三成。
但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银行业的天量房地产商业贷款沦为坏账,冲击金融体系和实体产业,日本的土地价格进入了漫长的下跌历程,朝歌夜弦的昭和岁月终结:过去3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甚至更低。而名义GDP则更加低迷,1991年至2022年期间,名义GDP几乎没有任何增长。
分析师指出,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企业不再扩产,转向一心还债,国民信心下台阶,是日本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根源。
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由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创用。根据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若私人部门持有资产的价格快速下跌,进入技术性破产状态或偿债压力大幅增加的企业或居民的行为,将由利润或效用最大化转为债务最小化。
在泡沫时期,日本企业债务激增,并于1994年达到峰值,随后即陷入漫长的去杠杆阶段,一直持续到2007年。
分析师写道:
除了信贷紧缩和资产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财富效应外,企业去杠杆化也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根源;为了偿还债务,企业减少了投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从而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留下了巨大且长期的负产出缺口。
国际冲击也是导致日本衰退的关键催化剂
除了高杠杆债务堆积的资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也受到了许多外部因素影响。
最关键因素之一即为美国对日发动的“贸易争端”及“汇率战”。
华尔街见闻此前介绍过,随着日本经济规模日益壮大、日美贸易差额飞速扩张,日本的出口品类从曾经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向了以电视机、汽车等为代表的偏技术密集型产品。美国开始以政治手段对日本各个产业施加限制,日本被迫采取自愿出口管制、支付和解金等手段安抚美国,但仍然无法避免贸易战的全面打响。
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纺织品业“自愿出口限制”,到70年代的钢铁/电视机行业的反倾销调查,再到80年代以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为主的全面贸易战,美国的针对令日本企业出口步履维艰。但多年贸易战之后,日美贸易差额仍未达到美国的预期,美国同时发起了“汇率战”,施压日元升值。
美元兑日元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一直处于250左右的高位,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急剧下跌。此后,尽管政策利率下调,但日元继续升值,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升至81。
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被迫在国内维持长期低利率,最终催生了日后导致日本陷入衰退的不动产泡沫。
有趣的是,虽然日美贸易争端在20世纪90年代仍在继续,但随着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贸易争端也随之结束。而且,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进入2000年代后,美国贸易赤字与GDP的比率变得更大,但争端并未再次发生。
除了美国的打压,酿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福岛大地震也令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延后了日本复苏的进程。
日本的政策应对
80年代末,日本当局对经济过热和高杠杆债务蔓延的危险性已经有所警觉。然而,由于错估了经济的修复能力,日本央行选择了连续加息、主动刺破泡沫,史诗级的泡沫破灭引发日本金融体系震荡。
在资产价格暴跌之后,日本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应对:
政府推出了多项财政一揽子计划,主要是公共投资和减税。政府债务与GDP之比继续呈上升趋势。
日本央行在1999年将利率降至零,甚至推出了各种非常规政策,如2001年的量化宽松政策、2016年的负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到1996年,日本经济暂时转向复苏,但银行不良贷款(NPL)仍然居高不下,当局对这批不良债权处置迟滞,从而引发了1997-1998年的银行危机。
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2002年,日本政府被迫持续向主要银行注入公共资金,以支持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经济也随着全球需求的稳健增长而复苏。但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日本的政局动荡以及2011年的福岛大地震,导致经济重新陷入停滞。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台一系列以货币宽松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为主体的安倍经济学,日本经济终于摆脱通缩,但名义GDP和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低迷,再加上日本人口结构转型(总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社会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进程仍然缓慢,总需求依然不足。直到十年以后,令和年的日本央行才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可持续通胀”的影子。
回顾日本“失落的三十年”,瑞银点评称,日本央行已经做到了最好,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而中信证券则指出,“长期低利率”、“不良贷款”两大导致泡沫破裂的因素,源自当时金融监管理念的局限,也是日本历任货币政策决策者所懊悔的选择。随着日本经济逐渐有了重新靠近“繁花年代”的苗头,不知植田和男,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09:59    IP属地:未知

引用 奥里奥外 于 2024-06-24 13:35 发表的回复
量化宽松,负利率,经济转型,经过二十年,日本终于走出了经济的持续低迷。
日本丢失的二十年里,无论怎样降利率,居民就是不消费。
原因就是一个老龄化导致消费人群减少。
二是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导致消费观念变化,低欲望价值观成主流?
知乎摘录部分回忆:
大约19871992年左右,自己还在出版社负责企划方面的工作,在涉谷·新宿附近度过了那些岁月。说到待遇,除了工资之外,一年大概
...
要慢慢调理。长期化趋势很明显了。
慢慢调理的后果就是长期化。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01    IP属地:未知

过高的居民债务,产生了错觉
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丰胸的四种结果:1.大不一样 2.不大一样 3.一样不大 4.不一样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03    IP属地:未知

引用 老蔡 于 2024-06-26 10:01 发表的回复
过高的居民债务,产生了错觉
日本的历史简直在西边重新上演。一样的剧情,人换了。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06    IP属地:未知

引用 奥里奥外 于 2024-6-26 10:03 发表的回复
日本的历史简直在西边重新上演。一样的剧情,人换了。
没错,高杠杆买了房,就以为自己也是百万资产了,敢于消费了,一场疫情打回原形,地产下跌,半生积蓄化为泡影
不单是人民,政府也如此,卖地大量的钱,提高公务员待遇,无节制的基建,留下天量债务
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丰胸的四种结果:1.大不一样 2.不大一样 3.一样不大 4.不一样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09    IP属地:未知

引用 老蔡 于 2024-06-26 10:06 发表的回复
没错,高杠杆买了房,就以为自己也是百万资产了,敢于消费了,一场疫情打回原形,地产下跌,半生积蓄化为泡影
不单是人民,政府也如此,卖地大量的钱,提高公务员待遇,无节制的基建,留下天量债务
说的到位,一种财富幻觉,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有财了,敢于消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临时性的投资消费狂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奥里奥外 于 2024-6-26 10:09 发表的回复
说的到位,一种财富幻觉,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有财了,敢于消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临时性的投资消费狂潮。
盲目消费,高杠杆,还有各种鼓吹,但是失去了最根本的储蓄和积累
每个人都被上涨的地产泡沫或者毒品所蒙蔽,不能自拔
看着一天天房价上涨,只想着我住的房子300万了,就跟口袋有300万一样,不想着还有200万贷款和如何变现
只想着消费,我都住300万房子了,不能骑电瓶车了吧,于是乎。。。。。。
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丰胸的四种结果:1.大不一样 2.不大一样 3.一样不大 4.不一样大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25    IP属地:未知

自己系的扣儿,自己解开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怕钉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32    IP属地:未知

引用 活跃卡友李大哥 于 2024-06-26 10:25 发表的回复
自己系的扣儿,自己解开
覆水难收,绳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活在有思想,思想不变,永远解不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06-26 10:37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爱卡币-7
共获得爱卡币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