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6-17 13:09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9.5W | 回复 65
【精彩大比拼】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甲骨文
继续探寻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本季介绍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的文字,记录了商代晚期王室占卜的相关内容。山东博物馆共藏5425片甲骨,有1000多片一级品,大部分为罗振玉旧藏,其中有4片为特级品。其中一片有“鬼”字,“鬼”即鬼方(匈奴),据说“鬼方”甲骨全国仅三片,大陆只此一片,另两片在台湾。一片甲骨上有“鎷”字。带“金”的字在甲骨文中非常罕见,此片是《甲骨文合集》中唯一一片带金字旁文字的甲骨。另一片正面有一“虹”字,此字上边的两道弧当是龙身,下端当是龙头,作二龙吸水,古人认为龙出吸水即天晴。郭沫若先生认为该骨面刻辞“盖一代典礼习尚如是也”,其前后均未见,极其罕也。

角落里的一组展柜,不特意,很容易漏掉。

妥妥的象形字。

这张难度系数大。

对照表。

这张能猜出姐个字。

这个大,字迹浅。

清晰的字

继续参观10号展厅。

武梁祠是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旧称紫云山)发现的一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武氏祠画像石》,现存共记43块,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是目前有明确纪年的重要和最著名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为汉代刻石书法字形较小的作品之一。清方朔跋此石书法云:“汉隶小者甚少,小而精且多者尤不多见”。

汉风遗韵,石载千秋。

武梁祠东、西、后壁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远古帝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这些丰富而系统的画像,已成为目前所见中国古代艺术形象最早的范本,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比如伏羲女娲的图像、黄帝的图像、大禹的图像,以及荆轲刺秦王的图像、闵子骞的图像等等,人物故事图像配以榜题,图文互证,可谓“史记列传式”的形象记录。

在艺术手法上,武氏祠堂和石阙画面采用凿纹减地平面线刻技法,部分细部施以阴线刻,雕刻技艺高超。画面分层分格、布局精巧,自上而下依次为:天界神仙异兽、历史人物故事、社会生活图像,各层之间以卷云纹、双菱纹、垂幛纹等组合花纹带或横栏相隔。画像内容精美,浪漫与写实兼具。总体来说,武氏画像石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汉代画像石艺术的巅峰之作。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