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新疆论坛 >  聊聊“鬼谷口避风驿”、十三间房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5-23 15:40    IP属地:上海

查看 1938 | 回复 0
聊聊“鬼谷口避风驿”、十三间房
“鬼谷口避风驿”,十三间房
《佛国记》记法显在经行百里风区(今哈密市伊州区至鄯善县之间)时载:“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北史.西域传》记其“多沙碛,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寻其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声,行人寻之,多致亡失,盖魑魅魍魉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一胡人老翁告诉玄奘西行这里时,“道路险恶,中间多有热风和鬼魅”,玄奘自伊吾西行至此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公元981年,高昌回鹘首领阿尔斯兰向北宋遣使朝贡,以共拒辽国,宋太宗即派供奉官王延德率百余人出使高昌,王延德回国后写了《高昌行纪》,记载了北宋使团的出使路线、沿途情况。王延德自伊州(今哈密市伊州区)至高昌的路线中经由鬼谷口避风驿,该地即今哈密市伊州区向西行所经过的鄯善县七克台镇东南处一片硕大戈壁荒漠区,今地有兰新铁路十三间房火车站。
历史上又称鬼谷口避风驿为“黑风川”、“黑风口”,民间称“鬼谷”。
鬼谷口避风驿向为出玉门关后进入西域的丝绸之路上的畏途,清纪昀记这里为“风灾鬼难之国”。
由于地处南湖戈壁与天山间,肆无忌惮的狂风、怪风日夜自西北向东南狂吹,使得鬼谷口避风驿寸草不生,荒芜一片。
鬼谷口避风驿今有兰新铁路十三间房火车站,因初建时这里仅有十三间房而得名,由于地处南湖戈壁北部,西、南面接库木塔格沙漠,方圆100千米常年刮大风,有“风魔肆虐、咆哮宣泄、横冲直撞”之说,一年中仅8级以上大风就有130多天,历史上使不少过往的商旅、使节、军士、僧侣在此颇受灾害,很多商队因缺乏经验,在进入这里后遇狂风侵袭而迷失方向,永不回返。
十三间房火车站一带旧时称“灰井子”或“惠井子”,维吾尔语称“阔什”(“双”)。
十三间房火车站建于1960年,为4等小站,四野寸草不生,自1959年兰新铁路铺轨、通车到十三间房后,肆虐的大风就没间断过,大风吹起的沙石和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满天乱飞,常使火车摇动,把车窗、玻璃打碎,甚至把多节车厢吹翻,风沙一夜间就会将铁轨掩埋,人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十三间房火车站一带南有沙尔湖戈壁及沙尔湖,为哈密盆地的最低点,海拔33米,古老年代为水草丰茂地,为唐代经哈密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驿站去鲁克沁、高昌的必经之路。
从十三间房车站南望南湖戈壁就能感受到“在沙碛中”、“尘陌草离”、“边风沙路”等景象。茫茫戈壁地面卵石黑丛,连红柳和骆驼刺都不愿在此生存,夏日无风时阳光炽烈,有风时沙石翻滚,冬日则荒疏清凉,经行者谓之为可怕的畏途、魔域。南湖戈壁所处地带在学术上称新疆东部戈壁,主要由噶顺戈壁、十三间房-南湖戈壁、老爷庙戈壁构成。
从七角井镇七角井村出来后上G30、G312线,从一个不显眼的公路岔口向南行18千米就来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标地名的地方--红台。
红台为兰新铁路一4等车站,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以东的百里风区,而百里风区是指兰新铁路红旗坎、小草湖、红台、大步、十三间房、红层、瞭墩等车站连接的全长123千米的区间,据说这个区间一年有320天都在刮8级以上的大风,12级的大风也随时会刮来,甚至有13级以上的大风。百里风区的上述小站构成了鬼谷口避风驿,而红台站一带又是鬼谷口避风驿的西段,地势呈谷状,多为海拔不高但为隆起的砾石戈壁丘陵地带,因漫长的风蚀过程形成了四野的不生寸草,地面散布圆形、片状的黑色石块,鲜有一丝绿色。
红台车站西为小草湖站,东为大步、十三间房火车站,穿越戈壁风区到红旗坎站后即进入天山南坡的鄯善县境,再往东即进入哈密绿洲,其南为面积5.35万平方千米、我国第6大盆地--哈密盆地的戈壁;往南到历史上曾经的一个大湖--沙尔湖。
今天的沙尔湖只是一个无水的湖的戈壁滩,方圆约50平方千米,为哈密盆地的最低点,海拔53米。
历史上的沙尔湖曾是发源于东天山、流经哈密绿洲库如克郭勒河和白杨河的终点,后因来水稀少断流,丝绸之路上原依河而行的商贾被迫将驼队的路线北移至鬼谷口避风驿一带,加之气候恶劣、道路危险、人迹罕至,最终废弃了此路,曾经商贾使者不断的丝绸之路古道也只有在史书中去找寻了。
穿越沙尔湖的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那时的丝绸之路从三堡(今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三堡村)即分为二路,一路向西经四堡、五堡、沙尔湖、鲁克沁到吐鲁番,一路向西北经瞭墩、十三间房至鄯善,唐代的玄奘、宋代的王延德等走的是后一条路。
行进在红台一带到处可见荒凉的景色,戈壁滩上难见红柳、骆驼刺等灌木,四处是深沟土丘、戈壁荒滩,晴日里可望见北面的天山白雪,大风来时1米之内就会迷路;风和日丽之日,每个来红台的人都会感受到戈壁荒漠的广袤和戈壁绿洲的孤单。
今天,能够承受孤寂的还有石油职工。在荒无人烟的红台工作是要有一定的毅力的,这里最大的困难是寂寞,忍耐寂寞是石油工人战胜自己的最大的生存要领。
作者:风沙星空

我只管自娱自乐,哪管锦绣前程!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