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4-18 10:57 IP属地:未知
查看 118.1W | 回复 50
【春与夏之记】山寺樱花始绽开
琅琊山南天门下来继续参观琅琊寺。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琅琊山,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南天门北坡下山。

下台阶几十米就是通向琅琊寺的石板路。

琅琊寺是安徽文保单位,但是里边的摩崖石刻和无梁殿是国保单位。

看图规模不小,拍了160多张照片,分两季介绍吧。

也是千年古刹了

三门三檐的山门威武。四个金字古琅琊寺。

扫码进门,琅琊寺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0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崔祐甫为它撰《宝应寺碑》。后周显得年间(954-960年),寺毁,刺史王著予以重修。

前方还有长长的台阶

回首,山门背面灵秀独钟,,这个山门是1999年修的。

和平钟楼

双龙耳高浮雕净瓶复杂精致。

纯应楼

大道气远?

琅琊寺,宋朝时几次重修扩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亦称琅琊寺,《募修滁州琅琊山开化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自唐大历中李幼卿为刺史,搜奇探胜,于深山处建开化禅院,是为有寺之始;又于山罅中疏泉凿石池曰:庶子泉。李阳冰篆铭。又有吴道子画观音及须菩提像。

台阶左侧观音立像。

无梁殿出来看

元朝末年,开化寺毁于兵燹。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僧人绍宁、无为予以重修。规模宏大,殿堂巍峨。据《琅琊山开化禅寺》记载:“洪武元年。宋学士濂,扈从东朝来游,尚有所谓华严池、明日溪、归云洞、千佛塔、大历井、琅琊洞,又有禅室、琴台、茶仙亭、会峰亭……无心亭、轩、秀岩堂、瑞竹堂、童行堂、了了堂、招稳堂一十余所。”

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般若菠萝蜜心经

前方二山门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皓清法师予以重建,改为“开化律寺”。咸丰年间(185l-1861年)毁于战火。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达修法师住持开化寺,重建寺院,又称琅琊寺。

二山门是天王殿,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猫咪发现目标了

门前石狮规制是左公右母。

叫毛孩过来给点猫粮。

叩拜

穿过天王殿,豁然开朗,满园春花惹人醉。

漂亮

十世童真,千华一脉

花团锦簇

花间禅境

侧门

山寺桃樱始盛开

樱花映禅寺,大道静无行。

拍照打卡必须的

右侧明月观

放生池石龟

中有石桥

石鲤

长寿富贵

桥上回拍天王殿

240年的桂花树,夏天肯定香飘古寺。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达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得名。

重修之人是辛亥革命志士。

有没有专场的意思?清明假期后头一天完美错峰。

大雄宝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五间。

棒棒哒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垫石踩的亮

穿过大雄宝殿又有石头台阶。

名木水杉。

古碑在此。

水杉是生物活化石,郑万钧是著名植物学家。1941年,时年38岁的干铎在重庆万县一个叫作磨刀溪水杉的发现,1946年郑万钧与胡先骕确认1.3亿年前的水杉还没灭种。水杉与禄丰龙和北京人共同列为中国近代古生物的三大发现,没想到在琅琊寺偶遇。

注意,这两块碑上震寺之宝。

菩萨唯美

句号,下季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