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3-13 15:39 IP属地:未知
查看 40.8W | 回复 85
【寻春】逛街新场古镇
恭喜黄版兼任本坛版主,特以此贴拜会。继续游览新场古镇,新场古镇保持以新场大街、东西洪街为十字骨架,传统建筑为肌理,河网水系为依托的清末民初传统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特色。镇区四条河道把老镇区划为“井”字形格局,河道两侧尚有三进以上的宅第厅堂20多处,古民居近百处。新场古镇典型建筑主要为多进天井式传统住宅和传统沿街商业建筑,这些是最不容易落下的沿街风景,也有少量西式别墅类住宅和近代宗教建筑,建筑装饰风格有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
新场古镇有15万平方米成片古建筑、其中有4万平方米为二进以上的传统民居格局,68座古仪门、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驳岸,三进以上的院落有20座、约2万平方米。呈现古街、古牌坊,古宅、古仪门、古桥、古驳岸、古寺、古银杏“八古”历史风韵,留有“前店中宅、跨水为园”特有宅院格局,江南水乡古镇风貌保存完整。

新场古镇陈列馆前喂完流浪毛孩继续新场古街向南遛弯。

前方石牌坊。明清两代,新场镇盛行各种石牌坊,共有13座。分别为:世科坊、贡元坊、三世二品坊、熙春坊、兴文坊、余庆坊、莅政坊、中和坊、兴仁坊、安里坊、清宁坊、儒林坊、貤封坊。

三世二品坊为明代万历进士、太常寺卿朱国盛及祖朱镗、父朱泗所建,坐落在现牌楼路同新场大街相交处。

牌楼三门二檐气势宏伟,牌楼额题“九列名卿” 之上有竖写的“恩荣” 两字,反面为“圣旨” 两字。左联为“七省理漕”、右联为“四乘问水”。

祖孙三代都官至二品,故曰“三世二品坊”,以彰显朱家显赫地位。牌楼建造用了两年时间,壮观精美,人物、饰器、车马花鸟栩栩如生,有“江南第一牌楼” 之称。

貌似《色戒》在此取过景。

据说张氏住宅更较为华丽,门窗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轧花玻璃,客堂铺的马赛克百年来完好如初,见者叹为观止。

对面是浦东院士风采馆。

民国老宅子。“浦东院士风采馆”暨“新场院士之家”位于新场古镇新场大街350号崇修堂内。新中国成立后,新场人才辈出。叶培大是新中国光纤通讯领域的泰斗、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长、中科院资深院士;唐有祺是北京大学晶体材料研究领域的权威、中科院院士;黄培康是中国“空间领域里的一面旗帜”,是空间拦截的专家、中科院院士。吴仲超,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地下党新场支部的书记,后来参加新四军,解放后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为新中国的文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1年6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古镇增添了一个科技人文新地标——“浦东院士风采馆”暨“新场院士之家”。这是浦东首家以集中展示两院院士风采为主题的展馆。

南北向的新场大街这段宽点了,汽车能开进来了。

传统沿街商业店铺,传统门板还没卸下开门营业。

嘉乐堂,清代建筑,三进格局,建筑面积976.2平方米,大厅雕梁画栋,厅的八扇门正面雕八骏图,背面雕水浒人物,前后仪门完整,是座小家碧玉式的典型院落。

这段古街的店铺目标客人都是本地居民而非游客了。

啧啧,宋元时期的传承。

新场古街石板路很干净。

门脸房都做生意。

浦东木雕传承人在此。

石牌坊,新场,成陆于唐代中期,俗称“石笋滩”“石笋里”。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新场建镇。元代,新场设两浙盐运司署。

对面拍个全景。

继续向南去南山古寺。

有保护牌牌。

路过精美石桥,包家桥。

桥下沿河有回廊,夏天躲雨不错。

包家桥是明代多级踏步的石板桥格局。

包家桥上拍风景。

此地人间烟火。

原来叫受恩桥。

桥头中华楼。

有优秀历史建筑牌牌,现在是锣鼓书艺术馆,回头参观。

年气还在红灯笼。

老酱园。

古街早晨静悄悄。

这里还有一个撸猫馆。

隔着玻璃拍猫咪。

前边一座大宅子。

浦东派琵琶传习人在此。

新场大街全长2000米,靠南这段基本没有商业气息。

房子不高,能拍到瓦当和屋脊。

前边又一座石牌坊。

南山坊。

看看位置,马上到南山寺了。

边上不知哪家的园子。

地图上看是四库书房,新场雅集。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