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24-01-14 22:23 IP属地:未知
查看 128.1W | 回复 37
【庆新年】泉州探访承天寺
前文介绍过著名的泉州开元寺,里面有一个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化身地就是承天寺。全名勅建月台承天禅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初名“南禅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承天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原为五代十国时期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这次三大丛林只有崇福寺没游到,留作下次和清源山,西湖,泉州博物馆一起游吧。

蟳埔簪花镁铝到处是风景。

山门横书月台两个大字,还以为是走错了,其实本来是月台寺。

行中,人杰也。

本直,岁供也。

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来用作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有无量自在,不过坐寺门口休息不合适。

现在看到的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承天寺,被称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别是: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写有“十奇”诗七律十首,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传之后世。但也有人认为“月台倒影”、“一尘不染”、“梅石生香”各为十景之一。

元代,寺内建有七级浮屠,明嘉靖时,又增建檀樾祠,但屡遭兵焚,历代屡经修葺。现存寺宇是清康熙三十年(1692年)重修的,寺内有七座宋代石塔及石经幢。

石碑上是布局图。

宋塔精美

古赑屃驮着重修碑。

不知道是不是舍利塔,弘一法师化身后是有七彩舍利的。

三大丛林,园林格局。

不叫月台寺了,但是还保留着月台别院。

开元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承天寺有弘一大师研究会,赵朴初题词呢。不知道崇福寺有没有弘一法师相关的事情。

南无阿弥陀佛,古榕树。

啧啧,红色遗迹,泉州特委旧地,红九军北上集中地。

五代闽国铸钱遗址,这个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习过。

不是中轴线布局,泉南佛国。

回拍山门方向七宋塔。

虎啸龙吟

侧门有古刹重光穿行。

山门正对的小门是圆常院。

穿过古刹重光拍一张。

这边四个大字,大阐宗风。阐,把道理说明白。

两边佛塔也是宋朝风格。

还有两座石经幢,没找到出处。

肯定是旧物。

三大丛林必有古榕树。

古刹必须有古树。

石件不知叫什么,精美威严。

我猜神兽是龙之五子狻猊(suān ní),狻猊的母亲是狮子,长得也像狮子,不过狻猊性格温和,喜欢安静,喜欢坐着不动,喜欢香火。所以人们一般把狻猊的形象雕刻在佛座上和香炉腿上,他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到明清时期,狻猊的形象也多被放置在大门口,用来驱邪,镇宅,招福。

飞龙在脊,宝塔居中。

钟鼓楼

三界同沾法雨。

龙之九子,螭吻(chī wěn):螭吻的母亲是鱼,长得是龙的头、鱼的身子,他喜欢站在高处东张西望,还喜欢张着大嘴吞火。因为螭吻随母亲属水属性的,所以一般人们把螭吻放置在房顶上用以避免火灾。另外他还有辟邪,驱除恶鬼,守护家宅平安,保佑家中人丁兴旺的寓意。

刚才是弥勒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