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31.1w+ 浏览
18 评论
2024-01-07 16:39:00
IP属地:上海
12024-01-07 16:39IP属地:上海
离开温岭小笠岛,我们很快就进入福建周宁。周宁是福建与浙江交界的山区小县。这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因此这里保留着大量的古廊桥、古村落。这里是中国古廊桥建造的发源地之一,是古廊桥之乡。我曾数次来周宁,就是为了探访这里的古廊桥、古村落。这次要看的是七步镇八蒲村的龙登桥和纯池镇禾溪村的三仙桥。
抵达周宁县城安顿好后见时间尚早,决定先去看龙登桥。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登龙桥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水毁后,清康熙于五十六年(1717)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员黄廷元等募修;道光十六年(1836)武生黄高捷、张仕光重建;1986年村民饰修过。登龙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三五节苗结构。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桥上建桥屋,单檐硬山顶,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15开间,高45米,宽与桥同。桥中通道宽32米,两边设坐板,桥边廊壁开设通光孔,鱼鳞板雨披。桥中设神龛,梁柱题写诗词、楹联,以及修建者及募款数额。
登龙桥造型优美,结构巧妙,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这在宁德市乃至全国木拱廊屋桥中也不多见,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走上廊桥,桥中央通道的青砖已经磨损得高低不平,曾经的人来人往的场景已经不复可见。两旁曾经坐过无数往来客商的长板凳孤独地摆在哪里,桥上神龛主祀观音,配祀真武帝、土地神。桥中的神龛因为防火要求不能点香烛,而显得冷清。靠山一面的桥头有两座小庙,倒是烟雾袅袅,还有香火气。时光的变迁,廊桥作为连接河流两岸交通要道的桥梁功能和作为村民社交及宗教活动的场所的功能已经弱化了,如今的廊桥更多的是成为人们缅怀和纪念过往辉煌的精神寄托,成为引以为豪的桥梁艺术品!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登龙桥一头连着进村的村道,另一头接着通往山外的古道。桥头古树参天,翠竹修修,几座小庙依桥而筑,环境很是幽静秀丽。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夕阳斜照廊桥,翠竹拥抱古道,远山苍翠,溪水潺潺。在这绿野芳菲的山间,在这远离喧嚣的河谷,时间凝固,光阴倒流,真想就这么永久的享受这曼妙时光。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返回县城,见太阳尚未完全落山,决定到附近不远(仅5公里)的浦源鲤鱼溪(古村)景区看看,顺便解决晚餐问题。
到了鲤鱼溪村,景区已经下班,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入。因为疫情刚结束,景区基本没什么游客,可以随意拍摄。鲤鱼溪以前来过,这次算是故地重游。趁着落日前的光线,抓紧拍照,赶紧走人。
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缓缓穿村而过。在长500多米、宽仅数米的溪流中,鲤鱼满溪。“闻人声而至,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彩鳞翻飞”人鱼同乐,故而得名“鲤鱼溪”。鲤鱼溪村自宋代祖辈立下祖训,村民爱鱼、护鱼、敬鱼,与鱼同乐,和谐共处历经八百年余年,是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古村。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鲤鱼溪最特别的,莫过于位于鲤鱼溪尾的鱼冢。冢旁有有两株参天拥抱的大杉树,枝叶相连,村民称为“鸳鸯树”。溪里死亡的鲤鱼,就葬在这里。过去,甚至还要行一套特别的鲤鱼祭葬礼俗。给与鲤鱼如此高规格的葬礼待遇,这种“鱼冢文化”在世上是绝无仅有的。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鲤鱼祭葬礼俗——摘选自网络图片
这是村里的鲤鱼公园,荷塘碧池,水榭小桥、亭台楼阁、鲤鱼仙姑塑像及鲤鱼喷泉等,一幅人游画中,人鱼同乐的观鱼胜景图。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浦源鲤鱼溪村亦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庄,不但以神奇锦鲤闻名遐迩,且村景古朴幽雅,溪两岸富有明清建筑特色民居也保护完好。行走在古老的鲤鱼溪旁,有种返璞归真,穿越隐世感觉。
可以看出疫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鲤鱼溪两岸的商铺小店基本上都关闭了,整个景区显得清冷廖静。不过,我倒觉得,没有游人的鲤鱼溪更有韵味,村庄回归了它原本的真实自然的生活状态,恬静平淡才是生活的原态…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3月31日 早晨,天气阴,多雾。我们起了个大早,直奔40公里外的禾溪村。去禾溪村是我多年的夙愿,一直想去看看那座明代留存至今的三仙桥及古老的山村。禾溪村位置非常偏僻,交通不便。过去,游客很少踏足。近些年,山区公路有了很大的改善,慕名前往者渐多。我们出发得早,县城的早餐店都还没开门。到纯池镇约8点左右,正是镇里早市最热闹时候,在街上用早餐后继续上路,很快抵达禾溪村。
走进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横卧于溪水之上的廊桥——三仙桥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纯池镇禾溪村的三仙桥是周宁现存的最为古老的木拱廊桥,它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至今已有556年。五百多年来,三仙桥的拱架经历多次特大洪水,依然巍然屹立,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代廊桥。三仙桥采用石台+木拱结构。起主拱骨架由底层梁木构成八字形,在八字形梁木上又斜架两层井形的架构。全桥单孔净跨十九米,宽五米六,上层廊屋全长二十三米,桥上廊屋与两端太子亭成工字布局,各饰瓴顶,层顶为重檐歇山顶太子亭。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全桥分九扇,七间,十三窗,桥内设神龛,奉祀“杨、柳、倪”三仙,故名叫“三仙桥”,桥屋顶彩绘隋唐故事,廊边设窗,窗上挂护雨板。从桥窗里往外望,禾溪两岸黄墙黛瓦的高墙大院罗列,远处青山环绕,桥底红鲤悠游,桥里桥外都是赏心悦目的风景…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三仙桥桥头还设有一座小小的保生宫,这很特别。一般供奉保生大帝只在闽南和台湾一带,闽北闽东及为少见。不知有何渊源,也没去查问,若有知情者还望赐教。最有意思的是小庙前的那副对联,分别有从1个月到4个月叠加-“朤”,从1个日到4个日叠加-“”,究竟有没有字?怎么念?有兴趣者自行查证。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三仙桥不仅是村里的交通要道,也是村民休闲聊天的社交场所。我看到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交谈;有的则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发呆;牵牛出耕的农夫,背筐采茶的茶农,从桥上匆匆忙忙走过;在中国,古老的廊桥不仅仅是桥路,它还承载了村落的历史记忆,它见证宗族的繁华兴衰,它更是村民的精神家园!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我们在这个基本没有什么游人拜访的村子里随意窜行。这是一个和三仙桥相依共生的村落,古称湫溪,村子也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这样悠久古朴的村庄(明代)现在真的不多了。民居基本沿溪而筑,黄墙黑瓦,防火墙高耸(目测6-8米)。感觉真个村庄的建筑非常破旧,缺乏维修,很多已成危房。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可能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能见到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人们都很善良热心,有些还热情地为素不相识的我们讲解村里的历史典故。这位大爷还特意带我们去他家参观…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作为古村,禾溪村为人们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古村落的样本及优美典雅的明代古廊桥。可喜的是,禾溪村基本没有过多的商业开发。可惜的是,村里的老建筑没有得到保护和修缮。一些新建筑正破坏古村的整体风格,若不控制,古村将沦为杂乱无章的村庄。
古建群中耸立着几座新楼房…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要离开禾溪村、离开三仙桥了,我们带着美好的记忆和诚挚的祝愿离开。愿古桥能安守岁月静好,愿古村焕发勃勃生机!

(全篇完。谢谢分享!)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清明出游记之八:周宁——徜徉在古廊桥与古村落之间
上海降价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