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11-07 22:28 IP属地:未知
查看 144.4W | 回复 1
以案释法: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案件为何不能公正判决?
2023年7月28日,沈忠国重大诈骗案开庭审理,晋中法院将案件定性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并要求太古区法院对沈忠国做出无罪判决。但是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沈忠国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并且被告人沈忠国在取保候审期间恶意诬告陷害被害人、控告人,对被害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其次被告人沈忠国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多次北京、江苏行程,而该行程均未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报告。
什么是重大诈骗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晋中市太谷区人民检察院太检刑诉(2022)91号起诉书的指控,被告人沈忠国涉嫌诈骗金额为131万元,因此,被告人沈忠国涉嫌诈骗金额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情节,依法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为何说沈忠国违法取保候审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2022年9月28日在法院组织的庭前会议中,各诉讼参与人均按照法院通知的上午8时30分准时到达法庭,法庭为等候迟迟不到的被告人沈忠国,直至上午9时30分才开庭,且在等候期间,办案人员多次拨打沈忠国电话均无法接通。被告人沈忠国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多次北京、江苏行程,而该行程均未向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报告。因此,被告人沈忠国在取保候审期间严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即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按规定的传讯时间到案。
事件经过以及相关证据。
据起诉书显示,2009年9月份,介休市紫光大厦综合服务公司(下称紫光公司)作为发包方,同山西钲泰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商,下称钲泰垄公司)、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施工方,下称江中公司)就紫光苑房地产项目签订合作协议。2009年9月30日,钲泰垄公司从江中公司借款165万元用于前期筹备费用,借款期限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2月30日,同时紫光公司对该信款做出承诺书(钰奉垄公司借款不超过200万元,不能按约定期限还款,由紫光公司偿还本金)。2009年12月,因钲泰垄公司经济实力不足,江中公司及紫光公司解除与钲泰垄公司的合作协议;2009年12月24日,江中公司将钲泰垄公司的165万元借款转到紫光公司名下,作为紫光苑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金,由紫光公司归还。后被告人沈忠国向钲泰垄公司要钱,在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份沈忠国14次派其分公司财务人员沈某凤等人前往钲泰垄公司收回欠款131万元,并出具收据(记载“钲泰垄公司还江中公司借款”)。2018年11月14日,沈忠国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起诉紫光公司,要求紫光公司归还担保的165万及其他部分资金和利息(月息2%计算)。2019年6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判处紫光公司归还沈忠国769.4万元借款及利息。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审判期间,沈忠国并未举证钲泰垄还款131万元的事实,且江苏江中集团有限公司给法院提供证明:该500万元实际由沈忠国个人出资,由沈忠国和紫光公司直接结算,江中公司与紫光公司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江中公司沈忠国隐瞒钲泰垄公司归还过165万元欠款的事实,继续向紫光公司第二次索要担保款项,利用借贷双方和多位担保人信息不对称的漏洞,再通过诉讼的方式涉嫌实施三角诈骗的过程相对明了清晰。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结合被告人沈忠国自本案案发至今,不仅从未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反而向各级司法、信访机关恶意诬告陷害被害人介休市紫光大厦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及控告人蔺虎春,持续不断对被害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干扰司法机关正常的办案秩序,法院应保障被害人和控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而不应纵容沈忠国置司法威严于不顾、通过四处奔走找关系来逃脱法律责任干扰正常刑事诉讼活动。
为维护法治社会权威,任何人也不应该滥用权力干预刑事诉讼活动,该事件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严重损害被害人公司的商业声誉,请求法院依法将被告人沈忠国依法处理!
来源:科普法制网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