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上图
男的一旦上了35,除去一心一意搞钱和往上爬以外,突然莫名其妙的对以前从不感冒或者疏忽的事情开始来了兴趣,比如开始自驾旅游,常常回老家看看叔辈亲戚,我也不晓得咋个,突然对馋嘴科技开始有兴趣。
上个月还买了牛油学炒火锅底料,除了第一次温度高炒糊了外,第二次就成功了。这个月又开始学发卤水,准备卤点猪耳朵和大肠来吃,我发现小吃这个东西,其实基本上自学都学得会。当然,有些商用的比门我们是不晓得嘞,但技术只是第一步,有没有买主,才更重要。
话扯远了,卤了东西,就要做蘸料包,今天在家试辣椒。有上色的,有增香的,增辣的。网上看了很多结论,但唯有一试才会有深刻理解。
今天主要试:内黄新一代,线椒,子弹头(贵州),丘北,天鹰小椒,石柱红5号。
先放锅里炒
男的一旦上了35,除去一心一意搞钱和往上爬以外,突然莫名其妙的对以前从不感冒或者疏忽的事情开始来了兴趣,比如开始自驾旅游,常常回老家看看叔辈亲戚,我也不晓得咋个,突然对馋嘴科技开始有兴趣。
上个月还买了牛油学炒火锅底料,除了第一次温度高炒糊了外,第二次就成功了。这个月又开始学发卤水,准备卤点猪耳朵和大肠来吃,我发现小吃这个东西,其实基本上自学都学得会。当然,有些商用的比门我们是不晓得嘞,但技术只是第一步,有没有买主,才更重要。
话扯远了,卤了东西,就要做蘸料包,今天在家试辣椒。有上色的,有增香的,增辣的。网上看了很多结论,但唯有一试才会有深刻理解。
今天主要试:内黄新一代,线椒,子弹头(贵州),丘北,天鹰小椒,石柱红5号。
先放锅里炒

炒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香,不炒增香辣椒的味道是出不来的。然后打碎,看看色泽。

上面四中按顺时针依次是丘北,天鹰,石柱红,子弹头,下面两种分别为内黄新一代和线椒。说结论,单就干辣椒打成蘸料,不添加任何香辛料、花生粉的前提下,辣椒本味的香味其实并不明显。
尤其是我寄予厚望的子弹头和线椒,从色泽上看,丘北,内黄,线椒有用,红油能够实现,内黄不愧是商用之王,但现在内黄容易买到不纯的。
丘北我是第一次用,可以。从干蘸料的角度来看,灯笼,天鹰,石柱红色泽带金黄,确实看起增强食欲,是合格的蘸料选择。
因为干碟香味不明显,回想抄火锅底料,辣椒通过牛油炒制激发香味,所以准备放热油,做油辣子试试。先菜籽油加热到240,后降温到无烟时,加入辣椒。
尤其是我寄予厚望的子弹头和线椒,从色泽上看,丘北,内黄,线椒有用,红油能够实现,内黄不愧是商用之王,但现在内黄容易买到不纯的。
丘北我是第一次用,可以。从干蘸料的角度来看,灯笼,天鹰,石柱红色泽带金黄,确实看起增强食欲,是合格的蘸料选择。
因为干碟香味不明显,回想抄火锅底料,辣椒通过牛油炒制激发香味,所以准备放热油,做油辣子试试。先菜籽油加热到240,后降温到无烟时,加入辣椒。

说结论:丘北,天鹰,超出我的预料,香,子弹头有点失望,略带一点苕丝糖的味道,很淡,香味还是没出来,线椒也是没预想那么香,我尝试再次加了第二次油,味道还是没出来,这就跟网上说到的子弹头,线椒香味比较好的有所出入。
现在分六个碟子,把蘸水打出来了,各位看官自有结论,待会煮一份冒菜,来试试。
现在分六个碟子,把蘸水打出来了,各位看官自有结论,待会煮一份冒菜,来试试。

我准备把这六份合在一起搞一下,看味道有多怪。对了,内黄和石柱红是真的辣。子弹头二荆条不辣。